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正式放寒假了,很多家长心生恐惧,觉得管不住孩子,甚至可以更明确的说,管不住孩子玩电子产品,难免家庭鸡飞狗跳。看着别人的孩子优秀,别人的家庭充实和谐,看着自己的孩子堕落,却无能为力,甚至整个家庭为此鸡飞狗跳、心力交瘁,引发婚姻矛盾,甚至和老人也产生嫌隙,这的确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我深表同情!
年复一年的痛苦,我们到底找到原因了么?找到解决的方法了么?还是寄希望于熬到孩子上高中上大学?有的孩子甚至大学回到家,照样会产生矛盾。怎么办?大好的亲子时光,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好的价值,反而被相互伤害所消耗,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一、系统逻辑思维,唯物史观,从头梳理:
1、我们的梳理问题的起点不应该是孩子存在哪些问题或者父母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先入为主的观念,一家人能有什么坏心思呢?因此我们的起点应该是:为什么会出现问题。
2、怎样分析问题?出问题就是发生了冲突,产生了矛盾。我们需要分析矛盾,一般来说,无非是每一件矛盾中,双方或者多方的对错以及相关的各种因素的梳理。但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上,就像我们不应该以孩子的问题为起点一样,我们也不能以每一件具体的矛盾为起点,否则那就没完了,因为亲子矛盾是在时空中持续而广泛地存在的,只是有的家庭处理得好,所以在这个点上没有发生矛盾 ,有的家庭没处理好,所以在那个点上就发生了矛盾。
3、分析亲子教育中的问题从哪儿开始?亲子关系的前提在于孩子和父母的身份是很先天确定而后天牢固的,父母“管”孩子天经地义,这种“管”即有义务的意思,也有权利和权力的意思,而“管”一般是亲子产生矛盾的起点。因此我们应该在确认“管”的基础上分析矛盾,那么矛盾无非两种,“管”出来的矛盾和不“管”导致的矛盾。
4、管与培养的区别。亲子关系我更喜欢用培养这个词,虽然管有义务的成分,是一种责任担当和付出,但是很多时候,管还经常有一种高高在上的管理成分以及哀怨的“为你好”而不讨好的结果。而培养就不同了,他包含为真正的好的结果负责的内涵,需要思考,需要方案,需要反思,需要保障结果。因此“管”的心态容易产生矛盾,培养是好的管理,管理是培养的一个方面,培养成才是本质的目的,充满矛盾没有长才不算是完成了培养担当。
二、你就说假期怎么办?上干货
1、“管”出来的矛盾。家长的“管”源自焦虑,而焦虑源自责任,本来也觉得,难得放假,父慈子孝好好处,但是迫于网络上“优秀”老师和同学的压力,也迫于看着孩子实在不说事而未来可忧的压力,责任心爆棚,自家人不能图落好,因此果断出口,甚至出手抢夺手机,结果一出口就踩雷,一出手就炸锅。
如何应对?我们既然管,说明有责任心和精力,那就好办了,关键是用对地方和方法,那就是不要“管”孩子,而是要培养要经营孩子,像经营客户一样经营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客观对象或者说服务对象、客户,而不是听命于你这个为了他好的老子的儿子,观念一变,世界大变,事情就好办多了。每天的规划和规则在你手里,如何吸引客户,如何改变客户的消费取向,都取决于你的经营谋划,而不是埋怨客户不听话,不知好歹,对不对?对孩子的经营,成本是一时的有助于自己成长的心思,而回报则是孩子幸福的能让你沾点小光的一生,值不值得用心经营?我相信对于很多人(不仅是家长,包括老板、官员等各行各业的人)来说,这是最有价值和最值得骄傲的投资了!而你也在从事这个产业,并且你只要费点心思,就极有可能超越其他社会上所谓比你优秀的人。另外一点涉及动力问题,孩子的不听话不知好歹涉及很多心理学知识,而你自己需要学习的复杂的沟通技巧也涉及很多心理学技巧,如果你只是认为为了孩子好,孩子应该听你的善意和感恩你的辛苦付出,那么你会怨气很重而影响发挥和结果,但是如果你怀着怎样做才能实现孩子好这个结果,你就知道所有的付出都是你心甘情愿的,因为你的目标是结果是客户消费体验(孩真的很好好),而不是你的销售体验(让孩子认为你好,听你的话)。