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坦克装甲防护和击毁的误解
许多关于军事的误解在互联网上流传了几十年。从论坛时代开始,到现在各大类社交平台的群组、评论区和各种聊天群里都有。部分则是由于电脑游戏、常识,甚至有时是两者的结合。人们往往希望看到自己的装备更好,这有时会导致对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车等技术特性的误解和夸大。那我们就通过俄国作者的笔触,看看他是怎么辩解的。
随着“艾布拉姆斯”和“豹”坦克即将交付乌军,关于坦克易燃性和炮塔爆炸的讨论也变得更加激烈。人们常常互相传递一些视频,证明哪些坦克更好,哪些更差。让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些问题。坦克为什么会着火,为什么会发生炮塔飞起的现象,为什么这些事情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首先我要说,坦克的着火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尤其是即便是被认为特别容易着火的老式苏联坦克,也并不像人们想的那样容易燃烧。接下来我会描述这些现象的机制、原因和一些技术性问题。
我们在视频中看到的最常见的剧烈火灾(类似特效的火焰)通常是由于坦克弹药库的爆炸引起的。这会导致炮弹发射药(即推进药)迅速燃烧,并释放出大量的气体。现代120毫米和125毫米滑膛炮的炮弹采用的是“可燃”炮壳,因此推进药几乎完全没有受到保护,容易受到相邻炮弹着火的影响。这就导致了所谓的“连锁反应”——如果一个炮弹在弹药库中着火,火势会迅速蔓延到邻近的炮弹上,接着是另一个、另一个,直到多个炮弹同时燃烧。这个现象通常表现为视频中我们常看到的巨大火焰柱,从坦克炮塔的开口喷出,甚至将坦克上的乘员抛向空中。
125毫米分装炮弹与可燃弹壳的发射不可燃部分的弹壳在某些坦克中,炮弹存放在与车组隔离的舱室中,并且具有“爆炸面板”——即专门设计的弱点,通过这些面板可以释放气体。这种结构通常出现在“艾布拉姆斯”、“豹2”以及苏系最新的T-90M坦克上,据说还有一些其他现代坦克也采用了类似设计。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艾布拉姆斯”坦克的整个弹药库完全与车组隔离,而“豹2”坦克仅在炮塔内有与车组隔离的弹药库。
这个弹药库是首先由装填手使用的。其他的备用弹药则储存在靠近驾驶员的车身部分。在一段视频中,土耳其的“豹2”坦克被击中后,显示了炮塔内弹药库被击中的后果,坦克发生了爆炸。相比之下,T-90M的主要弹药库位于坦克的最底部,在炮塔下方,而额外的炮弹则存放在炮塔的后部,且与战斗舱相隔离。至少这样的信息在网络上传播。
我们可以看到一辆北约坦克的弹药舱。这个舱室配备了自动关闭的防护盖。照片中盖子是打开的(不知道是为了拍照还是他们正在将炮弹放入舱内)。如果在打开盖子时发生击中弹药库的情况,或者防护盖被穿透,车组成员将面临极大风险。
在有单独弹药舱的情况下,炮弹的燃烧不会导致车组成员死亡或严重受伤。实际上,在一些关于“艾布拉姆斯”坦克受损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火焰从炮塔的后部冒出,而不是从炮塔的开放舱口喷出,这意味着战斗舱内并没有火灾。一些人认为,即便坦克被击中,车组也完全可以不离开坦克,退到掩护后方,坦克依然能够得到修复,不至于报废。这个说法难以确定,也许会有这种情况,但很难下定论。
“艾布拉姆斯”坦克弹药存放和爆炸面板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和描述
当然,如果没有发生爆炸——如果火灾没有迅速自行熄灭或没有被扑灭,它可能会引发炮弹的爆炸,因为坦克的弹药库中有高爆(或累积型高爆)炮弹,其中含有相当多的炸药。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炮弹在坦克内部爆炸,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损坏或完全摧毁坦克。根据我的看法,这正是为什么苏联坦克会发生炮塔飞脱的原因——坦克内长时间燃烧的火灾或直接击中炮弹(即“弹头”)可能引发炸药爆炸,而炮弹爆炸后,坦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被摧毁。尽管如此,长时间的火灾本身也足以让坦克报废——钢材会失去硬度,坦克的装甲将不再具备防护能力,更不用提更为“脆弱”的部件了。因此,如果坦克内的炮弹起火,火灾可能会蔓延到油料(一些坦克的油料位于战斗舱内),或反之,这将导致一个长期的火灾,最终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在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坦克长时间猛烈火灾的后果——这是通过“下沉”的扭力杆可以看出的。由于高温,扭力杆的金属“回火”了(失去硬度),它们不再能够支撑坦克,导致坦克在悬挂系统上“下沉”。
