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为什么这么贵?我说3个理由,你就明白了

小陈茶事 2025-02-15 12:02:36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在任何领域,价格始终是人们热议不息的话题。

走进超市,同一排的货架上琳琅满目,不同的商品标注着不同的价格,再正常不过了。

有些人认定了某一样产品,便会坚持回购。

即便日后商品价格上涨,也依然毫不动摇地选择它。

还有一部分消费者更注重价格,每次都要精细对比一番,再选出性价比最高的那一项。

在白茶界里,老茶客们遇到自己喜欢的茶,通常会选择大批量购入。

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自己能慢慢享用,很少抱着后期升值转手的心态而存茶。

一方面,团队陈化能带来更深入高效的转化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批量购买在价格上相对更划算。

然而,同一年的白茶,为什么春茶的价格总是高于秋茶?

尤其是白毫银针,几乎是金字塔般的存在,总是让人可望而不可及。

有些人更是放出传言:春茶价格高昂,是茶界黄牛炒作的结果!

实际上,真相远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复杂,今天就来详细剖析其中原因,为大家揭开奥秘。

《2》

春茶的产量相对不高,物以稀为贵。

春是一年之始,蕴含着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提到春茶,茶友们总会联想到“明前茶、贵如油”的说法。

其实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一说法最初来自绿茶,且只适用于绿茶的领域。

以著名的西湖龙井为例,整整一年的辛勤维护,只为春季一个多月的采茶期。

在这短暂的时光里,人们通常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明前与雨前。

雨前茶指的是四月下旬谷雨前采摘的龙井春茶;同样的道理,明前茶需要在清明节前完成采摘。

清明前的早春,高山茶园依然是一片春寒料峭,茶树的生长速度缓慢。

不仅长出的嫩芽数量有限,能达到采摘标准的更是少之又少,进一步凸显了明前茶的珍贵。

如今市面上常见的龙井茶,大多是产量高出一大半的雨前茶;在这之后采摘的绿茶,也就只剩下价格便宜的优势了。

一年采摘两次的白茶从不急于求成,比起开始的早与晚,更看重每年的气候变化。

春茶季里,白毫银针的采摘时间只有短短十来天,且严格遵循“十不采”的标准,产量少价格自然偏高。

随着天气逐渐变得温暖,茶树加快了生长发育的速度。

在这之后依次采摘的白牡丹与春寿眉,产量逐渐增加,价格也随着具体等级的不同而更加亲民。

为了确保茶树嫩芽不被浪费,能及时完成采摘,春茶季需要雇佣更多采茶工,也就导致此时茶叶的整体价格更高一些。

《3》

休息了一整个冬季,春茶养分充足。

众所周知,“鲜香醇爽”是白茶专属的风味特性,也是品质的直接体现。

与绿茶相比,白茶更有着茶性温和、越陈越香的自然优势。

茶氨酸作为白茶基础内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茶汤滋味层次的同时,也是赋予茶汤鲜爽感的关键所在。

春茶的“贵”,很大程度就体现在这一物质的充足储备上。

茶树经过一整个冬季的漫长休养生息,体内积攒着充足的养分蓄势待发。

气温还未完全回暖之际,生长出的春白茶,芽头和叶片背部覆盖着一层浓密白毫。

这层天然的保护屏障,正好能起到御寒的作用,其中便蕴含着大量的茶氨酸。

得益于较低的温度优势和充足的降水条件,春白茶生成了丰富的芳香物质,从而形成了多重多样的茶香类型。

特别是有着“茶中花仙”美誉的白牡丹,茶香清新淡雅。

沸水冲泡后,兰香、栀子香、桂香等缓缓绽放,层次分明而有序,与毫香、草药香一起,为茶汤增添了几分山野的轻盈与鲜活。

在乏力困倦的时候泡上一杯白牡丹的新茶,瞬间就能恢复元气满满的状态,心绪也更加安和稳定。

白毫银针中的头采米针,作为整个春茶季里最早采摘的珍品,价值更是不容小觑。

芽头肥壮饱满,蕴藏着丰富内质,是其他时期采摘的茶叶都无法比拟的存在。

冲泡后的茶汤又香又润,将毫香蜜韵发挥到了极致。

总而言之,春茶的“贵”不只是因为价格,更体现在珍贵的品质与独特的清鲜韵味上。

《4》

集多重优势于一身的春茶,一定比秋茶好吗?

前期投入的成本和充沛养分的实力摆在面前,优质好茶的价格必定不便宜。

然而,买茶也不能只看价格,品质才是永恒不变的底线。

秋白茶相对更便宜,并不等于它在品质上也比春白茶更低一等。

近些年的秋白茶,采茶时间从白露前后一直持续到寒露前后,甚至在极个别年份,还能采摘到珍贵的霜降茶。

春茶期结束后到秋茶采摘开始前,这段时间茶树在不断地重新积攒能量,为秋茶的生长奠定坚实基础。

秋白茶的品质同样出色,只是采摘时间充足和产量稳定,导致价格更亲民。

值得一提的是,秋牡丹作为少量定制的存在,在市面上也难得一见。

与春牡丹相比,香气更显成熟,汤水的柔润度也有明显提升,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沉稳与甜美。

整个秋茶季的主力军依旧属于秋寿眉,却常常因为外形更粗犷而受到误解。

实际上,粗壮茶梗与厚实叶片里蕴含着大量的果胶物质与可溶性糖,使得茶汤更饱满醇厚。

对新手来说,叶片表面的胶质层更是练习泡茶的一大得力助手,能有效减缓物质析出的速度。

手法不够熟练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将茶汤泡得苦涩。

况且,优质秋寿眉压饼之后,还有概率陈化出枣香,是不少老白茶爱好者不断追寻的目标。

无论是春茶还是秋茶,品质相同便不存在绝对的孰优孰劣之分,能适合自己更重要。

《5》

一斤好茶买回家,哪怕一天要喝两三泡,按照标准的投茶量,至少也能享受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样平均计算下来,好茶并不贵,反而更是物有所值。

反倒是那些廉价的劣质茶,滋味单薄空洞,只能通过加大投茶量的方式增加茶味。

二者之间如何权衡利弊,相信屏幕前的各位看官,心中已有答案。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