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刺客
9月7日晚上,德国总理默克尔结束对中国为期两天的访问,乘专机离开北京回国。然而,默克尔回国了,但中德关系的发展却没有因为默克尔的回国而终止。据《参考消息》最新援引德新社的报道称,在默克尔访问北京期间,德国企业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一份来自德国代表团的清单显示:协议涉及航空技术、航运、能源、电动汽车、金融、保险以及垃圾回收和利用等领域。
据之前德国民意调查公司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德国,超过42%的德国民众认为中国是比美国会更加可靠的合作伙伴,相反,有多达85%的德国受访者认为美德关系处于“消极”甚至“非常消极”的状态。
实际上,美国形象在德国受到如此的“差评”,主要在于特朗普政府近年来所推行的极端保护主义,造成德国政府和民众普遍对美国感到厌恶的情绪。因此。默克尔访华期间,在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将给德国和世界各国带来更多新机遇”的同时,也毫不避讳的公开指责特朗普政府的保护主义“会伤害我们所有人”。
由此可见,德国政府近期的对美强硬政策绝非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国内民意所支持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连续三年超过美国成为了德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而这一切正在成为德国对美国说“不”的资本。
近日,特朗普为了兑现其在竞选期间有关修建美墨边界隔离墙的承诺,又开始针对盟友新一轮的敲诈行为,据英国《泰晤士报》7日的报道称,特朗普政府要求德国及其北约盟友接过美国在欧洲军事项目的账单,计划将从这些项目中剩下来的资金用于修建墨西哥边境隔离墙。这等于就是说,特朗普正在变相让北约盟友为其修建隔离墙买单。
很显然,这就是特朗普政府不断施压要求北约盟友增加军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其目的无非就是让这些盟友承担欧洲地区更多的军事项目,甚至自掏腰包替美国的欧洲战略卖命,从而让特朗普可以把剩下来的钱用于其他地方的支出。
美国的这种为了自身利益而罔顾盟友死活的极端做法,对于目前正处于紧张状态中的美德关系而言,无异于就是再加上一把火,迫使德国加快摆脱美国的脚步。毕竟,今天的德国,已经受够了美国长期的欺凌和勒索了。
此外,德国在贸易、军费支出、“北溪-2”能源项目以及伊核协议等问题上、都与美国存在巨大的分歧,导致德美两国国关系目前已降至二战结束后的最低点。加之德国目前经济因为受到美国保护主义的波及,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在去年1.4%基础上下降0.5%。因此,如果继续再任由特朗普的敲诈勒索的话,势必将加速德国经济的进一步衰退。
近年来,德国一直积极寻求与国际社会在经贸领域上的合作,以此来摆脱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鉴于前美国中情局局长彼得乌雷斯日前也不得不承认“本世纪世界上最大的进展,就是中国持续崛起,其近4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在人类历史同期找不到可比的例子”。因此,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显然就成为德国一种必然的选择了。
因此,就是因为有了中国这个强大的经济实体的支持,这才赋予德国人在面对美国的撤军威胁时,敢于表现出“撤走美军的时候,别忘了把核弹也带走”等底气十足的强硬态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