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意大利或退群,放弃与中国的合作,捷:“14+1”已失去意义

天狼看法 2023-05-06 13:59:45

近日,捷克外长扬[gf]2022[/gf]利帕夫斯基表示,中国与东欧国家发展经贸合作的“14+1”模式已经失去意义,捷克方面不会再积极推进此类合作模式的建设。

另据美国CNBC报道,当前意大利在同中国续签“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上,产生了一些其他想法,正在重新评估对华关系,谋求在对华问题上同美国保持一致,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则表示,将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合作协议,并可能不会续签明年到期的协议。

捷克、意大利或退群,放弃与中国的合作

捷克方面表示,当前中国同东欧国家之间的“14+1”模式缺乏实质内容,没有未来,原先的17+1,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已接连退出,捷克对此积极性已经越来越低。

捷克方面还称,已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保证,将加强同美国在欧盟框架之下的合作。

而意大利方面的情况,似乎更复杂,罗马分析人士指出,梅洛尼政府在“一带一路”上同中方渐行渐远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台海问题。

罗马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意大利政府深受美国和欧洲议会影响,谋求同台当局加深关系,在一些外交事务上追随美国和欧盟的共同步伐,这在当前国际安全局势极不稳定,中国大陆同欧盟在安全观冲突的局面下,对于中意在经济合作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

“17+1”合作机制对中东欧国家意义重大

中欧“17+1”合作机制,作为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共同倡导成立的跨区域合作平台,涵盖20多个领域的50多个合作平台。

从2012年在波兰正式启动以来,对中东欧国家在出口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科技水平提升等方面的帮助是巨大的,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的重要承接带,它对于帮助中东欧国家赶上西欧国家发展水平、不断完善欧盟和欧元区经济效应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俄乌局势的变化和美国调整欧洲战略的成功,让中东欧国家、乃至整个欧盟摆脱对美国的依附、发展国家层面独立自主经济政策的期望成了泡影。

“17+1”合作机制受损与美国有关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东欧各国对美国的安全需求直线上升,很多国家受到美英等国和欧盟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开始转变此前对华经济和乐观的合作态度,对中国采取了更加谨慎和保守的立场。

捷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过去十年,中捷之间先后签订了战略伙伴关系声明和“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双方在政治、经贸、金融、基础设施、科技、医疗、农业、人文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合作,为推动中欧投资协定积极对接,开拓了良好合作前景。

然而从20年开始,伴随着疫情,捷克内部很多响应美西方在中国国际和内政事务上错误言论的声音响起,同时,捷克官员也开始参与欧盟对台当局的窜访活动。

伴随着中欧关系的矛盾,中捷之间的合作关系已经不再平稳,而俄乌战争,彻底打破了东欧地区原有的地缘和安全局势,捷克外交战略上不断倒向美国,在经济合作上也开始冷淡中国,进一步造成了中东欧“17+1”模式的空心化。

意大利内斗干扰对华合作

捷克如此,身为G7成员的意大利重新评估对华关系,就更不奇怪了,意大利多年来本身经济发展就衰退严重,极其依赖欧盟的输血,在一些外交事务上也深受欧盟和美国的压力。

但同时意大利又和欧盟之间,在决策和外交事务上有着层层矛盾,这推动谋求多元化发展的意大利成为了第一个同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的G7国家,但也导致了意大利内部亲欧派和自主派的政治斗争,引发了意政坛政治倾向的撕裂。

梅洛尼政府作为意大利右翼政党和民粹势力的代表,放弃了过去的疑欧立场,选择亲近北约和美国,这进一步导致了在美国推波助澜下中意经济关系的淡化。

倒行逆施只会引发反噬

不管捷克和意大利两国是否会真的在对华经济合作上采取保守态度、切断一些经济往来,当前的趋势,都说明了在《中欧投资协定》的生效进程陷入停滞后,欧盟国家在整体上发展对华贸易的瞻前顾后局面。

一方面,当前很多欧洲产业巨头仍在不断扩大对华投资,另一方面,欧盟则在不断采取方式抵消中国对欧洲的经济影响力。

说白了欧盟和美国,都在试图将中国不断增长的全球经济影响力“关在笼子里”,并把笼子提在自己手中,仍然寄希望于过去那种西方主导的模式来推动对华交往。

这种思维或许很适合现在奉行“政治正确”的欧洲,但一定不适合未来更加多元和平等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一味地倒行逆施,只会引发反噬。

#军情集结号#
0 阅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