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21日收盘,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一”,道指重挫近千点。这场动荡的背后,特朗普一系列政策引发的连锁反应成为关键因素,尤其是其关税政策,正
将美国经济拖入漩涡,同时也对中美关系及全球经济秩序产生着深远影响。
特朗普(资料图)
4月2日,特朗普签署所谓“对等关税”行政令,将这一天自诩为“解放日”。然而,现实却朝着相反方向发展。在随后半个月,美国不断提升对华关税,从20%一路飙升至54%、125%,甚至一度传出245%的极端数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显示,关税飙升让美国企业成本剧增。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研究指出,超70%的制造业企业因关税面临利润下滑困境,不少企业被迫削减产能,近40%的企业不得不选择裁员,以应对成本压力。
美国政府内部也出现了不同声音。4月14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采访中直言,当前对华关税“不可持续”,美国和中国经济没必要“完全脱钩”,两国仍有达成“重大协议”的可能。高盛预测,若特朗普关税政策持续,到2025年美国GDP增速将从原本预期的2.5%大幅降至0.5%,极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不仅贝森特,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前财长耶伦等官员也私下警示高关税的“毁灭性后果”。
但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等强硬派却主张通过全面关税“保护美国制造业”,甚至提出对3万亿美元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的激进方案。这种内部的巨大分歧,在3月底白宫会议上公开爆发,贝森特与纳瓦罗激烈争吵,贝森特警告市场动荡风险,纳瓦罗却嘲讽其“重蹈覆辙”。最终,在金融市场暴跌压力下,特朗普宣布暂缓部分关税90天,不过仍保留10%的基准税率。
特朗普(资料图)
白宫在关税问题上的态度也十分混乱。4月15日白宫官网宣称中国商品面临最高245%的关税,次日却紧急否认,坚称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维持在145%。《华盛顿邮报》披露,白宫幕僚长曾在内部会议表示,选民需要看到对华强硬,高关税数字是为了展示决心,这一数字更像是政治表演。
面对美国的关税挑衅,中国坚决反击。4月11日,中方宣布对原产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25%的关税,并强调若美国继续玩弄关税数字游戏,中方将不再理会。中国通过强化稀土出口管制、暂停波音订单等措施直击美国痛点。数据显示,因稀土短缺,美国F-35战机成本飙升18%;波音公司失去中国市场,面临百亿美元损失。美国国内产业链对中国依赖程度极深,即便苹果、通用等企业加速供应链转移,仍有70%的零部件需从中国进口。高关税政策不仅无法实现美国“制造业回流”的目标,还推高了美国国内通胀,进一步加剧经济衰退风险。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反复无常,呈现“强硬表态—市场反弹—局部妥协”的循环。4月12日豁免半导体、智能手机等产品“对等关税”,次日又宣称豁免只是临时举措。中方早已明确表态,关税战没有赢家,施压、威胁和讹诈绝非与中国打交道的正确方式。若美方真心谈判,就应取消不合理关税,展现诚意。
特朗普(资料图)
这场关税博弈,本质是全球化规则主导权的激烈较量,关乎全球各国利益,也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国企图借关税战打垮中国发展,重塑符合自身利益的贸易秩序,却在经济规律和国际规则面前四处碰壁。中国则以“双循环”战略为根基,通过多边合作与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全球治理新格局的构建。
随着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压力持续加剧,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抵制,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未来或将逐步软化。美国也必将寻求与中国对话谈判的机会。否则,特朗普口中的“解放日”,最终可能真的成为美国的“灾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