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不愧为一代枭雄,一生不重用赵云,直到临终前才告诉赵云真相

玲珑历史放映厅 2024-03-11 02:23:48

前言

“一身都是胆”的赵云,赵子龙是刘备的得力干将,更是一员虎将,在后世的评价中他见识远大,更将国体放在了首位。维系民心、军心是他尤为擅长的,在刘备那里也更是重要之人。

但是纵观赵云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的职位似乎与他的功绩很是不匹配。我们常说“德不配位”,可在赵云身上似乎是反过来的。如此,忠心耿耿的赵云最后为何只是封了一个“杂号”将军呢?

一、赵云的“胆量”

我们可能常说常山赵子龙,而赵云也便出生常山,他给到人们的形象非常雄伟,一看便知是练武奇才,打仗能手。早年间,赵云和刘备都是公孙瓒的手下,只不过赵云拜为中郎将,刘备则是“依附”。

赵云这样的能将显然是各方争抢的对象,正值筹备时期的刘备自然是十分赏识,由此刘备可是没少拉拢。

再加上公孙瓒后来的助力,赵云进入刘备帐中像是理所应当。刘备在公孙瓒的命令下,为抵御袁绍而出兵,自然少不了携带能手了。这其中赵云就有一同前往,而后刘备去平原,他便是骑兵的统领。

此后更是刘备去哪,赵云就去哪,虽说没有他与关羽、张飞的感情深厚,但也必然与一般将领有所不同。

最重要的是当刘备遇难时,赵云保护的恐怕不只有刘备,还有他的儿子刘禅、夫人等。要不然刘备会丢下他们逃命,而他的夫人、儿子必然惨遭杀害或是用来威胁刘备而遇难。

可见,赵云更加的重感情,便也敢为刘备卖命。

就流传记载下来的故事,赵云的形象塑造确实“一身都是胆”。众所周知,汉中在三国时期的战略地位很是高,不论是曹操还是其他势力,都想在其中分一杯羹。

如此,曹军很快就发兵了,出动了足足二十万的兵力,来势汹汹更占据了沿途不少重要位置。

并且还是险要地带,两军要是在这些地方交战必然损失惨重。可见从曹操是要决一死战的意思,可曹操想,不代表刘备就会和他硬拼,刘备自然采取的是能避则避的战术,算是稳中求胜。

这时,黄忠找到了一个突破口,那便是曹军的粮草,毕竟没了粮草他们也就坚持不了多久了。于是黄忠很快落实到了行动上,开始悄悄查探,可黄忠原本是与赵云约定好归来的时间的,奈何时间过了也不见黄忠的影子。

赵云自然不是不管之人,便亲自带着少数骑兵出门了,他在曹军军营的附近,没曾想竟与敌军撞了个正着,而且“少数”的骑兵如何与多“好几倍”的敌军比。

骑兵们是慌了,但是赵云可丝毫没慌,拿起长枪就与之较量了起来。赵云可进可退,很快便突出了重围,所谓的“势不可挡”在这形容他也很是贴切,可赵云没有就此逃脱,甚至其还再次进入重围,只为将自己的部下救出。

回到营中,他更用计“虚张声势”便将曹军吓得溃不成军。如此,赵云为“虎威将军”,军中无人不服,其更是后世广为流传的五虎上将之一。

二、赵云为何不被重用?

赵云的功绩远不止这些,可是刘备对于赵云的重用的却不多。这其中首要的原因必然与出身有关。

赵云进入军营前就是一介布衣,三国时期对于一定的门第讲究还是有的,毕竟西晋时期“上品无寒门”。

但是在刘备这里,他早期急需用人,自然也就不会有这么多讲究,也可以说是他顾不上了。所以赵云这样的能人得首先留在身边才是。

再者就是赵云本身的问题了,赵云的“忠”和“猛”显而易见,但是在职位的问题上,他没有多大的野心。而且他的这份“忠”果真在政治的斗争中适用吗?

赵云主要在意百姓的利益,如此对一些赏赐并不看重,可刘备会为之高兴,那其他朝臣的脸面何在?这样一来,蜀汉满朝文武算是被他得罪尽了,如果他的权势再大些,恐怕被针对都是有可能的。

而且前面我们也有说他没有野心,自然在势力的巩固上也不会看重,没有自己的力量、亲信,如何与其他将领相比较?最后只能是人微言轻。

说回统兵经验上,赵云自身能力确实不错,但长达十多年的时间,赵云在军中的地位没有任何变动,统兵的经验更是少之又少,前期刘备危弱需要赵云在军中担任领头的,可却不是统兵的将领。

如此没有积累经验,又如何在后期的统兵中出色发挥?所以说赵云任劳任怨,才能有所被耽误。

但是这样的赵云却让刘备非常的放心,特别是在刘备病重后,不仅将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李严等人,甚至当初把刘禅救出来的赵云,他也有所托付。

可以说赵云的“忠”,刘备是清晰可见的,并且为了让做了一生护卫工作的赵云打消顾虑,刘备更将自己的儿子也托付给了他。

由此可见刘备的重视和信任,而赵云要的也不过是这份“信任”罢了。所以说赵云在职位上不受重用,但在刘备心中还是很重要的。

三、深究刘备所想

“忠义”是很多人重视的,同时也是很多人将其放在三国人物身上的。就拿《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看,赵云是“大义”,更是很多人都无法达到的。

在对待赵云上,刘备可谓非常的“敬爱”,其又擅长拉拢人心,言语间就能让赵云感受到对他的重视。而这份重视就是赵云需要的,甚至是为其后来“肝脑涂地”打下的基础。

如此,刘备一定程度上的“义”便能获得一员大将的“忠”。可刘备的人物形象又是复杂的,就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刘备可以为了自己“生”,做出抛妻弃子的事情,如此他的这份“义”果真会牢靠?

我想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举,无疑不是在为刘禅打基础。而刘备自身的“忠义”不过也是他拉拢人心或是说政治上的一个策略罢了。

而且刘备的这一“策略”也算是显有成效,因为包括赵云在内,还有其他很多的人才,可能都是在为之行动、“卖命”。

结语

总的来说,赵云更多的是在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的是天下百姓,更是自己的壮志情怀所致。为刘备效力无疑也是在为实现自己的目的,所以不管职位高低,能实现他的“理想”便足矣。

而且就赵云政治上的表现看,刘备很难说不是让他在更擅长的领域发展,所以刘备去世前的托孤事宜也是他的一份重视,更是对赵云的最后解释。

如此,刘备的形象复杂多变,他每走的一步可能都有其目的在。

0 阅读:28

玲珑历史放映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