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66年8月的一天,北京太平湖的湖边坐着一位老人。
他穿戴整齐,默默地读了一天的毛主席诗词。读完之后,老人就自己投湖自尽了。
这位老人就是著名的小说家,老舍。
当周总理得知老舍的死讯之后,内心无比悲痛。对于这位老朋友的离世,周总理觉得非常难以接受,他也无法向社会交代,一代伟大的作家,就这样陨落了。
为什么老舍要选择投湖自尽?周总理和老舍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的情谊?
老舍之死据老舍的妻子胡絜青回忆,在老舍去世的前一天半夜,她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
电话那头让他去西单接老舍,然而等到她看到老舍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并且老舍的头上都是鲜血。
胡絜青好不容易把老舍带到家中,两人便各自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起床之后,身受重伤的老舍还是要出去,胡絜青没能拦住他,只得随他而去。
但是没想到,等到她再听到丈夫的消息时,已经是天人两隔了。
老舍是自己投湖自尽的,而他随身携带的那本毛主席诗词,在老舍的尸体被打捞上来之后,也还静静地待在水里。
可惜的是,哪怕是已经投湖自尽了,贴在老舍身上的标签也没有被撕掉,他身体上的伤证明了在那个时期,他曾经遭受过怎样的不公平对待。
所以周总理听到老舍自尽的消息时,才会觉得悲愤不已。
而每当想起他和老舍之间的种种,周总理都会觉得人生真的太无常。
人生难遇一知己虽然周总理是国家领导人,但是他对待身边的朋友,却丝毫没有架子。
在和老舍认识之前,周总理就曾推荐他来当文艺抗敌协会的领头人。
因为当时的周总理非常欣赏老舍的才华,他认为老舍完全有这个资格。
后来当两人真正见过面之后,都觉得相逢恨晚,而老舍在周总理的影响之下,创作出来了更多更接近大众生活的好作品。
在生活中,周总理和老舍夫妻两人也是很好的朋友,周总理经常邀请他们去家中吃饭。
对于老舍的作品,周总理总是做最忠实的读者,并且还会给他提出不少建设性的意见。
于公于私,周总理和老舍之间都有着坚不可摧的情谊,而在周总理的眼中,老舍就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
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周总理和老舍因为抗敌文协而相识,此后便一直多有来往。
老舍的作品大多都是现实主义风格的,这和他艰难困苦的童年有很大的关系,周恩来总理也总能从老舍的作品中,品出来底层人品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
经历了在国外的游荡,老舍后来曾在山东大学当过老师,只不过因为战乱,他的工作十分不稳定,最后也只能逃亡到其他地方去。
在认识周总理之后,老舍的作品中增加了很多抗战题材的,很多人都说他是把笔杆子当成枪的人民艺术家。
结语在革命这条道路上。周总理可以说是老舍的领路人,多年以来,他们之间的情谊早就已经变得无比深厚。
在老舍去世之后,周总理总会在空闲时间,就去他的家中坐坐,看望他的家人,这样周总理的心里也会感到一丝慰藉。
一代人民艺术家的陨落,是中国文学界的损失,也是整个社会的损失。不过老舍通过他的笔墨传递给后人的影响,却会一直经久不衰。
作者:栀叶编辑:栀叶[1]胡絜青. 人生知己周总理——记老舍与周总理的友情 [J]. 瞭望周刊, 1992, (28): 33-36.“司右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