蒋介石晚年在日记中懊悔不已,感慨最大失策是:没把精锐撤出东北

飞鱼说史吖 2024-11-26 12:16:18

攘外必先安内,这是蒋介石自从掌控国民党和民国政府之后始终没有放弃的执念。

即便在日寇加紧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之时,他依然坚持安内,甚至还亲自跑到西安督战张学良和杨虎城等将领加大力度剿共。

可是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张、杨二人竟然发动兵谏将他给扣押,逼迫他联共抗日。

在生命威胁之下,蒋介石不得不举起抗日的大旗,但他内心却始终没能放下对中共的成见,依然认为将来对他的统治的最大的威胁来自国内。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在国人和平的呼声中,蒋介石装模做样与中共签订了双十协定,可很快便将其撕毁挑起内战。

结果时间印证了蒋介石的担忧,最终蒋介石被赶出大陆,他的独裁统治也随即宣告破产。

蒋介石一手好牌最终被他打得稀巴烂,而他在晚年多次反省自己究竟是哪一步走得最不应该。

经过长久的思索,蒋介石终于有了答案,他在晚年懊悔不已,感慨自己最大的失策是没有及时把精锐部队撤出东北。

战略误判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蒋介石自以为他的优势足够让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所以一开始他根本不担忧自己会失败。

在蒋介石的观念里,他最在意的地方就是东南沿海和中部的大城市,他认为只要掌控了这些地方,那么他就足以立于不败之地。

蒋介石这般认为自然也有几分道理,毕竟当时中国百废待兴,而这些地方所能创造的经济总值,几乎代表了全中国。

当然当时东北虽然也地处偏远,但与其它偏远的地方却不尽相同,因为此地曾经长时间被日军占领,论自然资源和工业发展程度都可谓遥遥领先。

既然如此,蒋介石为何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立即将此地占领?

这是因为蒋介石太相信苏联了,日军投降之后,中国东北也成了苏联控制的地方,蒋介石认为苏联会乖乖将东北送到他的手上。

可是让他想不到的是,在日本投降之后,中共的领导人立即意识到了东北地区的重要性,并组织力量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迅速在东北站稳了脚跟。

等到蒋介石意识到东北地区也不能放任不管时,中共在东北地区的群众基础已经夯实,蒋介石只能发动武力抢夺。

连失精锐

在美国人的支持下,蒋介石为了快速拿下东北,他接连调去了七个整编军,总兵力多达百万,其中更是包括他引以为傲的全美械新一军和新六军。

双方的战争很快在四平打响,而国民党凭借装备优势,很快攻下四平,接连又迅速占领了长春、沈阳等大城市。

蒋介石想当然地以为拿下东北全境只是时间问题,便迫不及待下令对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他的战略中心也随之南移。

只是让蒋介石头疼的是,中共立即再次对东北地区的国军占领区反扑。

随着国民党在东北的有生力量被分批歼灭后,蒋介石已经有些坐不住了,接连将陈诚、卫立煌等大将派遣到东北指挥作战。

可结果是他们没能扭转东北的局势,反而葬送了近三十多万的精锐部队。

败走台湾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

蒋介石明白这场较量将彻底决定东北的归属,于是他亲自坐镇指挥,甚至将手下的大将都调来东北战场。

只是此时的情况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直观的数据就是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经接近七十万,而国民党军队仅仅只有五十多万。

直到此时蒋介石依然还认为他能胜利,在指挥战斗时更是一意孤行,结果导致辽沈战役大败,而他在东北的精锐部队则又被歼灭了近四十万,东北再无他的立脚之地。

在随后的淮海、平津战役中,蒋介石赖以发动内战、维系统治的主力部队基本上被消灭,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1949年12月,蒋介石乘坐飞机离开了大陆,退守台湾岛,此后再也没有机会回来。

蒋介石晚年对自己的失败进行多次检讨,多次自责,甚至在日记中写下:

当初若能早点撤出东北,将精锐调回关内,或许局势不会如此糟糕。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蒋介石如果真的将精锐部队提前调出了东北,他就不会输吗?

当然不会,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的独裁统治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他最终的结局……

参考资料:《蒋介石传》、《人民军队战争全景纪实》等。

(图网,侵删)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