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后人李莉,长相清秀漂亮,可惜年幼失聪,长大成艺术家

时光轻擦肩 2024-12-19 14:44:48

说到毛主席的后人,李莉这个名字不常被人提起,但她却被认为是主席后人中长相最漂亮的一个。

不过,出众的外貌并没有让她的人生轻松多少。

她有着相当坎坷的童年经历,因为幼时发烧护理不当,不幸失聪了,成为了一位聋哑人。

在之后的人生岁月中,她一边坚强地克服着生理上的障碍,一边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艺术学习当中,成为了一名艺术家。

毛远新之女

李莉与李敏、李讷有着类似的名字,但却不是主席的亲生女儿,而是主席侄子毛远新的孩子,算起来是主席的侄孙女。

她在网络上的公开资料不多,但她父亲毛远新的事迹还是流传甚广的。

毛远新是主席弟弟毛泽民的孩子,因为1943年毛泽民就被新疆的军阀盛世才杀害了,主席对这个“遗孤”特别地疼爱,将他接到了延安。

来到毛主席身边以后,他成了延安那几个孩子里面个子最小的一个,所以也被叫作“小豆豆”。

主席和这个侄子的关系非常特殊,有亲如父子的感觉。他们之间还有过一段学游泳的小故事。

那天,主席陪着毛远新下水游泳,因为天气比较冷,毛远新游了一会儿,从水里面上来,不禁说了一句:“还是水里舒服些。”

主席听后,知道这是小孩子的小抱怨,但还是忍不住教育他,说做人不能太贪图享乐,太追求安逸,讲一时之乐,就吃不了苦了,还说他是吃着蜜糖长大了,以后不做个右派,做个中间派,他就满足了。

联系到毛远新后来的经历,主席这句随口而说的话没想到深深刻入了毛远新的人生之中。

他如果当时真的听进去了,有所改变,可能后来也不会有那些事情吧。

那段时间,主席对这个孩子的陪伴还有很多。

除了学游泳,主席也教他念书,鼓励他不断学习上进,终于让这个早年丧父的孩子茁壮成长了起来,高中毕业后就考上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1975年,毛主席病重时,他还曾在主席身边当过联络员,传达主席的对外指示。

为了方便,他还在主席的卧室里面专门装了一部电话,一头连接主席,收听他要说什么话,另一头则连接着政治局,将主席的话传达出去。

外界形容他这时的地位,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

在主席离世之后,他因为犯下了错误,在北京秦城监狱坐了17年牢,直到1993年才被放出来。出狱后的他改过自新,被安排到了上海汽车工业质量检测研究所工作,直到2001年正式退休。

李莉这个女儿也是在主席去世之后出生的。

那是1977年1月,毛远新还在牢里面服刑,他的妻子全秀凤也在接受隔离审查,夫妻俩都各自出了事情,不能很好地照顾女儿。

李莉的耳聋就是10个月发烧的时候,因为用药不当导致的。

当时,她高烧持续不退,用了很长时间的青链霉素,影响到了听力,最后一点声音也听不到了。

这样的事情在药物性耳聋的患者中并不少见,数据显示有83%的人都是使用了这类药物出现了不良症状。

除了像李莉这样10个月大的儿童,年老体弱和肾功能不全者长期使用这类药物也容易出事。

李莉事发时,毛远新对她的情况不甚了解。

直到1982年,全秀凤带着已经5岁的时候去探监时,他才第一次见到了自己这个苦命的孩子。

李莉不认识父亲,见到这个生人想要抱住自己,她有些发懵,也有些害怕,马上就躲到了母亲的身后,连“爸爸”也没能叫一声。

和聋哑孩子无法正常沟通,女儿在身边,却好似隔着一堵墙。

毛远新早年就没能体会过亲身父亲的关爱,如今历史似乎重演,他心里是何滋味可想而知。

艺术之路

出狱之后的毛远新对女儿疼爱有加,尽力修复与女儿之间的关系,这是他早年间欠下的“债务”,他想要竭尽全力偿还。

李莉后面会走上艺术道路,也全靠他的支持和引导。

他想,女儿听不见,也不会说话,心思比寻常孩子要细腻,学习一门艺术更能帮助打开她的心扉。

在具体的艺术门类上,美术学习只需要动手,动眼睛,不太需要与人面对面交流,很适合女儿,就这样他开始教女儿素描、水粉和透视的原理。

在父女之间这样的亲密互动中,李莉也慢慢向父亲打开了心扉,不再那么抗拒他了。

此前,他们一家三口住在上海的时候,李莉在那间13平米的小屋子老躲着这个男人,还老往舅舅的房间跑。

或许,在父亲缺席的那些日子里,正是舅舅扮演着替代性的父亲角色吧。

那时候,毛远新想摸一下她的手,她都不让。

那段时间,毛远新晚上总是独自躺在一张长沙发上,让女儿和全秀凤睡家里唯一的一张床。他看着天花板久久不能睡去,自责道:“是我连累了她,欠下女儿的债终生也难还清……”

