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end前级功放进化史

影音九九六 2024-03-20 03:19:28

上世纪八十年代 CD出现,音源由此进入到数码时代。CD和之后的串流数播,输出电平比较高,完全达到可以直接驱动后级的水平。这时前级对信号进行放大的功能,是否还有存在必要,就成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有人把前级的放大功能看作可有可无的阑尾,把这部分取消,只保留音量电位器和输入选择,有源前级就变成了无源前级。

Cello Etude无源前级,内部只有输入选择和电阻焊制的音量电位器,没有放大电路

还有推崇小功率单端胆机的发烧友,讲究用尽可能少的零件,让音乐一尘不染。这种思路会舍弃前级的放大部分,直接把音量电位器装到后级上,成为一台合并功放。

关氏合并胆机MA-1

以上两种情况,本质上都是“多只香炉多只鬼”理论的支持者,舍去前级放大部分,获得更纯净的音色。

但前级的放大部分,对音乐结构和声音力学的梳理,则是至关重要的。前级的两大要素:“音色”和“结构”

这里我们要提到“音色”和“结构”的矛盾。

要实现好的“音色”,极少零件胜于繁多零件,简单电路胜于复杂电路,单端放大胜于并联或推挽放大。

那么要追求极致音色,几乎没有零件的无源前级应该是最好的。

但要实现好的音乐“结构”,需要低频扎实有稳定性,以稳固的下盘作为声音的基础,就要求电路不能太简陋。

一般来说,无源前级或电路较为简单的前级有音色优势;电路复杂的前级则有结构优势。

Robert Koda前级,这类采用极简线路的昂贵前级,会选用高级别材质零件,进一步提升“音色”优势

必须要强调,只有“音色”完全没有“结构”的声音是不存在的。“结构”太差,声音像一滩烂泥趴在地上,自然无法去谈“音色”美妙不美妙。

一部顶级优秀的前级,应当在“音色”和“结构”两个方面都站得住,并且都有独到之处。以此标准来看,音响史以来,符合要求的前级恐怕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这张图集合了Suite、LNP 2、JPA 66、6b,几乎把符合以上标准的优秀前级一网打尽了

音色型前级的搭配要点

对于Kondo、Audio note这类擅长音色,“结构”稍有欠缺的前级,选择低频扎实、能提供稳定音乐结构的音源,将为系统“加和”出“音色”和“结构”都兼顾的声音。

Kondo M1000前级

多能士参考这样的重型唱机,能提供稳定扎实的音乐结构,弥补Kondo前级音色有余、结构不足的短板,“加和”出全面的声音

Roksan这样的轻型唱机,输出的声音结构不完整,将凸显Kondo前级结构不足的短板,最终声音会显得比较“肤浅”

无源前级适用范围狭窄

没有放大电路的无源前级适用范围比较窄。恐怕难以再现播放交响乐所需的庞大结构,搭配不当可能会影响到声音的力学,让音乐变得有气无力,甚至让中频变薄,破坏声音的平衡。

早期前级对声音结构的追求

在音响史早期,除在影院、录音棚等专业领域使用的西电前级之外,供家庭欣赏音乐的前级基本上是非常简陋的。

这些电路简单的前级,每个声道只有一两支12AX7这样的拇指管做放大。而且,当时主流音源是黑胶,这一两支拇指管还主要实现唱头放大部分的功能,真正属于前级部分的放大电路,几乎被简化到没有了。

1948年推出的Leak Vari-slope前级,每个声道只有一支12AT7,主要用于唱头放大

在这种音响环境下,美国纽约的音乐爱好者、平面设计师Saul Bernard Marantz先生,认为市面上的前级无法满足他听音乐的需求,于是在自家餐桌上创造了音响史上赫赫有名的Audio consolette前级(马一前级的前身)。1953年,Marantz先生成立公司,正式将商品命名为Marantz model one前级。

马兰士的开山之作Audio consolette前级,每个声道使用3支电子管,其中1.5支做唱头放大,另外1.5支做前级放大

补足了前级的放大能力之后,马一的声音以辉煌饱满著称,可充分展现乐器的醍醐味,让人叹为观止。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使用这款前级,甚至有人将它与现代器材混搭组建音响系统。

“音调调整”功能的取消

早期前级普遍设有“音调调整”功能,可以对高频和低频做衰减或增加。

马兰士1前级设有两个音调调整旋钮

因为当时录音技术还不够成熟,在录制音乐和压制唱片时,高频和低频两端不可避免存在滚降和衰减。在回放的时候,通过前级的“音调调整”功能,根据自己的听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录制过程中丢失的高频和低频。

到1950年代末,Decca公司率先在录音和唱片层面实现了全频宽记录,后续其他唱片厂家也纷纷跟进。于是,后来的前级,逐渐取消了“音调调整”功能,让音响重播向“标准化”方向更靠近了一步。

Mark Levinson经典前级ML 1,已经取消了音调调整功能,前级的制作开始走向“精密化”

