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为阅读方便,本文用第一人称写故事,情节虚构处理,切勿对号入座!原创文章,拒绝搬运抄袭!
讲述人/红霞 撰写/墙角梅花
我叫红霞,出生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山村,我的父母都是农民,他们每天靠着种地为生,那些年,我们全家人的生活过得也不好。
在我上小学一年级那年,我的大舅托熟人,在镇子上的鞋厂给父亲找了一份临时工的工作,所以,父亲每个月就有了固定的收入。
自从父亲去鞋厂上班之后,我们家的生活稍微好了一些,父亲每个月发了工资之后,都会给我们姐弟三人买一些好吃的。
一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每个月父亲发了工资之后,都会买一斤桃酥,我们姐弟三人吃着香酥可口的桃酥,感觉就像过年一样。
在我上二年级那年夏天,父亲发了工资,他和往常一样,下班之后,准备去镇子上给我们买一些桃酥。
那天,刚好镇子上有集市,赶集的人也很多,父亲正在镇子上转悠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个人叫道:“建安(我的父亲),是你吗?”
父亲听到有人叫他,急忙回头一看:在路边有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男人,那个男人长的又黑又胖,在男人的脚下摆了一些玉米。(男人的旁边就是卖桃酥和卖菜的摊位。)
看到男人的脚下摆了一些玉米,父亲有些诧异:因为在那些年的农村,大家都种有玉米,这个男人为什么摆了一些玉米在卖呢?再者说自己也不认识这个男人啊!他怎么知道自己的名字呢?
“建安,你不认识我了?我是你的老同学建强啊!我住在你的隔壁村,上初一的时候,我和你是同班同学,只是我初一上了一个学期,就回家了,你对我一点印象也没有吗?”男人一边擦着脸上的汗,一边着急的对父亲说道。
父亲听到这些话之后,他皱着眉头想了想,在他的印象里,或许真的有建强这个同学。(因为父亲是在镇子上读的初中,初中同学都是附近几个村子的孩子们,父亲也不是很熟悉,并且建强只上了一个学期,所以父亲对他的印象也不是很深。)
但是,父亲又想到这个男人既然能叫出来自己的名字,肯定是自己的初中同学了,于是就笑眯眯的和老同学打着招呼,并且随口问道:“建强,你怎么拿了一些玉米来集市上卖?咱们这里不缺玉米啊!各家各户种的都有玉米。”
没想到父亲问出这句话之后,老同学的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他哽咽着对父亲说道:“建安,我也是万不得已啊!因为我的小儿子昨天晚上生病了,我的家里没有钱,今天早上天不亮,我就去地里掰了一些玉米,想着把玉米卖完之后再给孩子看病。
但是从早上到现在,我的玉米连一个也没有卖,我现在急需要钱,心里实在是难受啊!就想着找一个熟人借点钱给孩子看病,但是,我在这里遇到了好几个熟人,他们都说没有钱,好不容易遇到了你,我就想着问问:你的身上带钱了吗?”
父亲听到这些话之后,他一下子就愣住了,因为他和建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过面了,想不到现在刚一见面,建强就想着借钱,他说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正当父亲犹豫不决的时候,旁边那位卖桃酥的大伯急忙来到了父亲的面前,他悄悄的把父亲拉到了一边,小声的说道:“兄弟,你经常在我这里称桃酥,我认识你,知道你是一个实在人,这个建强和我是一个村的,并且和我们家里只隔了三家,你可不能借给他钱啊!他家里穷的叮当响,如果你把钱借给他之后,估计他就不会还你钱了,我也是好心好意的劝你啊!”
听到这位大伯说的话之后,父亲急忙点了点头,于是,父亲就准备买点桃酥回家了。
老同学看到父亲不理他了,又急忙来到父亲的面前,拉着父亲的手说道:“建安,你是不是不信任我?我说的话都是真的,如果你不信我了,你往我的摊位后面看一看,就知道了。”
听到这些话之后,父亲跟着建强到了他的摊位后面,发现建强的摊位后面有一辆架子车,车上铺了一个凉席,在凉席上躺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那个小男孩的脸红扑扑的,半闭着眼睛。
看到这些之后,父亲急忙伸手往小男孩的额头上试了试,发现小男孩的额头又烧又烫。
“我的小儿子从昨天晚上就开始发烧,早上来卖玉米的时候,他还哭着口渴,现在他也不说话了,我实在是没有办法,才拦住你借钱啊!”老同学说着说着,他就哭的泣不成声了。
看到这些之后,父亲毫不犹豫的问老同学:“我今天刚发了工资,我的手里有钱,你去给孩子看病,大概需要多少钱?”
