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莫迪这回,或许真能松一口气了!
长期以来,作为全球第二大人口大国,印度一直有一个跻身国际一线大国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所谓的"大国梦",印度在外交上苦心经营的同时,还不断发展自身的实力。
其中,印度的登月计划,就是为了展现自身强悍的科技水平而搞出来的。目前,世界上成功登月的国家只有美、俄、中,印度若登月成功,就极有可能与一线大国站在同一行列。
为此,印度在今年7月22日,发射了一个名为"月船2号"的月球探测器。但就在9月7日,印度方面准备进行登陆月球的时候,在距离月球表面2.1公里处与地面控制中心失联。
也就是说,印度的这次登月计划,是失败了。尽管印度方面在当天表示,"月船2号"轨道器很"健康",依旧在月球表面正常运行。但这种近乎"自我安慰"式的话语,仍旧无法弥补此次登月行动失败带来的悲伤。
据悉,在确认着陆器失联后,印度航天机构的工作人员心情非常凝重,甚至有人当场哭出声音来。而莫迪也随即抵达了现场,在进行一番安慰过后,悻悻然地离开了。
不过,就在整个印度都沉浸在一种悲伤的氛围时,印方高官透露的一个最新消息,让整个登月计划有了转机,而且还是180度大反转!
据俄通社10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机构组织高级人士瓦米·安纳杜拉伊表示,"月船2号"登陆模块在失联后,据推测已在月球表面"硬着陆",目前正在尝试与该设备恢复联系,但并未取得成功。
安纳杜拉伊还指出,虽然着陆器无法实现软着陆,也存在某些因素阻碍其恢复与该设备的联系,但他们相信能处理好这个问题。
怎么看?总结3点看法吧。
第一,印度方面高调宣布,自己已经"登陆"月球了,虽然是"硬着陆",但也是着陆。
第二,印度确实是"登陆"月球了,但不能在月球进行任何探索活动。
第三,虽然印度暂时无法与"失联"的着陆器取得联系,但却信心满满,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不论印度所言是真是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此番言论能极大鼓舞印方科研人员的士气,不至于对登月行动完全丧失信心。
要知道,这并不是印度第一次登月失败了。早在2008年,印度就发射过一个"月船1号"月球探测器,原计划在绕月飞行2年后,再登陆月球表面。但在1年不到的时间里,"月船1号"就失联了,导致印度登月"首战落败"。
而这一次发射的"月船2号",进展也不顺利,前前后后花了近10年的时间。并且,该计划原定于2018年实施,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不得不被推迟到2019年。如今,耗费10年心血的登月计划,在最后一刻"功亏一篑",可想而知,印度航天人员的心情有多么糟糕。
凡事都讲究一个"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印度的登月计划已经失败2次了,第3次若还是没能成功,难保不会来个"事不过三"。
因此,在此次登月计划失败后,印度高官透露的这个消息,就显得十分重要且很有必要了。它能在极大程度上鼓舞航天人员,让其重拾登月信心。
那么,印度如此执着于登月,到底图的是什么?或许,登月计划的背后,就隐藏着至关重要的利益纠葛。
首先,此次登月计划有着非常迫切的"政治诉求"。近期,重新燃起的印巴冲突,渴望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夙愿",都是印度目前的头等大事。为此,莫迪在前几日专门去了一趟俄罗斯,就这2件事得到了普京的支持。
因此,莫迪急需一份优秀"成绩单",来向世界证明,印度具备"入常"的资格。而登月这种,全世界目前只有3个国家干成的事,无疑就是一个最好的荣耀。
其次,登月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上,科技一直就是第一生产力。印度若能登月成功,就足以证明其科学技术是可圈可点的,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二次开发,继而产生经济效益。
举个例子来说,美国在上世纪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就被誉为人类历史上的最伟大探索之一。而美国还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阿波罗登月"技术进行了"消化"、二次开发,给美国带去了一笔非常宝贵且丰厚的技术资产。
所以说,不论从哪个层面来看,登月对于印度都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登月计划是一项大工程,并不是光光靠砸钱就能做到的,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资源,以及更高的执着。
并且,就印度此次登月失败的"反转剧情"来看,莫迪应该能松一口气了,甚至极有可能重启第3次登月计划。
总而言之,月球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随便登陆的,印度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拭目以待吧!
印度和日本一样,不解决边界国土问题,休想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