而在学画画的过程中,这些问题都被慢慢解决了。

毛远新的手把着女儿的小手,教她一点点画,那些颜料,那些图案,将他们相距甚远的心慢慢拉近了,李莉也似乎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的样子,父亲的样子。

除了亲手教女儿画画,毛远新也引导李莉适应社会生活,让她进入专门的美术学校学习。

他给女儿选了上海聋哑青年技校的美术班,这所学校位于上海徐汇区老沪闵路,是1947年由陈鹤琴先生创办的,专门为聋哑人提供中等教育。除了美术外,还开设有木工、摄影、车工、缝纫等课程。

从这个学校毕业之后,李莉便有了一技之长,也找到了工作。

不过,毛远新觉得这样还不够。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他还鼓励女儿学习电脑,接触网络,让她又考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聋哑人成人教育大专班。

2000年,李莉大专毕业,后来还参加了专升本的考试,学业、技能上持续进步,父女俩的感情也更好了。

这对父女早年分离,都遭遇了不少人生的苦难,重聚后又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才彼此交心的,因此更看重家庭情分。

2016年,已经结婚的李莉和父亲一同参加了毛泽民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活动。

当时,参加活动的还有毛泽东主席的女儿李敏、李讷等人,几代人重聚一堂,

享受着难得的天伦之乐,这次活动也是这个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大家族一次比较完整的亮相。

职业选择

谈到李莉的职业道路,也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其他毛家后人的职业选择。

有文章特别关注过这个问题,谈到他们之中大都与李莉类似,很少有人选择从政。

在李莉这样的毛家第三代后人中,除了毛新宇从军之外,像孔继宁、孔东梅、王效芝都是普通的生意人。

特别是王效芝,他是李讷和前夫所生的儿子,是主席的外孙子,但他的事业起点却很低。

他是北京市外事旅游职业学校毕业的,是职高学历,最开始是在北京饭店的礼宾部做服务员,后来才慢慢升了经理,直至拥有了自己的企业。

在1990年的亚运会上,他还在学校的组织下,和同学们一起在亚运村里做过公寓领班的工作。

当时,媒体对他的评价颇高,说他默默无闻,但威信很高,一直在运动员公寓10号楼里做副领班的工作。

作为主席的外孙,他也从不拿这个借题发挥,给自己搞特殊化,就那么勤勤恳恳地做着基层工作。

与李莉走上美术道路一样,李敏女儿孔东梅的事业也与艺术相关。她成立的菊香书屋文化公司,主打的就是与主席相关的红色文创产品。

她虽然不直接介入到创作中,但工作内容就是与形形色色的艺术作品打交道。

她希望对红色文化做一些创新,还出版过一本

叫《翻开我家老影集》的书,希望从第三代的角度写自己母亲和主席那一辈的故事,展示主席作为一个父亲、儿子、丈夫的平凡人形象。

对于这些毛家后人来说,主席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品格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持续影响着他们,所以他们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成长成材了。

他们距离主席那个年代已经很遥远了,继承红色精神,不一定就要从政,选择还有很多,他们现在更希望过平凡人的生活,把日子过得踏实、简单,相信这也是主席最愿意看到的。

毛远新是在主席的培养下长大的,他对女儿的培养里面想必也能看到主席的影子。

1941年,他在新疆出生,时隔36年后李莉才降临人世,他们父女俩有着比较大的年龄差。

女儿参加工作后,他也到了退休的年龄,是个老人了。

一位聋哑女儿,尽管有着丈夫的帮助,但要照顾好家里两位老人,并没有那么容易。

从工作到家庭,从艺术到生活,如何这方方面面平衡好,是考验这位毛家后人的人生课题,她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交出一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漂亮答卷。

参考资料

1、毛泽东后代中最漂亮的女人:才貌双全 投身艺术(新华网)

2、毛泽东三个侄子迥异的人生道路(人民文摘)

3、毛泽东后人聚这么齐是因为啥?(新京报)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