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详解石榴石家族宝石的性质与品种》共分六章:第一章、石榴石家族宝石的概述,第二章、石榴石家族宝石的性质,本文是第三章、石榴石家族宝石的品种,第四章、石榴石家族宝石的鉴定,第五章、石榴石家族宝石的质量评价,第六章、石榴石家族宝石的产地。

石榴石家族宝石
石榴石具类质同象替代广泛,可引起晶格常数的变化,因此其物理性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石榴石分为铝榴石和钙榴石两大系列,及其亚种。
01、铝榴石系列铝榴石系列有镁铝榴石、铁铝榴石和锰铝榴石,及其亚种。
01-1、镁铝榴石
化学成分为Mg₃Al₂[SiO₄]₃,Mg²⁺常被Fe²⁺+Mn²⁺替代, 自然界中很难见到纯净的端元组分。一般, 当Fe²⁺和Mn²⁺原子数之和小于Mg²⁺原子数时, 可定名为镁铝榴石。

镁铝榴石戒面
镁铝榴石的颜色,常呈中-深的橙红色、红色、紫红色;璃光泽-亚金刚光泽;密度为3.78(+0.09,-0.16)g/cm³;硬度7- 7.5;折射率为1.714-1.742;常见为1.740;色散值为0.024;一般无荧光;放大检查常可见镁铝榴石中含有针状包裹体, 不规则状和浑圆状晶体包裹体;三组针状包裹体定向排列, 相互以110°、70°相交, 可产生四射或六射星光效应。
镁铝榴石的特征吸收光谱具564 nm宽吸收带, 505 nm吸收线, 含铁者可有440、445 nm吸收线。若Fe²⁺取代Mg²⁺,可见504、520和573 nm处有三条明显的吸收带, 这也是人们常说的“铁窗”,的特征吸收;一些含铬的优质镁铝榴石可有Cr³⁺引起的687、685 nm吸收线及为Fe²⁺670、650 nm的吸收带。
01-2、铁铝榴石
化学成分为Fe₃Al₂[SiO₄]₃;其中Fe²⁺常被Mn²⁺等离子取代, 形成完全的类质同象替代;铁铝榴石常呈橙红色-红色、紫红色-红紫色,一般带褐色调,色调较暗;品相优质颜色为紫红色的行业内称为“贵榴石、紫牙乌”,是我们最常见的石榴石品种之一。铁铝榴石的硬度7-7.5;密度为4.05 (+0.25,-0.12) g/cm³;其密度随Fe²⁺被Mg²⁺取代的多少而变化,Mg²⁺取代Fe²⁺越少, 密度值越高;折射率为1.790(±0.030);色散值为0.024。

铁铝榴石戒指
放大检查可见金红石针状包裹体、锆石放射晕圈及不规则浑圆状低突起晶体包裹体。
铁铝榴石的特征吸收光谱由Fe²⁺的吸收造成,具黄区573 nm强吸收带, 绿区520、504 nm处有两条吸收窄带。此外, 可能在680-690、610、460和423 nm有一些弱的吸收。

红榴石戒指
【红榴石】也称为玫瑰榴石, 呈淡紫红色,为铁铝榴石与镁铝榴石的过渡品种, 也称铁镁铝榴石。其化学式为(Mg,Fe)₂Al₂[SiO₄]₃;折射率为1.760(+0.010,-0.020);密度为3.84(±0.10)g/cm³;吸收光谱与铁铝榴石基本相同。
01-3、锰铝榴石
锰铝榴石, 以前称桔榴石,现在行业内称为“芬达石” 。主要化学成分为Mn₃Al₂[SiO₄]₃;Mn²⁺常由Fe²⁺+Mg²⁺部分取代,Al³⁺常由Fe³⁺取代;宝石级锰铝榴石常见橙色-橙红色,类质同象的中间产物可能呈现棕色、紫红色或黄褐色等。锰铝榴石的密度为4.15 (+0.05,-0.03)g/cm³;折射率为1.810(+0.004,-0.020);色散值为0.027;硬度7 -7.5。放大检查锰铝榴石中常见波浪状羽状体、不规则状和浑圆状晶体包裹体、针状包裹体等。

芬达石戒指
锰铝榴石的特征吸收光谱为Mn²⁺离子所致, 具410、420、430nm吸收线,这三条吸收线常常合并为400-430 nm的吸收带;此外, 还有460、480、520 nm吸收带, 有时可有504、573 nm的弱吸收线。
【Malaia石榴石】镁铝榴石与锰铝榴石的混合产物, 称为马拉亚(Malaia)石榴石, 多呈橘黄色或橘红色。
【变色石榴石】镁铝榴石和锰铝榴石的过渡品种, 其折射率1.765;密度3.88,;在日光下呈绿色或蓝色,白炽灯下呈红色-紫红色。
02、钙榴石系列钙榴石系列有钙铝榴石、钙铁榴石和钙铬榴石,及其亚种。
02-1、钙铝榴石
钙铝榴石的化学成分为(Ca₃Al₂[SiO₄]₃,Al³⁺和Fe³⁺常形成完全类质同象替代;常呈浅-深绿色、浅-深黄色、橙红色及无色(少见);密度为3.61 ( +0.12, - 0.04)g/cm³,;折射率为1.740 (+0.020, -0.010);色散值为0.028;摩氏硬度为7-7.5。
钙铝榴石内部可含有多种矿物包裹体, 通常具较好的晶形, 常见的矿物包裹体有锆石、方解石、磷灰石等。放大检查常见短柱状或浑圆状晶体包裹体、热浪效应。一般不见特征的吸收光谱。

