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微博热搜——“现实版的樊胜美”、“洛洛”这两个词登在榜上。
看了一下内容,心情有点压抑,96年的小姑娘意外身亡,其父母在女儿遇难后要求公司赔偿41万,竟是为了给儿子买房攒首付。
真是讽刺!
家,并不都是可以停靠的港湾,也许对某些人来说,却是挣脱不掉的泥潭。
今天,朋友给我发了信息,也说到了这件事。
这个社会,有很多人过着同样的生活,经历着类似的事情呢。
从1岁到11岁,我一直在老家长大,弟弟从出生就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
12岁以后,被父母接到身边,一起生活。
那时候小,不懂事,加上这么多年都不在父母身边,总是有一种隔阂,于是,日子过得小心翼翼,不敢放飞自己。
正因此,或许看起来我是个软柿子,或许我是个女儿身,每次妈妈心情不好都是冲我发火,弟弟惹她生气或者爸爸惹她生气,被骂的永远是我。每次都是向我撒气,我也不敢顶嘴,只能默不作声。
从小就有种感觉,寄人篱下,少说多做的感觉。
记得有一次,问了妈妈一句“你为什么重男轻女”?结果被赏了一巴掌,记忆犹新,从此再也不期待关注。
甚至希望他们把我当透明的,只要减少对我的关注,我才不会被当垃圾桶似的,泄愤。
一直到现在,都二十多岁了,与父母间的隔阂尚未消除。
借用之前一篇文章写的一句话“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不幸,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对我而言,自己开心就好了,到今天为止,跟母亲冷战已经快2个月了,但是这一次我并不想低头,就那样吧。
敞开心扉,眼不见为净。
不是每个人,都值得原谅的。
对我而言,庆幸的也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看过了不少书籍,收获了不少。
我能够知道自己心理的状态,知道自己这种状态产生的前因后果,会舒缓自己的情绪,尽量避免冲动,很多时候,就是和自己和解。
从小到大的家庭环境就并不和睦,家庭氛围也不和谐,父母经常性的争吵其实让我对婚姻是有恐惧的,甚至是恋爱关系,不抱期待,觉得麻烦。
以至于现在,觉得自己一个人开心了,整个世界都明亮了。
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我也并不想责怪他们,因为他们的观念里,父母是没有错的,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
所以,我愿意用一生,来自愈。
最后,我想对洛洛说:下辈子,独自盛开吧,即使在悬崖边也不要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