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曻
前言
台湾问题一直都是中美之间的“重头戏”,尤其是最近这几年,美国对台湾的把控更为严重,而对于中国统一大事,美国一直从中作梗。
而对于很多人提出的中国武统台湾,美国的美智库也是尤为关注,甚至曾经有一篇报告称台海一旦爆发冲突,美国将采取全面轰炸策略,重点瘫痪中国的特定目标。
美智库的这一想法会得到实现吗?中国沿海是美媒所说的这样,美国想进就能进的?
美智库说法
美国的兰德智库曾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提出,如果台海一旦爆发冲突,美国可能会采取极为强硬的措施,直接对中国沿海的工业区进行轰炸,力图在短时间内削弱中国的反击能力。
过去兰德智库的分析曾多次准确预测国际形势走向,例如在朝鲜半岛局势和伊拉克战争中的一些关键事件,他们的预言都显示出其深刻的洞察力。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种打击策略并非没有先例,历史上,美国曾多次通过空袭摧毁敌方的军事和工业目标,最著名的例子包括海湾战争和空袭阿富汗的行动。
在这些战争中,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空中打击能力,迅速压制了敌方的防空系统和重要基础设施,取得了短期内的战术胜利。
但这种空袭方式能否奏效,尤其是在面对现代中国的强大防御系统时,确实存在很大疑问。
中国近些年的防空技术和海空军力发展令人瞩目,与过去不同,中国的空防体系已不再依赖单纯的防空导弹,且已发展出高度集成的信息化作战体系。
中国的陆基反导指挥系统具有高度的机动性,能够根据不同拦截段的需求进行快速部署。
通过与发达的高铁网络相结合,反导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调动至预定地点,从而抢占拦截的宝贵时间窗口。
这种快速机动能力使得中国能够在面临潜在导弹威胁时作出迅速反应,有效提高了防空防导的效率。
自2010年以来,中国在反导技术方面进行了多次试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2010年1月11日,中国进行了首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并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此后中国继续进行了一系列反导试验,包括2013年1月27日、2014年7月23日、2018年2月6日和2022年6月19日的试验,每一次都成功验证了反导技术的有效性。
特别是在2018年的试验中,中国的反导系统成功拦截了模拟敌方导弹,进一步证明了其技术的可靠性。
反导技术的进步使中国在面对可能的导弹威胁时,能够更好地保护关键设施和战略目标。
此外中国的经济和产业链并不是依赖于某一城市或区域,而是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即使一部分目标被空袭摧毁,其他地区仍然可以迅速恢复并投入生产。
更为复杂的是,在现代战争中,信息战、电子战和网络战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些非传统的战术手段让空中打击的效果大打折扣。
而中国的军队在这些领域的能力已经不容小觑,尤其是中国的网络战能力和反干扰能力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因此单纯的空袭策略,尤其是针对中国沿海的工业目标,可能并不能像美方预想的那样,快速、彻底地削弱中国的战斗力。
在过去,美国凭借着压倒性的军事优势,能够迅速摧毁敌方的军事和工业基础,但面对复杂的防空系统和高度防御的军事网络,任何空中打击都要思考下后果。
中国沿海,美国想进困
近年来,中国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发展反导能力和防空技术,特别是在东海和南海的防御网络中,各种现代化的防空系统和导弹拦截设备层层防护,这根本不是美国说想进来就能进的。
从S-400导弹防空系统到自主研发的“红旗”系列防空系统,中国的空中防御能力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使得美国的战机在接近中国领空时,必须面对多重拦截和精准打击的威胁。
此外中国的海军力量在过去几十年中迅速发展,不仅拥有世界一流的防空导弹驱逐舰,还建立了强大的舰载航空力量,使得海上作战的威胁急剧增加。
如今中国的海上防线已经将美方的海军力量推向了更远的距离,美方想要通过海上封锁或空袭的方式进行战略打击。
首先需要面对的是中国日益强大的海军力量,这无疑是美国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重大因素。
而在网络战和信息战的领域,中国的防御同样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现代战争不仅仅是对空中、海上力量的依赖,信息战和电子战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
中国近年来在这些领域的投入和进步,使得美国想要通过网络攻击或电子战手段压制中国的指挥控制系统,变得更加困难。
随着导弹技术的进步,中国已经能够进行远程精确打击,尤其是在海上和空中的打击能力方面更是具有显著优势。
美方的空袭计划如果遭遇中国导弹的反击,将无法轻松实现既定目标,反而可能导致美方的军事行动陷入被动。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实现高度的冗余和备份,这使得即便面临外部的摧毁性打击,经济和军事体系仍能保持一定的运行,美方想要通过空袭来彻底削弱中国的能力,显然过于乐观。
美国借台海的阴谋
美国通过不断支持台湾,实际上是在借助这一地区作为制衡中国崛起的重要棋子。
从历史上看,美国一贯通过支持地区冲突和制造不稳定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而台湾无疑成为了最新的一个战略焦点。
美国的操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外交策略,更多的是一种战略性的遏制,通过鼓动台湾保持与中国的分离,美国不仅可以影响中国的内政,还能在国际上对中国施加压力。
在政治上,台湾作为中国的“敏感地区”,始终被美国利用作为对中国的一个威胁点。
美方不仅从外交角度挑起两岸矛盾,还通过军事支持加大对台湾的介入,尤其是在武器供应和军演方面的支持,使得台湾成为美方制衡中国发展的重要工具。
根据1月7日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称,台当局从美国采购的“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的首批11套已于2024年底秘密抵达台湾,成为台军方的机密装备,未对外公开。
王定宇参与的考察活动由台湾民意机构外事及防务委员会主办,主要目的是了解台军在中部地区的战备整备状况。
然而尽管该行程被列为“机密”,王定宇在脸书上发布了自己参访“海马斯”火箭系统的照片,意外地将这一新型军事装备首次曝光。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海马斯”火箭的发射箱部分被隐约露出,虽然拍摄角度让车头部分尽量被遮挡,但仍能辨认出其明显的特征。
根据报道,连台当局高层如赖清德和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都尚未亲眼见到“海马斯”火箭的本尊,却让王定宇抢先曝光这一敏感信息。
而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向台湾售出武器,通过这种方式,美国不仅能够在战术上施压中国,还能在战略层面上让中国在未来的统一过程中承受更大的成本。
美国希望通过强化台湾的独立性,迫使中国在处理两岸关系时付出更多的代价,同时削弱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然而这种干预虽然短期内看似增强了美方在该地区的战略位置,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可能会让美国陷入更为复杂的局面。
美国一方面希望通过支持台湾使其成为遏制中国崛起的支点,另一方面却未必意识到,过度干涉只会激化两岸关系,导致局势更加难以控制。
对于台湾本身来说,美国的支持并非全然是利好,台湾虽然在表面上看似获得了更多国际支持,但实际上它却在被美国用作牵制中国的棋子,最终可能失去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而台湾在接受美方支持的同时,也未必能够完全抵挡中国的强大压力。
结语
美国智库提出的空袭策略虽然看似具有一定逻辑,但面对中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完善的防御体系,这一战略的可行性值得怀疑。
历史证明,任何试图通过战争破坏中国统一的行为,都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参考文章
政府科技周2023年1月12日《美国智库称,如果中国试图入侵台湾,可能会失败》
环球时报2025年1月7日《美国卖给台湾这种武器,被意外曝光》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
其实未经予告的洲际发射中美两国都能几分钟内发现。当发现对方发射时己方同时发射。恐怖平衡。中间有时间紧急磋商。
都有本土,美国也有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