“建安,谢谢你了,你借给我十元钱就行了。”老同学小声的说道。(因为在那些年的农村,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100元钱。)
父亲听到这些话之后,他直接把口袋里的钱拿了出来,从里面拿出来了四张五元钱,递给老同学:“这是20元钱,你拿着去给孩子看病吧!如果钱不够了,你就去我们村找我,我家就住在青柳村,就是你隔壁的村子,两个村子大概离十里地,到村里一问我的名字,你就能找到我家了。”
那天,老同学拿到那20元之后,他差点给父亲跪下,父亲急忙拉住了他的手,赶紧交代着:“你现在赶紧抱着孩子,去镇上的卫生所给孩子看病,不要把孩子耽误了。”
看到老同学抱着孩子往卫生所赶去了,父亲才去旁边卖桃酥的摊位上买了一斤桃酥。
父亲买桃酥的时候,那位卖桃酥的大伯不停的摇着头:“你的20元钱就要打水漂了。”
然而,父亲却不在意这些,他觉得老同学的孩子生病了,自己能帮就帮一下吧!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老同学也没有来我家里还钱,父亲也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转眼之间到了那年的腊月,有一天下了一场大雪,爷爷摔倒了,他的腿摔伤之后住院,花了不少的钱,为了给爷爷看病,父亲把存的钱都拿了出来,家里只剩下了几元钱。(父亲虽然每个月都有工资,但是,我们家里姐弟三人,平时的花销也大,父亲一个月也积攒不了几个钱。)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父亲的手里只有几元钱,于是,腊月二十九那天,父亲去大舅家里借了100元钱,和母亲去镇子上买年货。
那天,镇子上的人很多,父亲买了一些猪肉之类的年货,正准备回家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叫他:“兄弟,你今天怎么不买桃酥了?眼看着就要过年了,你们家里估计需要走亲戚,你应该多买一些桃酥啊!”
父亲回头一看,正是那位卖桃酥的大伯。
于是,父亲急忙和卖桃酥的大伯说道:“这段时间,我的父亲住院了,家里的经济有点紧张,等过完年,我上班有钱了,再来买你的桃酥。”
卖桃酥的大伯听到这些话之后,他皱着眉头对父亲说道:“天热的时候,我记得我们村的建强和你借了20元钱,他给你还钱了没有?”
听到这些话之后,父亲猛然想起了天热的这件事情,急忙对卖桃酥的大伯摇了摇头。
“你这个人啊!就是心善,当时我就劝你不要借给他钱,你不听我的话,这倒好了,你现在遇到了困难,建强也不还你的20元钱。
那个建强和我们家隔三家,昨天他的妻子还去我们家里,让我的媳妇帮着她宰鸡,她说她自己不敢宰鸡,她准备回家炖鸡汤喝。你看看,他们家里都开始炖鸡汤了,也不把那二十元钱还给你。”卖桃酥的大伯一边说着,一边摇头。
父亲听到这些话之后他,当时就低下了头,因为平时我们家里也很少炖鸡汤喝,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炖鸡汤喝,这位老同学家里都开始炖鸡汤了,他也不来还那20元钱。
那次父亲赶集回来之后,他开始左思右想,等到第 二天早上,也就是除夕那天,父亲起床之后,就去邻村的老同学家里要账。
那天,父亲打听着到了老同学的家门口。(老同学家的大门看着也很破旧,院子里面看着也很荒凉。)
父亲到了院子里之后,看到院子里没有人,刚好堂屋没有门,直接就对着院子,父亲直接就进到了堂屋里面。
当父亲进到堂屋里之后,他一下子就愣住了:因为堂屋里连一件家具都没有,只是在地上用砖垒了一个简易的锅灶,有三个孩子正蹲在地上,地上放了一块木板,木板上放了一盘咸菜,每个孩子都拿着一个窝窝头,一边吃着窝窝头,一边就着咸菜。
那天是除夕,就算是平时家里再难的人们,到了除夕那天,也会给孩子们做一些好吃的,想不到这三个孩子竟然在吃窝窝头就着咸菜。
父亲当时就很诧异,急忙问那三个孩子:“这是建强的家里吗?你们的父亲是不是叫作建强?”
“伯伯,我的父亲就是叫作建强,你找他有什么事情吗?”其中一个女孩子看到父亲之后,她急忙站了起来。(那个女孩看着有十二岁左右,她比另外两个孩子都大。)
“我和你的父亲是老同学,他今天没有在家?”父亲随口问道。
然而,当那个女孩子站起来之后,旁边一个三岁多的小男孩看到女孩站了起来,他急忙起身,趁着女孩不注意,急匆匆的走到一个锅的旁边,把锅盖掀开,伸手就往锅里抓。(那个锅在地上放着,里面盛的也是冷的食物,因为小男孩掀开锅盖之后,也没有冒热气。)
“姐姐,小辉又想吃锅里的鸡肉了。”地上蹲着的一个八岁左右的小女孩,大声的对那个年龄大的女孩子说道。
正在和父亲说话的女孩听到这些话之后,她急忙转身,快速的跑到小男孩的身边,把他抱了起来,并且还把小男孩手里抓着的一块鸡肉夺了下来,重新扔进了锅里。
小男孩看到这些之后,他开始不停的哭着。
“这是让爸爸吃的,你怎么能吃?只有爸爸的身体好了,才能给咱们挣钱。”年龄大点的女孩开始大声的斥责着那个小男孩。
听到女孩说的这些话之后,父亲看了一眼那个三岁多的小男孩,发现他十分面熟,仔细一想:这不正是天热的时候,在镇子上生病的那个小男孩吗?