“唱头放大”功能的移出

在模拟时代,主流音源是黑胶唱机,所以唱头放大一直是前级功放里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牢牢占据着前级电路的半壁江山。

Mark Levinson经典前级6b,里面的唱头放大模块和前级放大模块各占了一半电路

唱头放大和前级放大同属弱信号放大,特别需要防范外界的电磁干扰,把它们放在一起,是特别合理的设计。我们注意到带有唱头放大的Hi-end前级均采用电源外置的设计,就是为了避免电源部分对信号放大部分的干扰。

Mark Levinson 6b电源外置的四件套设计

1980年代CD机出现,渐渐取代黑胶成为主流音源,黑胶变成了一个小众的选择。随后不久,唱头放大功能渐渐从前级里转移出来,成为独立销售的产品。

Mark Levinson 26s前级,唱放已经作为一个选购件需要额外购买

从Mark levinson的崛起和没落看前级声音风格的演化

在电子管时期,无论是专业领域使用的西电前级,还是音响史上不朽的马兰士1、马兰士7等家用经典前级,它们的电路都相对简单,依靠元器件的高素质来实现至今都让人叹服的声音。

其实严格来说当时的元件算不上高素质,只是当时处在电子工业初期,元器件的加工工艺非常原始,电阻、电容的体积非常大只,内部走电流的路径相对于现代精密加工的小型元器件,宽大许多。正是这些大巧不工的东西,比现代高精度元器件做成的电路更能发出大气、堂皇的声音。

西电106A前级,内部采用当时常见的油浸电容,体积巨大,电阻也比现在粗大很多

顶级Hi-end品牌Mark levinson崛起于音响工业从电子管放大转向晶体管放大的交替时期。Mark levinson本人就像音响界的乔布斯,他利用晶体管元器件的小型化,使用和电子管前级一样极为简单的电路,在设计师John curt和Tom Colangel的帮助下,制作出了从外观到电路都极简,但精密度极高的一系列经典前级,LNP-2、ML1、ML6、ML6 a/b。

ML 6内部的唱头放大模块和线路放大模块,体积很小。

1985年,马克本人把Mark levinson品牌卖了出去,自己带着设计师Tom创立了Cello,继续他们的极简之旅。此时正逢CD诞生,接手Mark levinson品牌的牧歌(Madrigal)公司推出了全新的2系列产品,旗舰前级是ML 26s。

新的设计团队虽然高度模仿了mark levinson 6a/b的极简外观,但在电路设计上,面对CD时代音源的变化,做了一些复杂化的改变。

初生的CD强调自己的声音非常干净,再也没有黑胶唱片的摩擦底噪和噼啪炒豆声。以至于那时候压制成CD的老录音,都做了过多的降噪处理。

在这种背景下,前级的平衡输入和输出成为被追捧的设计。平衡传输可以让信号走更长距离不被干扰,还能抵消放大电路工作时产生的底噪提升信噪比,更能强化低频的动态和气势,既然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不呢?

Mark Levinson 26s增加了平衡输入和输出,电路比之前的6a、6b复杂了许多

随后CD流行很多年,直到2000年以后,黑胶再次回潮,人们才惊讶的发现,当年针对CD所作声音美学的调整并不成功,让录音过多降噪大大损害了音质,平衡传输强化了CD低频却显得强横生硬,并不让人舒服。

但我们这个时代,平衡输入、输出已经成为前级的标准配置,广泛存在了。

1995年,哈曼集团收购了牧歌(Madrigal)公司,这一时期推出了ML 32旗舰前级。此时为进一步提升技术指标,前级部分的电路变得更加复杂,增加了一些差分和纠错控制电路。声音美学离黑胶时代的自然厚暖渐行渐远,背景愈发干净,偏向条分缕析的冷调。其实这也产生了一些优点,听新时代的数字录音时,能感受到冷调声音给予的晶莹剔透的高频,这在黑胶时代是很少能听到的。

Mark Levinson 32前级

但表达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更重要的是它内在自由、丰富的变化。好比凛冬时分,被大风吹落后漫天飞舞的树叶,如果用差分和各种复杂的纠错电路,时刻监控每一片树叶的位置,控制并随时纠正它,恐怕把音乐变得刻板,失去了自然的灵气。

这种控制与不控制,纠错与不纠错,造就了胆前级与高级晶体前级的失真率,产生了从1%到0.00001%高达十万倍的差别。但并不妨碍不纠错的有着较高失真率的胆前级(比如Kondo)售价远超失真率极低的一线品牌晶体前级。

其实这种失真无论1%还是0.1%都是没大所谓的。对音响来讲,最重大的“失真”来自功放与扬声器的藕合过程。这个过程如果搭配不当,该出来的低频出不来了,该饱满的中频缩进去了,该含蓄的高频飚出来了,如果用仪器测量这类不平衡产生的失真,恐怕会是30%、50%以上这种级别的。

