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作为宝石之王得到了全球人的喜爱, 特别是“钻石恒久远, 一颗永流传”的广告语更是深深印在了人们的心里。

钻石
钻石之所以不分地域和文化背景在全球受到人们的追捧和钟爱, 是因为围绕钻石有太多太多的传说, 既有爱情浪漫, 又有传奇险恶, 更有梦想和憧憬。钻石以其化学成分的单纯、坚硬无比的霸主地位、耀眼的光芒和其折射出的五彩斑斓使它与其传说文化浑然一体, 可谓相得益彰, 充分彰显了钻石的尊贵和王者风范。

钻石戒指
钻石形成于20-35亿年,在距地表150-200公里的地球深处,历经高温高压的洗礼而形成。
01、钻石的基本性质钻石是指宝石级的金刚石, 主要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等轴晶系天然矿物。摩氏硬度为10, 密度为3.52(±0.01)g/cm³,折射率2.417, 色散0.044。此外,钻石还具有高热导性、强抗腐蚀性等特点。
02、钻石的鉴定特征02-1、 高硬度
钻石是已知天然矿物中最坚硬的物质, 钻石可刻划任何其他宝石, 但其他任何宝石却都刻划不动钻石。也可以用“标准硬度计”刻划, 凡硬度小于9度, 均是假钻石。
02-2、亲油性斥水
如以油性笔在钻石表面划一条线, 则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直线, 而其他宝石则呈断断续续的间断线。
02-3、切磨质量
放大观察, 由于钻石的高硬度, 切磨好的钻石的面棱非常尖锐; 多个刻面相交的顶点非常尖锐; 刻面非常的平整, 即常说的面平棱直。钻石一般仿制品则相反, 刻面抛光不精致, 刻面棱、角圆滑。

切工对比
02-4、强火彩
钻石具有高色散0.044, 其的表面有“红、橙、蓝”等色的火彩, 光芒四射。

钻石的火彩
02-5、 热导仪
根据其高导热率: 7-25W/ cm·K, 目前所知导热率最大的材料, 利用热导仪来区分真假钻石, 热导仪发出蜂鸣声为真钻,目前莫桑钻的导热率与钻石接近。
02-6、透视试验
标准切工的圆多刻面型样品台面朝下放在一张印有字迹或线条的白纸上, 视线垂直白纸观察, 钻石不会有字、线透过, 而钻石的仿制品可观察到断断续续的, 不同外形的字、线。

相似钻石透视试验
02-7、晶面花纹
钻石的表面, 特别是在腰棱位置残留的原始晶面上有纹理、蚀象、生长丘等特征。

腰棱位置的蚀象
02-8、解理裂隙
钻石有与解理有关的“须状腰”、“V”形缺口、“羽状纹”等, 钻石仿制品没有这些特征。

钻石的“须状腰”
02-9、包裹体
天然钻石可含有各种矿物包裹体, 而钻石仿制品大多是人工宝石, 没有矿物包裹体, 而是气泡、针状物等。
03、钻石及其仿制品的鉴别由于钻石是高贵豪华的首饰品, 目前市场上以廉价宝石、人造宝石甚至玻璃来代替, 冒充钻石的情况屡见不鲜, 市场上常见的仿钻石有锆石、玻璃、合成立方氧化锆以及水晶等、
03-1、锆 石
与钻石极为相似, 是钻石最佳代用品。鉴定方法是, 锆石由于具有偏光性和很大的双折射率, 当用10倍放大镜观察加工后的锆石棱面时, 由其顶面向下看, 可以看出底部的棱线有明显的双影, 而钻石绝无双影现象。
03-2、玻 璃
玻璃多有气泡、旋涡纹等包体。加入了大量铅元素的玻璃,以仿钻石的强光泽,常称为“水钻”、“奥地利钻”,是最为廉价的仿钻材料,常用作装饰品。
03-3、合成立方氧化锆(苏联钻)
合成立方氧化锆, 最早由苏联人研制成功, 故名苏联钻, 但在色散、折光率等方面与天然钻石很接近, 也具有“火”光闪闪的诱人外貌。但它的硬度是8.5,可与钻石互相划刻区分。且导热性远低于钻石, 可以“热导仪”鉴定, 准确将其区分开来。

CZ 钻石
03-4、水 晶
水晶虽然是天然矿物透明晶体, 但火彩弱; 硬度低。
04、钻石及合成钻石的鉴别合成钻石有高温高压和化学气相沉淀两种方法, 现在已经由针对珠宝目的的商业生产。
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放大镜、显微镜等常规仪器一般无法准确鉴定,需要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光致发光谱仪、Diamondview、GV5000等大型仪器综合鉴定。
05、优化处理钻石的鉴别钻石的优化处理技术是提高钻石价值的重要手段, 方法主要有辐照与加热处理、激光打孔、充填处理、覆膜处理和高温高压处理。钻石人工优化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善钻石的颜色, 提高钻石的净度。
05-1、辐照处理
用高能射线、中子束、高能电子束照射钻石, 提供激活电子、原子发生位移的能量, 使晶体产生缺陷, 形成色心。辐照后的钻石呈绿色, 通过加热形成黄色、金黄色、粉红色。辐照处理钻石的鉴定难度很大, 除了观察颜色分布的特征外, 还要运用UV-VIS 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等谱学特征来识别。

辐照处理钻石
05-2、高温高压处理
钻石在高温高压的条件, 经过退火作用修复褐黄色、棕黄色、褐色的Ⅱa型的钻石晶体缺陷, 使钻石退色形成高色级的无色钻石, 称为GE-POL钻石; 或者使 Ia型钻石产生黄绿色、蓝绿色, 形成彩色钻石, 成为 NOVA 钻石。GE-POL 钻石鉴定的难度大,要通过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阴极发光特征区分。NOVA 钻石多有特征的黄绿色紫外荧光, 较易识别。
05-3、激光钻孔
对含有黑色包裹体的钻石, 用激光烧出抵达包体的通道, 再用强酸溶蚀黑色包裹体, 改善钻石的外观。鉴别特征有: 白色的激光钻孔孔道, 表面钻孔入口的黑点。

激光钻孔
05-4、 充填处理
用高折射率的铅玻璃或者塑脂注入钻石的裂隙和孔洞中, 掩盖裂隙, 改善钻石的外观。充填处理鉴别的主要特征是闪光效应。

闪光效应
06、作者简介作者:王建泉
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NGTC 宝石学家、资深珠宝投资顾问。贵金属首饰与宝玉石检测高级技师(国家一级)、美石嘉珠宝创始人、担任黑龙江省玉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客座教授。从事中国玉文化研究与珠宝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工作多年。
注释: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钻石》、《系统宝石学》、《宝玉石鉴定与检测技术》和《珠宝首饰检验》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玉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