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钉子户”张秉爱:全村搬迁就她不走,18年后结局令人唏嘘

张胖胖哎 2022-12-26 17:34:31

在三峡水电站附近有这样一户人家,别的村民因为水位线上升的原因纷纷搬走,但唯独这一户拒绝政府的拆迁。

张秉爱

为什么别人纷纷搬走,就她不搬呢?,究竟是有着怎样的原因,让她依然愿意冒死住在这样的危房里?一起来看看吧

一.外迁后靠

三峡水电站,是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为我国的防洪发电,航运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移民搬迁问题也随之而来。

从开始修建那一刻起,这就成了附近村庄的村民,茶余饭后的必谈话题。

三峡大坝

在1996年,因为国家要建造三峡大坝,所以就动员附近175米水位线以下的居民搬迁,虽然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家乡依依不舍,但是这毕竟跟自己的性命息息相关。

于是附近的村民还是搬进政府的住房区,但是在三峡边的桂林村,却有一户居民无论政府怎么劝说,就是不同意政府的外迁政策,而这家的户主就是张秉爱。

她家正在175米水位线以下,属于第一批搬迁的居民,当地政府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也是第一时间派来人员来调理这个事情。

在问到张秉爱为什么不愿意搬迁的时候,她的一番问题让工作人员犯了难。

原来张秉爱的丈夫腿有残疾,无法干重活,还有一双儿女,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了张秉爱一个人身上。

因为这里离娘家比较近,农忙时可以到娘家叫人来帮忙,如果外迁出去的话,这么大一个家庭,就要全靠她一个人操劳了,实在是力不从心。

工作人员走访后,确实证明了张秉爱一家十分困难,而当时政府提出的搬迁方案也有两种,一种是外迁另一种就是后靠了。

为了保证缩减土地能够养活当地人口,国家给那些外迁的村民条件十分优厚。

面对这样的诱惑,大多数村民都选择了外迁,而只有张秉爱这样的情况才选择了后靠。

二.正式外迁

1996年6月1号,村里正式开启了外迁,他们搬着全部家当,旧柜子 米缸 蒸米饭用的木桶,尽可能带走所有能带走的东西,甚至有村民连柴火都要捡走。

村民搬迁

到了2002年,村里除了张秉爱一家已经没有人了,看着满地废墟的村子,张秉爱的心里也万分难受,但也要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张秉爱的女儿正在读初中,家里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女儿从不抱怨,开开心心地穿着妈妈钠的鞋子去了学校,望着女儿的背影,张秉爱想起自己也有过这样美好的年少时光。

三.生活重担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湖北乡下,虽然整个村都靠山而建,但山上和山下的收入差距极大,山下的农民平均一天可以挣个两块钱,而山上的农民,辛苦一天只能整个2毛钱。

除此之外山上山下的生活条件,差距也很大,山下交通便利用水也很方便,这样明显的差距,让无数山上的村民,都羡慕山下的村民。

甚至很多人那时候的追求就是,把女儿嫁给山下的任意一家。

张秉爱的父母就是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当时她的父母强迫她嫁到山下一户人家,可是张秉爱要嫁的竟然是一个残疾人。

听到这个消息的张秉爱极力反对,可是做父母的已经被利益熏透露心,执意要把她嫁给山下的残疾人,因为在他看来去到山下就能过上好日子。

张父为女寻得的亲家姓熊,那户人家的人丁本就很兴旺,因此对于这个腿有残疾的儿子就不太重视,自然也就不重视要嫁进来的张秉爱。

就连给张秉爱准备的嫁衣都是粗布嫁衣,一件廉价不堪的衬衫,搭配着短半截的裤子。

看着自己人生中唯一的婚礼竟然是穿着这样的衣服,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在现场的父母看到这种场景也是劝说起女儿,说人家把彩礼都给过了,而自己就差这临门一脚了,再忍一忍吧。