桂榴石戒面
【铁钙铝榴石】为含铁的钙铝榴石的变种, Ca²⁺被Fe²⁺代替, 即(Ca, Fe)₃ Al₂ [SiO₄]₃, 又称桂榴石。其颜色为褐黄色到褐红色、橙色、酒黄色, 由 Fe³⁺致色,蓝区可显示弱的407、430 nm的两条吸收带。常见锆石、大量磷灰石和方解石圆形晶体和独特的“油状”或“旋涡状”内部典型特征,称为热浪效应或糖浆状包裹体。

莎弗莱戒指
【铬钒钙铝榴石】又称为沙弗莱、察沃石, 为绿色含铬、钒的钙铝榴石, 折射率 为 1.73-1.75;内部常被褐铁矿浸染, 可见针状包裹体, 也可见石墨包裹体。 察沃石因产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边界的察沃国家公园而得名, 其化学成分中含有1.6%以上的氧化钒, 使之呈现漂亮的绿色。察沃石的粒度一般很小, 1ct左右常见, 大于2ct的难得, 5ct以上的很稀少。
【水钙铝榴石】为含水的钙铝榴石多晶集合体, 其化学式为(Ca₃ Cr₂ [SiO₄]₂ (OH)₄;常呈绿色-蓝绿色、粉红色、黄色、白色和灰色; 透明-不透明;绿色品种常可仿翡翠,为粒状结构, 常在白色基底上分布有团粒状的绿色;折射率1.72(+0.010,-0.050);密度3.47(+0.08,-0.32)g/cm³;硬度7;深绿色样品可显示400-460 nm的吸收带; 其他颜色的样品因含有符山石而显示463 nm吸收线,可见典型的褐色-黑色(铬铁矿)包裹体。
【马里榴石】在钙铝榴石中存在不同比例的钙铁榴石, 呈淡绿色-深绿色、黄色、油绿色-棕色, 常常带有不同色斑, 折射率1.81左右。
02-2、钙铁榴石
主要化学成分为(Ca₃ Fe₂ [SiO₄]₃,其中Ca²⁺常被Mg²⁺和Mn²⁺置换,Fe³⁺常被Al³⁺取代。宝石级钙铁榴石常见黄色、绿色、褐黑色;钙铝榴石的密度为3.81-3.87g/cm³;硬度6.5 -7;折射率1.888 (+0.007,-0.033);其色散值为0.057;高于钻石, 但由于体色深, 其“火”常被颜色掩盖。钙铁榴石可见 440nm强吸收带。钙铁榴石内可见许多矿物包裹体,内部洁净者较常见。

翠榴石戒指
【翠榴石】为钙铁榴石含铬的变种, 深绿色的样品具有Cr³⁺的吸收谱线,即红区有690、685、634和618 nm吸收线及440 nm强吸收带。查尔斯滤色镜下为红色。优质的翠榴石产于俄罗斯乌拉尔山。此外, 非洲的纳米比亚也有产出。
产于俄罗斯乌拉尔山的翠榴石具有非常特征的“马尾状”包裹体,由纤维状石棉构成, 可见平直颜色色带;纳米比亚产翠榴石可见黄铁矿包裹体和两组相交的生长纹理。
【黑榴石】为不透明的黑色钙铁榴石。
【黄榴石】为黄色钙铁榴石, 可见气液包裹体。
【彩虹榴石】为钙铁榴石, 发现于墨西哥和日本。
02-3、钙铬榴石
钙铬榴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₃Cr₂[SiO₄]₃,主要有褐红色、红色,绿色等。玻璃光泽-树脂光泽,透明-半透明,折射率为1.85 (±0.030),硬度6.5-7.5,密度3.59-4.50,并随成分而变化。

钙铬榴石戒指
钙铬榴石最早发现于乌拉尔山脉。透明度较好的钙铬榴石晶体发现于芬兰的Outokampu地区。此外,在美国、法国、挪威、南非、土耳其、印度以及中国的台湾、陕西汉中和西藏南部等地也有发现钙铬榴石,然而仅芬兰的Outokampu地区产出的钙铬榴石质量较好。
作者:王建泉
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NGTC 宝石学家、资深珠宝投资顾问。贵金属首饰与宝玉石检测高级技师(国家一级)、美石嘉珠宝创始人、担任黑龙江省玉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客座教授。从事中国玉文化研究与珠宝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工作多年。
注释: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珠宝首饰鉴定师》、《宝石学教程》和《系统宝石学》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玉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