“今天是除夕,你们为什么不吃锅里的鸡肉?要吃咸菜?”父亲有些疑惑不解了。
“伯伯,我的父亲说天热的时候,他借了青柳村一位伯伯20元钱,眼看着就要过年了,父亲想着把那20元钱还了,但是,他的手里没有钱,就想着去河边钓一些鱼,再去镇子上卖点钱,把那位伯伯的20元钱还了。
可是我的父亲不会游泳,他不小心掉到了河里,被人救了上来,因为天气太冷了,父亲回来就开始发烧,他也舍不得去看病。
前两天,母亲把家里的老母鸡宰了一只,想着让父亲炖汤喝,但是,父亲一直舍不得喝鸡汤,今天早上,父亲起床之后头疼的厉害,母亲就去对门邻居家里借了一些钱,带着父亲去镇子上看病了。”年龄大的小女孩说到这里的时候,她紧咬着嘴唇,眼眶里都是泪水,努力着不让自己的眼泪掉下来。
父亲听到这些话之后,他的心里豁然开朗,他知道小女孩所说的青柳村的伯伯,就是自己,原来他的老同学一直想着还那20元钱,只是老同学的手里没有钱,自己是误会他了。
于是父亲找了一个借口,急匆匆的回到了家里,他把我们家里的饺子馅,还有母亲炸的丸子和小酥肉,给老同学的家里装了一袋子,父亲又去隔壁借了十五元钱。
到了老同学的家里之后,父亲把酥肉和饺子馅之类的给孩子们留下,又给每个孩子发了五元钱。
那天,父亲刚刚给孩子们发完压岁钱,老同学和他的妻子就从集市上看病回来了,当他们看到父亲往家里送了那么多好吃的,他们夫妻二人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
老同学拉着父亲的手,说什么也不让他走,两个人坐在一起聊了很长时间。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父亲再也没有见过老同学,只是那年到了快要收麦子的时候,有一天,老同学和他的妻子来到了我们家。
老同学一进门,就说道:“张哥,你们家种在山上的麦子,是不是快要熟了?我们家的麦子种在山脚下,现在还没有熟,我在家里也没有事情,如果麦子熟了,我们给你收麦子,你只管安心的上班就行!”(因为除夕那天,父亲和老同学聊过天,老同学知道我们家的麦子种在山上。)
那是父亲的老同学第 一次来我们家,因为他姓李,所以,从那天开始,父亲让我们尊称他为“李叔”。
那年,我们家里收麦子的时候,李叔夫妻二人都去帮着我们家里收麦子。
父亲的心里过意不去,所以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父亲总会带一些礼物去李叔的家里,看他的三个孩子,并且父亲还会找各种理由,给李叔的孩子们发钱:比如哪一个孩子生日了,父亲会给她发一个大红包;过年的时候,父亲还会给他们发一个红包。
也是从那年开始,李叔知道我们家的麦地在什么地方,每到农忙耕种的时候,他都不和父亲打招呼,李叔夫妻二人就去我们家的地里,帮着我们锄草收庄稼,就像自己家里种的地一样。
李叔常常告诉我的父亲:“张哥,我没有钱,也没有本事。在危难之中,你曾经帮助过我们,我只想尽自己的努力,力所能及的帮你的忙。”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和李叔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们两家人互帮互助,只要看到谁家有困难了,都会竭尽所能的帮助对方。
李叔的的大女儿考上大学的时候,父亲送去了五百元钱。(因为这件事情,李叔的大女儿感动的热泪盈眶。)
后来,李叔的大女儿参加工作之后,每年春节,她都会带着各种礼物来我的家里坐坐。
这些年,李叔的三个孩子都在外地参加了工作。李叔夫妻二人平时也不回老家,但是,每年春节的时候,他们总会回老家。
因为李叔家的房子已经塌了,所以 ,李叔春节回来的时候,他也没有地方住,而父亲总会邀请李叔来我的家里住几天,两个人就像亲兄弟一样,有说不完的话。
李叔常常和我的父亲说:“张哥,我的父母只有我一个孩子,我没有兄弟姐妹,自从那年,你在集市上借给我20元钱之后,我就把你当作我的亲哥哥。”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之心不能忘,困境援手见真情!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