看到自己的父母如此的窝囊,张秉爱也只好把气使劲咽了下去,可嫁都嫁了日子还得照过,

第二天张秉爱就早早地起床,并没有因为被迫嫁过来而郁郁寡欢。

可毕竟是只是见了一面就结婚了,当然没什么感情可谈,加上家里条件差,丈夫自然表现得很冷淡,对于张秉爱的忙碌,都只是在一旁看着从不帮忙。

可是时间长了看着张秉爱的辛苦,他也开始跟着张秉爱一起干,可丈夫毕竟是个残疾人

腿上有毛病,平时干点小活还行,稍微干点重活就开始喊疼。

所以在这个家是男主内女主外,就在这种生活模式过了一段时间后,张秉爱因为过度劳作意外流产了。

因为在此之前并没有相关经验,连肚子疼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还在地里干活。

在回父亲家时因为疼得受不了,张秉爱一头栽在了家门口的煤炭堆上。

这一幕刚好被她的父亲看到,慌忙把她送到了医院,可现在已经为时已晚,就这样张秉爱的第一个孩子流产了。

经过这么一遭,张秉爱也算是有经验了,几年后生下了一儿一女,由于当时的政策,也就不敢再要孩子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那个靠水而建的村子,如今变成了国家重点迁移的对象,而张秉爱一家也成了村里的钉子户。

村干部三天两头的到她家做思想工作,说着各种外迁的好处,然而无论干部说的多天花乱坠,张秉爱也绝不动摇。

因为在她看来,自己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唯一相信的就是土地,土地给了她过去,也可以给她踏实的未来。

即使自己老了只要还能动,在地里刨一天也够生活了,如果自己离开了土地还能做些什么呢?

而且家中还有一个残疾的丈夫,村子里考虑张秉爱家中的情况,也就同意了让她们家往后靠一下。

四.新的希望

再看看现在的状况,因为自己成为了村子里唯一的留守人,小学也跟着搬走了,张秉爱此时也是犯起了难。

因为女儿要想上学只能去邻近的村子上学,而对于接送她每天又要多花费一些时间。

最近因为要中考的缘故,要交近20块钱,其中包括十二块的中考费,一块的照相费还有生活费等等。

张秉爱拿出家里仅有的29.5元,除了给女儿上学用的钱,家里就只剩十几块的伙食费。

懂事的女儿得知这件事后,只拿了几块钱就把多余的钱放了回去。

而对于自己的儿子,因为从小的成绩非常优秀,儿子也是考上了附近唯一的高中,可是高中的生活费又增加了家里的开销。

虽然家里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可面对如此优秀的儿子时,就算是砸锅卖铁也支持他,希望儿子能在将来某一天走出大山。

五.远离故土

而对于当年的后靠建房,一眨眼6年过去她们一家还矗立在原地,本来张秉爱是想靠后连着庄稼地修建房屋,负责人却说能批个宅基地都不错了,田地的划分不归他们管。

顶多帮忙扯一下水电,找两个村民帮忙搬家,或者建房钱不够的时候给点建房补贴。

可是张秉爱一听到庄稼地不能迁,立马就撂挑子了,因为批准的地方离田地那么远,这不是存心难为自己吗?所以后来还是没有在那建房,也拒绝搬迁。

在2003年的时候,因为一件猝不及防的事情还是搬迁了。

长江水位上涨135米,也就不得不搬走,先是去自己田里搭棚住了一年后,用全部房屋补偿款4800元,买了公路边的几个窝棚。

而就是在这一年,她满怀希望的儿子却意外落榜了,儿子选择放弃复读,去了新疆当兵。

而逐渐上涨的长江淹没了张秉爱原本的家,她那前半辈子的生活过的家也随之告终了,一直住了几年,直到儿子参加工作攒够了钱,张秉爱一家才建起了真正的房子。

回想过往,张秉爱说希望自己能够拥有爱情,她也想过如果当初跟着村民一起搬迁,日子会不会更好呢?

后记:

有句话亲切地说出了小人物的无奈,时代中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历史的车轮,压不垮小人物的坚韧,三峡最牛“钉子户”张秉爱,经过时代的变迁,现在也逐渐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