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既加速了清朝灭亡,又减缓了清朝灭亡,这句话看似很矛盾,实则确实如此。
先来说说为什么说慈禧太后加速了清朝的灭亡速度,首先晚清的局势,已经注定了不实施真正的变法就是死路一条,最有可能实施变法成功的慈禧太后,却是最大的保守派,虽然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并没有在根本上进行改变,也打断了真正变法的进程,使得清朝只能在固步自封中走向灭亡。
1840年,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以道光帝为首的清廷是无动于衷。1856年,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导致帝都被攻破,咸丰帝仓惶逃往热河避暑山庄,最后忧惧之下病死,被打痛的清廷才反应过来,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一度形成“同光中兴”的局势,直到1895年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为什么洋务运动会破产呢,因为本质上在于清朝已经患有王朝末期综合症,已经是积重难返,所以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学其它内容的洋务运动,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这一切还要从乾隆帝时代说起,清朝从他手中走向巅峰,也在他手中走向衰落,其中标志性事件之一在于甘肃冒赈案,当时甘肃全省官员是串通一气,以赈灾济民的名义上下勾结伪灾舞弊,可谓前所未有之事,意味着贪污腐败行为已经开始成为官僚队伍的集体行为,成系统的贪污已经形成,不说其他弊端,光是官员可以集体性贪污腐败,意味着因为贪污腐败,满臣和汉臣已经开始打破界限走到一起,对上是官官相护一起对抗皇权,使得极盛的皇权开始明显衰落下去。
对下则是,古代社会是人治社会,当贪污腐败成为常态,当官官相护之风盛行,当皇权不能真正震慑官僚集团,那么代天子治理地方的官僚自然开始肆意妄为,是极力剥削百姓,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最终演变成为大规模的“官逼民反”现象。像乾隆帝禅位嘉庆帝以后,爆发的白莲教起义为什么会愈演愈烈,不是造反者能力多强,而是当时本就“人多地少”不说,底层百姓还要面对无良官员的剥削,已经突破所能容忍的底线,活不下去以后,当有人站出来反抗,自然是从者云集。
虽然清朝身为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是集历代大成者也,制度很是完善,但自乾隆帝之后的清朝发展趋势证明,再是集大成者也,清朝也跳不出古代王朝的腐朽框架,它的极限也是过不了三百年大关,所以越往后清朝遇到王朝末期的挑战越大。像蔓延七省,历时九年才平定的白莲教起义,虽然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但战争造成人口大量损失,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人多地少”的矛盾,不过不在源头上解决社会矛盾,诸如官员的集体腐败行为,矛盾还会积累,最终愈演愈烈,所以历经嘉庆和道光二朝,到了咸丰帝登基当年,浩浩荡荡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一度占据东南半壁江山,并且一支两万余人的偏师更是打到了天津郊区一带,差点一鼓作气攻下北京,后继无力之下才失败,使得当时咸丰帝一度感叹自己都要成为下一个崇祯帝了。
为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咸丰帝根本管不了那么多,允许地方举办团练,简单来说就是放权于地方,好处是最后靠着地方团练中的曾国藩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坏处是地方开始坐大,而且差点演变成为像东汉后期那般,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是放权于地方,结果黄巾起义被平定以后,各地拥兵自重,形成军阀割据和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最终使得三国局面形成,不过因为西方列强在一旁虎视眈眈,还有深受儒家忠君爱国思想熏陶等原因,所以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以后,并没有拥兵自重和造反,反而是主动放弃兵权,使得局势没有恶化。
但即使如此,清朝因为八旗军队和绿营军队已经完全丧失战斗力的原因,之后的国防某种程度上如同被“外包”一般,自曾国藩的湘军开始,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袁世凯的北洋军队这类私人所属性质浓重的军队,开始成为清朝的主力部队。地方上总督和巡抚则是开始日益权重,先是平定太平天国时期出现的“厘金”制度,使得财政大权落入地方大员手中,之后兵权也慢慢落入地方大员手中,到了最后中央朝廷仅有的任命地方大员的人事权力也受到了侵蚀,所以才有了之后1901年,慈禧太后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拒绝接受清廷诏令,反而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史称东南互保。
可以说在晚清,清朝已是一派王朝末世的景象,中央朝廷式微,地方权重,官僚集团集体贪腐,中央朝廷直属军队毫无战斗力,因此只学“标”不学“本”的洋务运动,虽然短暂的给清朝带来中兴气息,但是不进行制度也就是根本上的改变,是做不到根本上的强大,因此最后败于虽然晚于洋务运动,但是学习较为彻底,又学“标”又学”本”的明治维新运动,出现甲午战争的失败。
