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6战斗机,这款我国自主研发的四代半多用途重型战斗机,自诞生以来便承载了诸多赞誉与期待。尽管尚未实现任何国际销售,也未经历实战洗礼,其先进性却在业内广受认可。
首先,歼16的技术性能堪称卓越。其基于歼11BS平台深度升级而来,代号“潜龙”,于2011年10月17日成功首飞。采用两台国产WS-10涡扇发动机作为动力核心,赋予了歼16强大的推力与优异的机动性能。最大载弹量高达12吨,使它犹如空中“炸弹卡车”,未来若换装更为先进的WS-15发动机,无论是在机动性还是载弹量上,都将实现显著跃升。
歼16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硬件实力上,更在于其集成的航电与雷达系统。这些系统堪称世界顶尖,尤其是雷达系统的性能尤为突出,具备探测隐身战机的能力,从而赋予其发射远程空空导弹精确打击隐身目标的战术优势。这样的全方位打击能力,使得歼16在同级别战机中占据领先地位,无论对空、对地、对海作战均展现出强大实力。
然而,如此优秀的歼16为何在国际军火市场未能斩获订单?这一现象背后有多重原因:
一、价格门槛
尽管歼16属四代半战斗机范畴,其造价却直逼五代机水平,接近1亿美元。考虑到后续的维护保养、配套武器购置等长期投入,歼16对于许多潜在买家来说无疑是重金之选。在全球经济波动、国防预算紧缩的大背景下,不少国家虽对歼16心生向往,却在财政压力面前望而却步。
二、国内需求旺盛
我国幅员辽阔,周边环境复杂,对高性能战斗机的需求巨大。歼16凭借其出色的多任务能力,成为捍卫国家领空、应对各类安全挑战不可或缺的利器。据估计,中国空军至少需要装备约800架歼16,以满足全方位防御需求。在现有生产能力下,实现这一目标尚需较长时间。因此,短期内将宝贵的产能用于满足国内需求,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
三、受制于国际合作协议
歼16与苏霍伊公司的苏27系列战斗机有着深厚的渊源。中国在引进苏27技术后,衍生出一系列国产型号,歼11系列便是其中之一。根据与俄罗斯签订的相关协议,侧卫系列战斗机不得对外出口,以保护俄方利益。尽管歼16在技术上与苏27已有显著差异,但出于对协议的尊重与大国诚信的坚守,我国选择不将其推向国际市场。
大家明白了吗?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感谢您的阅读,创作不易,记得点赞收藏关注,每天更新精彩内容。
先进不先进,实战说了算
苏二七
你要卖,人家才能买啊[抠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