随着CD时代结束,串流音乐登场,音源端的变化让声音更加难以追求模拟时代的厚度和质感。日益“轻薄化”的数字文件只能让所有音响厂家一起去追求细致,音响器材均向高细致度的“世界声”方向靠拢。

继承了复杂电路加精密控制理念的mark 5系列前级(美系另一大品牌Boulder亦是如此),在音色上无法与欧系前级抗衡,强控制电路带来庞大但刻板的声音现今已不再流行。这些昔日的顶流品牌在价格上渐渐落了下风,对比价格飙出天际的欧系前级,似乎显得实惠多了。

Mark Levinson 52前级,从外观上看,和二十年前的32前级如出一辙,看不到新鲜血液,只能让人感觉到这个品牌的衰落气息

欧系前级的噱头

因为文化性格的差异,欧系前级大多承袭简单线路追求高级音色的路线,在低频上相对保守,甚至有些小气。

Burmester 808 MK5前级

高文 Mimesis 22h前级

达箫 18NS前级

MBL 6010D前级

FM 268C前级

各大欧系品牌当中,有三十年不改款一直售卖6010D旗舰前级的MBL,也有隔三差五就找点噱头 “升级”一下型号的高文。在没有新声音理念加入的情况下,这些换汤不换药的改款,在声音风格和表现力上并没有太大变化。

这里面唯一的例外是FM Acoustics。80年代中期它从务实的专业市场转型到利润丰厚的民用市场,声音风格做了微妙却重大的调整。

FM黑色机壳的专业前级,没有常见欧系前级声音流于精致却偏向小气的局限,在大气程度上可以和美系前级相比。

FM Acoustics 240前级

进入到民用领域的FM,更换了香槟金色的机壳,通过对电路架构和元件选择的控制,在声音的中高频里加入了一些谐波,或者说是“染色”。这样产生的声音“贵气”,颇得富豪级烧友的欢心,让它独树一帜可以卖到“贵族”的价格;另一方面,也因应了CD时代,音源声音扁平、美感欠缺的现实。

其他欧系品牌前级则变着戏法找一些噱头来提升营销能力和售价,实际上难以看到有啥本质变化。

对FM前级声音“染色”的评价

如果听黑胶音源,声音的厚度、张力和内涵都好,是否还需要这层装饰性的声音外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诗中描绘如“裂帛”一般惊心动魄的声音,如果披上这层华丽的外衣,是否产生了干扰?

并不曾拥有FM 前级,这些问题我难以回答。特此提出,供广大发烧友朋友们思考。黑胶声音美学的回潮 EMT JPA66

诞生于2011年的EMT JPA66是黑胶回潮的产物,它重拾了黑胶时代的声音美学,再次回复到唱头放大和前级放大一体、外置分体电源的经典设计模式。

依靠黑胶音源厚实、饱满,质感充足、张力强大的特点,使用简单但设计精良的电子管放大电路,获得了相当高的声音水准。

多次试听,EMT JPA66的综合声音评价应该在黑胶时期的经典唱放前级Marantz model 1和Mark Levinson 6b之上。

这在数码流音源大行其道,音响行业向轻、薄、细的“世界声”靠拢趋同的今天,实在太难能可贵了。

EMT JPA66 MK3,大家注意,机器最左侧的音源选择旋钮和最右侧的电位器旋钮,竟然不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机器售价高昂,外观制作却如此随意,对比一下Mark Levinson鼎盛时期的外观工艺,不禁让人唏嘘。

Mark Levinson LNP 2

当代胆前级的两个方向

自西电、Marantz 以降,胆前级的制作多以简单电路和少量元件取胜。到了Kondo,更是以银为主的高级别元器件来提升音色表现力。

好的音色对聆听音乐非常重要,但音色终究是讨好人的东西,如果太夺目了,没有更多的厚度、质感、内涵等内容被表达出来,就不免显得媚俗了。

所以使用这类前级,在搭配上是要注意平衡它太过亮眼的音色。

另一个方向的代表是Audio Research。这个品牌伴随着晶体机的发展,尝试用电子管来追求晶体机结构庞大、声场稳定的声音优点,某种程度上丢失了电子管前级天然具有的良好乐感和美妙音色。

Audio Research在乐感、音色,和庞大声场方面取得极好平衡的前级是模拟时代的SP 11和LS 5。

进入到数字时代之后推出的Reference 1前级,直到现在的Reference 10前级,就在声音结构方面走得太远,在音色表达上欠缺了很多。

我们必须要说明,数字时代音源在音色方面的平庸,对美系那些以追求音乐架构为先天基因的音响品牌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

Audio research从SP11和LS 5时期的鼎盛,走到如今的没落,和Mark Levinson从6B走到ML 52是如此的相像。

对比一下追求音色的各大欧系前级层出不穷的噱头,和FM Acoustics为音色所作的花活。我不禁想起项羽受亥下之围,自刎之前心中的不服,“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0 阅读:3

影音九九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