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清朝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应该进行彻底变法才可以,因此有了之后光绪帝大力支持的戊戌变法,不过光绪帝和康有为、梁启超这些维新派人士,并没有太多实际经验,是理想有余而能力不足,所以变法很难成功,最后更是因为触动到慈禧太后的利益,使得本就没有完全交出大权的慈禧太后再度走向台前,囚禁了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分别出逃,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这场变法以失败收场。
虽说即使没有慈禧太后的干扰,变法也不一定成功,因为这是一群理想主义者发动,实际操作可能并不大,但起码是一个好的开头,如果时间和空间足够,可以多多尝试和改变,还是有一定的成功机会。如果换成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进行变法,那么更是有可能成功,但因为触动了守旧派利益,并且威胁到慈禧太后,所以慈禧太后不只是没有帮忙,反而最终是亲手打断了这场变法,也使得清朝彻底失去翻盘的机会。
而且在1908年,光绪帝竟然“巧合”的死在慈禧太后前面一天,根据现代考古成果表明,光绪帝是中毒而死,皇帝被毒杀这种隐晦事情,虽然已经在史料上找不到真相,但按照谁受益最大谁就是凶手来推理,慈禧太后的嫌疑最大,她的动机是为了避免身后遭到清算。
毕竟虽说人死万事空,但身后待遇还是很关键的。像清初摄政王多尔衮架空顺治帝七年时间,虽然功劳赫赫,但顺治帝亲政以后依旧疯狂报复他,使得他被追夺一切封典不说,还被毁墓掘尸,有着这样的前车之鉴,慈禧太后自然害怕光绪帝亲政以后疯狂报复他,所以光绪帝自然死在了她前面。
而慈禧太后出于私心的安排,更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本来国赖长君,尤其是清末那般风雨飘摇的局势,不只是需要长君,更是需要一位政治强人,但慈禧太后的安排却是以光绪帝的弟弟载沣为摄政王,并立载沣三岁的儿子溥仪为新皇帝,同时隆裕太后还是她的亲侄女,等于权力三分,名义上的皇权在幼帝溥仪身上,实际权力则在摄政王载沣和隆裕太后身上,偏偏这二人能力平庸,并非政治强人,这样一来,慈禧太后是可进可退,如果自己侥幸挺过难关,身体恢复过来,可以继续实际掌握朝政,载沣和隆裕太后只会乖乖听话,而不会拒绝。如果没有挺过的话,载沣即使想要为哥哥光绪帝报仇,也得想想自己立他儿子为皇帝的恩情,而且还有隆裕太后牵制,所以她是怎么都不会输。
但结果很明显,慈禧太后个人的确不会输,但是清朝却因此输了,权力被分散不说,幼帝起不到丝毫作用,载沣和隆裕太后能力平庸,根本镇不住局面,因此仅仅三年以后,清朝便是亡国。
再来说说为什么说慈禧太后减缓了清朝灭亡的速度?
简单来说,慈禧太后虽然没有魄力打破腐朽的框架,不敢通过变法塑造新的框架,但她在腐朽框架之内是通过炉火纯青的权谋之术,在平定太平天国以后,在中央朝廷式微,地方日益权重的情况下,慈禧太后这个政治强人,靠着一系列恩威并施的手段,是平衡和打压了各方势力,勉强维系了中央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而且像前文说过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以后,主动放弃兵权,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慈禧太后早已暗中打压和分化湘军内部,并且派遣军队防备曾国藩的湘军,使得曾国藩考虑时自然是多了这么一层顾虑。
慈禧太后对于用人也是颇有手腕,像重用的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在当时也是起到稳定时局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左宗棠收复了新疆。
对于变法,慈禧太后虽然是守旧派的最大代表,是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但她并非顽固的守旧派,她其实也算介于开明派和守旧派两者之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慈禧太后是支持洋务运动的。1901年庚子之变以后,在慈禧太后的同意之下,清朝也是进行了清末新政,可以说是戊戌变法的加强版,如果真正实施下去,也是有一定可能改变时局,只不过因为腐朽体制内的各种利益之争,加之慈禧太后也没有大力贯彻下去,所以这场新政不了了之,并没有取得真正成功,不过以此可以看出慈禧太后并非迂腐顽固之人。
整体来说,慈禧太后的权谋之术炉火纯青,虽然她没有进行真正变法的勇气和魄力,但她身为政治强人,在旧的框架之内,也是通过各种手段稳住了局势,使得中央朝廷对于全国依旧具有一定统治力,是维持和延续了清朝的统治。
最后换句话说,慈禧太后加速了清朝灭亡的原因在于,她没有在根本上改变清朝,反而阻止了根本上的改变,注定了清朝是死路一条。慈禧太后减缓了清朝灭亡的原因在于,身为一位浑身充满旧时代痕迹的政治强人,她虽然最终因为腐朽思想使得清朝走上一条死路,但是她用出各种手段,虽然没有使这条死路变活路,但是变得更长了,不是一眼望到头,而是又多走了一段路,也勉强算是一种另类的成功。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今天是中秋节,在这里最后祝愿大家中秋节快乐哟!愿每一个家庭都充满欢乐,每个人都身体棒棒的,事事顺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