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系列二(临床表现

栩栩如生画半生 2024-04-05 11:12:45
) 告诉我,你是如何发现这种特殊类型乳腺炎疾病的? 据说这是“不死人的癌症”,它在乳房上发病,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不论是单侧还是双侧,它一直在那里,只增不减。 初识 忽然一天,发现乳房上鼓起一个包,不疼不痒,不红不肿。随之,越来越大,越来越硬。吃一些消炎药或者热敷,偶尔好转,时而加重。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询问医生。医生的表情,神态非常凝重,而且用比较严肃的口气让做好长期与疾病作战的准备。 总觉得医生小题大做,只是乳房长了一个包,检查确诊不是癌,哪里有这么严重? 随着复诊的次数增多,肿块已经弥漫了乳房的多半壁江山,看到医生诊室里出出进进的都是相同的姐妹。她们的情况更糟糕了,有的做过几次手术,不但没有治愈,反而千疮百孔。有的输液打针不见好转。有的反复发作十几年,整个乳房惨不忍睹,更有甚者已经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不能忍受长期换药,选择切去一侧乳房。 历劫与爆发 (1)国外将肉芽肿性小叶炎外观表现及疼痛的程度分为A,B,C,D的模式: A模式:无痛性肿块,无疼痛,无炎症的红肿热痛的表现,肿块很硬,与乳腺周围的组织粘连在一起。如果没有掌握好该病的特征,很容易被误诊为乳腺癌。 B模式:疼痛的乳房肿块,伴有轻中度的局部炎症迹象,与肿块的大小,疼痛相比较,症状持续相对短的时间就消失了,这也是该病最初期的一个表现。 C模式:乳房肿块伴有疼痛,相比于上面两种疼痛更明显一些。也是患者感觉最明显,最重的模式。 D模式:窦道形成,肿块通过一个窦道与外界相通,疼痛也会逐渐减轻。 (2)国内将肉芽肿性小叶炎外观根据病情的演变分为四期: 肿块期:乳房肿块,或大或小,质地硬,边界不清,活动度不大,与周围组织粘连,表面欠光滑,有的疼痛,有的疼痛不明显。这样的征象妥妥得像乳腺癌的样子,医生看到后会非常紧张地建议做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诊。 脓肿期:随着肿块的逐渐增大,红肿越来越明显,肿块的某个地方逐渐变软,甚至疼痛出现跳动性或波动性,就如鸡啄米的样子。皮肤偶有发红,少数人出现发烧,皮肤的温度不高。 溃疡期:乳房的脓肿形成,自己或者医生的参与下破溃出脓,脓液呈粉红色的血水,脓液流出不通畅。破溃后部分肿块变小,疼痛减轻,但最后形成窦道,迁延不愈,窦道口淋漓不尽的流出液体。反复发作,伤口不收,反复红肿疼痛。 中医辨证的特征表现 肉芽肿性小叶炎属阳毒者:肿块红肿,疼痛,病情发展迅速,乳腺炎的红肿热痛明显,肿块的界限清楚,快速成脓。有的人伴有发热,寒战等症状。 肉芽肿性小叶炎属阴毒者:肿块明显,疼痛不明显,皮肤颜色正常,无红肿。肿块的特点偏大,边界不清,活动度不大,很少成脓。 肉芽肿性小叶炎属半阴半阳者:肿块疼痛但不明显,肿块红肿但不发热,也有部分肿块成脓,但是成脓的时间很长,而且脓液少,不通畅。 总结与证据 不以一个人的情况为参照物,谁也不能代表所有人。因此,统计的意义便有了指导的作用。 Wolfrum 等发现病变可发生在乳房的任何象限中,但主要存在于放射状后区域。大多数病变单侧发生。尽管两个乳房的发病率相同,但病变通常是单侧的,很少有双侧受累的病例报道,但也有报道称,多达 25%的病例可累及双乳。 在对 44 例 GM 患者的一项研究中发现,患者均为为单侧发病。 在对 13 例 GM 患者进行手术过后病理切片研究中发现,除乳晕区外其他乳腺部位均可发生。也有对副乳腺的 GM 有所报道。 一项包含 3060 例 GLM 患者的描述性研究报道,乳房肿块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80%),平均大小为 5cm (3—9 cm),66%的患者伴疼痛。 下一篇文章,继续介绍这种病用来确诊的检查手段。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