坦克弹药库着火的时刻(如上图所示)。可以看出,悬挂系统还没有“下沉”。顺便提一下,如果找到这辆坦克被击中的视频,你会看到,尽管弹药库着火,坦克的乘员还是从舱口爬出来,完全活着,并且迅速逃跑。我认为这是因为并非所有的弹药都同时着火,而是逐渐燃烧,因为它们被装在金属壳中(这辆坦克是在二战结束时在科隆被击中的,且这一时刻被拍摄下来)。
对于较老的坦克,弹药库着火和爆炸也是可能的,但它们的炮弹通常使用金属弹壳。金属弹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火药火势的蔓延,也不那么容易受到外界的火源影响。尽管这不是装甲,但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火花、火焰闪光或火花飞溅对火药的点燃。即使炮弹直接击中弹药库,通常也不会立刻发生灾难性的事件。在英国二战期间对“虎式”坦克进行的射击测试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坦克在部分安装了弹药的情况下被射击。
在某些情况下,穿透装甲的炮弹击中弹药库,结果……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炮弹的撞击和爆炸将装在弹药库中的炮弹摧毁,炮弹碎片四散在坦克内部,并没有引发剧烈的火光、灾难性的火灾或坦克被炸成碎片。虽然我记得曾经发生过一些小规模的火灾,但由于火药装在金属壳中,且“虎式”坦克的燃料被隔离在另一个舱室中,舱室之间有防火隔板(很可能是由薄钢板制成的),因此没有发生“连锁反应”——即火药或燃料互相点燃的情况。因此,我对一些知名电脑游戏评论员的呼喊持非常怀疑的态度,游戏中他们声称,击中坦克的弹药库(“黑色弹药库”)不会导致爆炸。这是一种正常情况,确实,炮弹可能击中弹药库,将炮弹打散,但不会导致全面崩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弹药库着火是不可能的。
有时候坦克的情况确实非常糟糕。例如,当炮弹本身发生爆炸,而不是炮弹的发射药发生爆炸时,坦克可能就会彻底毁坏。
但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细节,那就是击中坦克的炮弹效果究竟有多大?许多人认为坦克就像气球一样——只要穿透了它的装甲,坦克就会四分五裂,燃烧起来,最糟的情况下,车员都会逃跑。逃跑当然是可能的,也可能不逃跑,情况有很多种。关键在于,大家赋予某些反坦克炮弹,尤其是聚能弹,的那些夸张效果,往往与事实相去甚远。至少,这些炮弹未必能够穿透坦克的装甲。而且这与是否安装了动态防护无关。
其中一个最典型的误解就是,认为聚能炮弹能够“烧穿”任何装甲,只有动态防护系统“通过爆炸分散它们的能量”,这样坦克才有机会。或者通过主动防护系统拦截来击落来袭的弹药。那么,事实并非如此。聚能炮弹并不是通过“烧穿”装甲来击穿的,而是通过其聚能射流来破坏装甲。效果并非来自温度。由于穿孔的外观,它们曾被错误地称为“烧穿装甲”的炮弹——看起来像是装甲有熔化的边缘,但这只是视觉上的相似性。聚能炮弹的穿透能力是有限的。即便有时它们的穿透力可达到数百毫米,但坦克的正面装甲也会相应地进行加固。即使是苏联时代的坦克,其正面装甲对抗聚能弹的能力就可以达到数百毫米。而更现代的坦克则进一步增强了这一能力。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这些坦克装甲钢板的厚度特别大,而是采用了多层复合装甲,甚至是半主动式防护手段,如反射板(由一层层金属板组成,当聚能射流击中时,板材会在水平面内移动,从而改变射流的方向)。总而言之,并非所有装甲都能被聚能炮弹击穿,且聚能炮弹也根本无法“烧穿”任何装甲。
关于苏联T-64坦克的装甲设计示意图,所示的物理厚度并不等同于其抗弹能力。一方面,复合材料(如玻璃钢)的抗弹能力较弱,另一方面,聚能射流会受到不同密度材料交界面的影响,因此仅凭此图很难精确计算出对聚能射流的防护能力,必须借助专门的知识。该示意图旨在帮助人们理解70至80年代坦克装甲系统的复杂性。
