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分享的是一部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
这是BBC在2015年启动的一个研究项目——“中国化的英国学校”,共3集。
纪录片大致介绍如下:
5名中国老师到英国南部汉普郡的一所中学实施4周中国式教学。
作为试验的一部分,中国老师接管了一个由50名9年级学生组成的班。
除了这50名学生外,剩下的学生仍然由英国老师授课。
4周教学结束后,两组学生将分别进行数学、普通话、自然科学的考试,看哪种教学方法更有效。
这些学生在四个星期的时间里,要穿统一的校服。
每天早上7点到校,还要做早操。
在校时间长达12个小时。
中间有两次吃饭休息时间。
每周还要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课堂上主要以记笔记为主。
同时,还要参加集体练习,还要负责打扫教室等等......
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操作了hhh。
在我们认知中,总认为国外的教育比较自由、以兴趣为导向,不会过多约束、限制学生个人发展。
而国内的教学特点是一板一眼、严格管教、学习时间长、应试为主。
在片中,我们也能看到中国老师与英国学生因理念不同而相互抗争的一幕幕。
有学生上课不听课、大声聊天;
有学生上课谈情说爱、卿卿我我;
有学生上课悠然自得地喝茶;
有的学生故意犯错顶撞老师......
有的老师嗓子喊哑、眼神黯淡;
有的老师频频无奈、最终动怒;
有的老师甚至指着学生说“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差的学生”......
哈哈哈,异常熟悉,是那味儿了。
然而,最后考试的结果是:中国老师带的班级,各科成绩都高于英国老师带的班级。
在这部纪录片中,英国学生与中国老师之间的互动,引起了对中英教育差异的广泛讨论......
有的人,光看纪录片就以为这是整个英国甚至整个欧洲的教育方法,以偏概全。
一个劲的吹捧中国教育的优秀以及英国教育的衰败。
有的人,仍然一味热衷英式教育,羡慕他们的言论自由,羡慕他们能做真实的自己。
当然,也会不少进行客观分析的评论。
01
英国的中学分为私立和公立,两者相差甚大,在优秀的私立学校,课堂纪律一样严格。
02
英国私立学校“精英”教育学起来一点不比中式教育轻松,而BBC纪录片中的这种公立学校中,学习压力小,学生被名校录取的概率小得多。
03
中国人口基数大,人才不需要过分培养也有很多,所以必须先筛选出可塑之才,即便这种方式很粗糙,可能会漏掉真正的人才,或者选出庸才,但从大方向来看,很合适。
我不愿过多评价,从一部纪录片就想说出中英教育的差距以及何者为优是不可能的。
社会背景不同,中式教学放在英国未必适用,英式教学放在中国也不太现实。
作为中国教育的承受者,我们不应过分抨击中国教育。
当然,也不能因为一个“成绩”就过分抬举中国教育。
还需理性看待社会现状,或许二者相互借鉴,推陈出新更好。
当然,这种“改变”,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我们拭目以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