带着重视谋略的心态,你就不会觉得家庭教育复杂和艰难,你会为学到新的相关理念掌握新的沟通技巧而兴奋,更何况只要心态对了,方法不用担心复杂,正如岳武穆所说“谋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2、不“管”导致的矛盾。这个就很简单了,父母忙于应酬或家务,忙于玩手机,忙于吵架,忙于伤心,忙于抱怨社会或者亲人……。总之哪有闲工夫在孩子身上再投入精力?因此结果就是,或者说人家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省心啊,或者简单粗暴直接命令,反正为你好,爱听不听,我也是“尽力”了。在这种缺乏和孩子的沟通,或者对孩子有很多误会的情况下,不出矛盾才怪呢!至于孩子自己的问题,指责孩子没有任何意义,只能更显示父母的无能,因为孩子本来就各式各样,有问题的孩子超过99%,剩下的1%也不过是某一方面的优秀掩盖不足而已,深入了解历史,你会发现,真正完美的圣人能有几个?
还是想孩子好的,怎么办?
首先,我还是怀着善意,理解很多家长是真正的忙,所以我要说,请这些家长先是要有自信,时间有限不是你的问题,也不是产生矛盾的症结所在,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力做正确的事就可以了。有时候家长因为接触时间少而焦虑,有时候因为接触时间少而亏欠,这两种心态都是不可取的,都只会加负非分,不怕慢就怕站,努力别加负分就算是付出了。你只要还想“管”孩子,希望尽一份真正的培养孩子好的责任,而不只是管好吃好喝,那么结合上一条“管”导致的矛盾的解决思路,每次接触就练两手,久久为功,你就是成功的。
其次,对于心怀抱怨的家长,我明确告诉你,你是错的,抱怨没有任何意义,人的遭遇大同小异,对待遭遇的心态和手段引出的结果才是小同大异的,所以说,努力的反思自己吧,看看自己还能做什么?别着急,只要做了有意义的事情,不管是你的工作、生活还是培养孩子,都是进步的。
第三,针对那些觉得累需要休息需要玩手机的家长,以及觉得需要在家焦虑工作问题的家长,我劝你在家外可以偷着玩偷着休息,或者解救焦虑的工作问题,宁可少回家也不要把工作和工作的后果带回家,那样至少不会加负分,自己心理承受的压力也会少一些。努力划分好工作和生活,这是需要付出努力改变的。那样即使回家时间少,也会像首先那一条说的一样,久久为功,会好起来的。否则无解!
3、假期怎么过?
1、孩子难得假期,尽量多陪陪孩子,即使不说话,但是不要看手机,可以在旁边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并偶尔和孩子互动一下。
2、结合现状,先合理规划孩子自娱自乐的时间,让孩子有盼头,有自己的休闲时空。然后抓住孩子干正事(学习类的活动)的时间,尽量帮助孩子高效的做正事,帮助孩子尽量每天坚持完成正事在休闲。记住,是尽量,是帮助孩子,孩子是主体,且不可能尽善尽美,但保持大局持续下去,尽量坚持原则和规则,偶尔“出轨”也不要着急,及时扳回即可,可以偶尔着急,但是不要必须惩罚,没必要,只要以后扳回了,并尽量保持,就不必担心“不罚重不着急就会再犯”,其实那种心态是为了自己今后省心,所以是简单粗暴。
3、多给孩子创造更多有意义的活动,包括家务、阅读、手工、定时看电影、外出活动、报艺体类辅导班、“帮”父母做一些事等等,转移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连哄在诱惑的也要坚持创造脱离电子产品的机会,或者说即使不脱离电子产品(完成承诺给孩子的自娱时空),也要通过创造的其他活动,来开阔孩子的视野和兴趣,那么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也会随着视野、兴趣和阅历的拓展,而减弱。
本文为作者原创,为交流思想,传播信息,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