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系列共六部,讲述了秦帝国从崛起、兴盛到衰落的历史过程,由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学者型作家孙皓晖撰写。第一部《黑色裂变》,说的是秦孝公与商鞅君臣相得、勠力变法,使得秦国由弱变强的故事。变法20年,秦国终于摆脱了积贫积弱,夺回了被魏国占据的河西之地,一改“六国卑秦”的局面。孙皓晖不愧为学者型作家,文笔流畅激昂,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几欲让人回到那个动荡然而热血的战国年代。强烈推荐喜欢历史的各位去读一读。
1.商鞅变法,虽然给秦国的平民和奴隶带来了希望,但对贵族世家来说却是沉重打击。且商鞅是法家,过于看重法律,事情做到极致不知转圜,也使得自己遭受包括太子嬴泗在内的贵族世家的深切忌恨。结果秦孝公刚死,嬴泗便在世族的支持下迫不及待地杀死了他,而且是用最残忍的方式。即便秦孝公为保护变法成果,在去世前安排多手保护商鞅,也免不了其身死。商鞅也明知危险,却抱着变法必有流血牺牲,即便身死也不惧的勇气,坚持面对。虽然商鞅最终没有完美结局,但他惨烈的遭遇,却让其声名更加远播,也算求仁得仁。
2.秦孝公真是个不可多得的明君,有识人之明、且极有政治手腕,完全地信任商鞅,将变法和国政全盘托付于他,自己则在幕后为变法扫清各种障碍。秦国崛起,秦孝公是绝对的首功。可惜他为秦国思虑太过,费心劳神,盛年便油枯灯尽、突然逝世。这点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皇帝柴荣有些类似。都是一样的明君,胸有大志、心怀天下,但劳心太过,天不假年,让人扼腕叹息。
3.一朝天子一朝臣,实在是经验之谈。嬴泗其实并不反对变法,而是为了凸显自己的能力和野心,在父亲秦孝公去世不久便杀了商鞅。之后再以商鞅被杀为借口,诛杀世族,从而获得民心、巩固政权,实在是权术高超、心机深重。作为君主来说,可能也没有错吧。
4.作为男性作家,孙皓晖塑造秦孝公、商鞅、嬴虔等等男性人物,都是各具特点、棱角分明,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可是塑造女性形象时,却有固定思维,有点让人诟病。比如深爱秦孝公的女子玄奇,身为墨子的关门弟子,文武双全,却动不动因情绪激动而晕倒,完全不符合苦修多年的侠女身份;还有商鞅的红颜知己白雪,出身豪富、慧眼识人,为了商鞅的变法大业,不顾自己怀孕,大度劝说商鞅迎娶秦国公主,自己则避世而居,十几年来独自抚养儿子。但在得知商鞅会被处以极刑时,她却赶到刑场,殉情自杀。白雪完全是一个为了男人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和一生的女人,大概是所有男人梦想中的情人形象,却实在不合常理。
5.史实和小说毕竟不同。史实比较简略,而作者为了使小说更好看,在史实的基础上扩充了许多细节,有的年代和时间甚至都对不上。所以看历史小说,细节不能全相信,了解大致的史实走向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