至于动态防护,也存在一些问题。确实,动态防护能降低聚能射流的穿透力,但首先,它无法将其降低至零;其次,它的工作原理并非完全基于反爆炸效应。至少在苏系的动态防护系统中,从“接触-1”(Контакт-1)开始(即80年代),使用的是通过爆炸飞出的金属板片的效果,金属片以最有效的方式与聚能射流的路径交叉并“覆盖”它。实际上,经典的“爆炸式”动态防护并不能完全阻止聚能射流,而是削弱它,这使得在轻装甲车辆(如BTR-80)上安装“接触-1”(Контакт-1)类型的动态防护显得意义不大。因为即使聚能射流穿过动态防护,剩余的穿透力足以击穿其8毫米的装甲。针对这种情况,可能需要更为复杂的解决方案,例如带有减震装置的附加元素,类似的设计确实存在。
无论如何,动态防护的工作原理比单纯的爆炸能量分散要复杂得多,通常与金属元素的运动有关,无论是“爆炸型”动态防护(如苏系的“接触”系统)还是非爆炸型动态防护(如NERA或“反射板”),这些系统的原理类似。而且,还有一些更为复杂的系统,采用了包含准液态物质的单元,就像在一些晚期苏联坦克的设计中那样,可能也可以归类为非爆炸型动态防护。
在这张切面图中,你可以看到“接触-1”型动态防护的结构。可以清晰地看到炸药(灰色)位于两片飞出的金属板之间。
另一种对抗聚能射流的防护方法是使用各种类型的屏障,包括简单的障碍物和格栅屏障。许多人完全不理解这种防护的工作原理,要么给它附加了神奇的效果,要么认为它毫无作用。普通屏障的工作原理是:它通过将聚能弹提前引爆,在聚能射流接触装甲之前就激活它。这会导致聚能射流在空中经过一段距离。如果这段距离足够长,它的效能就会降低。
那么,降低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根据我所知,二战时期的测试显示,1943年苏联红军所使用的聚能弹和手雷,穿透力大约为70毫米左右,在击中5毫米厚的屏障后,无法穿透30毫米厚的德国坦克侧面装甲。然而,后来的实验表明,如果用穿透力达到200毫米的铁拳(Panzerfaust)反坦克手雷射击,它能够穿透屏障后,继续击穿30毫米厚的德国坦克侧装甲和45毫米厚的T-34侧面装甲。我很想知道,如果是IS-2的侧面装甲(90毫米),效果会怎样。与此同时,1942年设计的T-34的屏障防护,据一些资料显示,能够有效防护75毫米穿透力为75-90毫米的聚能弹。这种设计的屏障在坦克的部分车体和炮塔上布置,屏障厚度较大(10-16毫米),与装甲之间的间隙较小,因此更准确地说,这种设计应该叫做分隔式防护。
这是一辆装有侧面和炮塔屏障的T-34坦克。坦克被击中,显然是受到一发75毫米穿甲弹的正面攻击。在T-34配备屏障防护进入战场时,德国军队已经广泛使用长管75毫米炮,这使得这种屏障防护项目的效果变得相对无效。
然而,角度也非常重要!因为入射角度越大,障碍物的厚度越大,聚能射流需要穿越的空气距离也会更长。例如,如果用RPG-7反坦克火箭筒攻击T-72的侧面,并且反坦克弹的角度是与坦克行进方向成30度角(即与法线为60度),那么聚能射流需要穿越的空气距离将远超过1米,可能达到1.5米。而且,假设T-72的侧面装甲厚度为80毫米,按照这个角度计算,实际的障碍厚度变成了160毫米。普通的RPG火箭弹(穿透力400毫米)能否穿透这样的障碍呢?我无法给出明确答案,但我倾向于认为它不能。
不过,如果是更强大的弹药,比如穿透力为500毫米的PГ-7ВЛ大口径反坦克手雷,或者穿透力达到600毫米、800毫米甚至更多的反坦克导弹,那么坦克的结果可能就很糟糕了。(更重要的是,对于某些特殊的弹药,增加爆炸点与装甲之间的距离可能反而会增强穿透力。特别是在HOT和MILAN这类反坦克导弹中,由于导弹设计的特点,这种效应更加明显。当然,这种效应是在距离为1.5米,而不是5米的情况下表现得更为明显。)
早期苏联坦克的反聚能屏障具有一种独特的结构。显然,设计者的考虑是,在坦克以相当陡的角度行驶时,聚能手榴弹或炮弹会在离装甲更远的地方击中屏障,而不像传统的沿车体安装的屏障那样直接接触装甲。
但如果将屏障安装在装甲运兵车(BTR)上,就会有一个问题。屏障后面只有8毫米厚的装甲,这样的组合即使是旧款的法斯特火箭弹也能够穿透。但还有一个重要的细节。由于装甲运兵车的装甲相对较薄,而一些聚能弹药的战斗部含有大量的炸药,这样的聚能弹药(或手榴弹)在装甲表面爆炸时,可能会导致装甲穿透。穿透之后,聚能射流不仅会进入破损区域,还会带来爆炸带来的所有后果——包括弹片、破片和爆炸造成的装甲碎片。即便是普通的高爆弹击中这种薄装甲的装甲运兵车,也会造成问题。然而,如果弹药在装甲上方半米处的屏障上爆炸,而不是直接接触装甲,那么装甲就不太可能发生穿透(当然,203毫米的2S7“芍药”自行火炮的炮弹除外)。
此外,屏障还可以帮助保护装甲运兵车免受大口径机枪子弹的攻击,即使屏障本身只是由薄的(几毫米)非装甲钢材制造,甚至可能根本不是钢材。在二战期间,5毫米的非装甲屏障成功保护了德国坦克的30毫米车体免受14.5毫米反器材步枪子弹的穿透,而这些子弹足以穿透40毫米的装甲。
这些就是能够使反器材步枪(ПТР)14.5毫米子弹引爆的屏障,这些屏障同样能够迫使高爆反坦克弹药、榴弹和聚能弹药在接触装甲之前爆炸。
而网状屏障的工作原理则有所不同——正确设计的网状屏障理论上可以防止一些火箭弹的正常引爆。火箭弹要么根本不会爆炸,要么其外壳会被网状屏障压扁并切开(前提是网状屏障设计正确),由于几何形状的改变,聚能射流根本无法形成。因此,近几十年来,轻装甲车辆逐渐配备了网状屏障。即使弹药仍然按常规爆炸,它也会在网格上引爆——距离装甲有一定距离,不会导致装甲穿透。聚能射流只能击中网格。
这大概就是网状屏障应有的工作原理。“但是,聚能射流穿透BTR时,会完全摧毁里面的一切,温度和压力非常可怕!”——典型的军事技术“专家”可能会这么说。事实上,情况并非完全如此。虽然确实会产生压力增大,但并没有一些评论中描述的那种特殊效果。只有在发生装甲破裂,爆炸物进入BTR内部时,才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果只是聚能射流,损伤的程度就会有所不同。一些坦克乘员表示,当坦克的装甲被聚能射流击穿时,如果射流没有击中乘员,感觉就像是脸颊被狠狠拍了一下。
根据我所知,聚能射流穿透装甲时的主要破坏因素是射流本身——它遇到的所有物体都会受到严重损伤,还有就是射流撞击装甲时溅出的二次弹片。苏联进行的实验表明,聚能射流穿透坦克装甲时,破碎的弹片数量和破坏程度,要么比穿透穿甲弹所产生的少,要么相当。破碎的弹片在质量和破坏能力上也比穿甲弹的弹片要小。因此,聚能射流单次穿透战斗室可能并不会造成致命的损害——如果没有击中弹药、人员或设备,坦克或装甲运兵车可能依然能够自行撤离战场,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继续作战。
而那些像幼儿园或商店窗户上的网格屏障就效果差一些。尽管如此,如果手榴弹击中网格的金属部分,它仍然可以防止装甲破裂。
所有这些都表明,聚能弹药的击中通常并不会产生惊人的效果。是的,有很多爆炸炮塔的视频,但这些真的是所有击中坦克的情况吗?我觉得那些最受欢迎的视频往往是极端的例子,要么坦克立即起火/爆炸,要么像那段著名的“艾布拉姆斯坦克”视频中,坦克承受了大量击中却没有明显的效果。那些中等情况,比如坦克被击中一次,而回应的坦克射击击中了视频拍摄者,我们很可能根本不会看到。坦克,甚至是老旧的苏联T-72,实际上是非常耐用的。
通常,如果我听到坦克容易被“穿拖鞋武装”击毁,那么这个评论很可能是坐在沙发上说的。而那些曾经参战、与坦克作战的人,他们的评论通常语气会有所不同。坦克是一个真正的死亡机器,它非常难以摧毁,即使摧毁了,也不容易将其完全击败。可能需要不止一次或两次的击穿。尽管大家都取笑T-72的自动装填系统,但更有经验的人会指出,装填机被安置在坦克的最底部,击中它的可能性并不高。而且电脑游戏中的经验可能会让人产生错误的认知。
即使是膛内爆炸的弹药(即穿透装甲后爆炸的弹药)也不会引起那种惊人的效果。我曾读到一个案例,讲的是德国坦克手错误地对自己的坦克连续射击——他们的后面是苏联坦克,前面却是另一个德国坦克,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察觉到。结果德国人向自己的坦克射击了很多发炮弹,最终这个坦克的驾驶员还活着爬了出来。另一个有趣的案例是,有人记载了三发88毫米炮弹击中“丘吉尔”坦克的情况,尽管88毫米炮弹非常强大,通常一次就足以摧毁坦克,但在这个案例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死亡。总的来说,我们需要减少对弹药,特别是聚能弹药的毁灭性威力的过度幻想。
坦克是强大的战斗工具,它的装甲足以有效地抵挡敌方火力,即使装甲被击穿,也不一定意味着坦克会轻易被摧毁。苏联和西方的坦克设计各有优缺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轻易的目标,绝对不应对它们抱有轻视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