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托孤或者永安托孤,是最能体现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之间关系是否牢固的重大事件。在一些传统的观点中,人们大都对此事件持一种正面的看面,比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认为,刘备把整个蜀国托付给诸葛,诸葛亮此后鞠躬尽瘁,这堪称有史以来所有的君臣关系中最大公无私的典范(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这种观点在历史上长期占据主流。
但是,也有一些人对此提出异议,比如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他说刘备“阴怀诡诈”,逼着诸葛含泪赌咒发誓;康熙皇帝认为,刘备的话多为“猜疑语”,实际上就是不放心诸葛亮,他认为这是三国时期普遍存在的一种谲诈风气的体现。
哪种说法更加真实呢?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认为后一种更加可靠,我也更加认同后者可靠。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历史的发展必然有其规律,不能人为跳跃,刘备对诸葛亮说“嗣子不才,君可取而代之”,这句话如果是真心的,那刘备就太超前了,他打破了自夏朝以来的历史惯例,采用贤者治国——刘备说诸葛亮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我们甚至已经能从其中看到一种闽主治国的观念了。
别说在刘备之前,就算在刘备之后几千年,心甘情愿地把皇位让给一个异姓人的事都是不存在的,如果刘备的这番话出自真心,他就是一千八百年前的华盛顿。如果刘备的话出自真心,他就完全超越了他的时代,甚至跳出了他所处的时代,因为在他之前并没有一位皇帝这么干过,他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呢?
其次,就算刘备的话真的出自真心,也完全不可能实现,因为环境根本不允许。当初孙权劝曹操称帝,曹操一眼就看穿了孙权这是想搞死他,说了一句:是儿欲踞吾着炉火上邪?曹操没有称帝,只是称了魏王和魏公,就被时人和后世骂成曹贼,一千多年都没洗白,诸葛亮真的能合法地取代刘禅吗?荆州集团,益州集团,东州集团哪个能答应?
在易中天先生看来,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从来就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亲密,这在根本上是因为两人的最终理想是有冲突的,诸葛亮是真的想恢复汉室,但是刘备至少从中后期开始就只想自己当皇帝了,他们之间的这种不同是不可调和的。而且两人在一些具体路线的规划上也有明显的不同:诸葛亮一生都坚持联吴抗曹,刘备却非要打夷陵之战。诸葛亮身为臣子不好阻拦,也根本拦不住,因为唯一能劝动刘备的人并不是他,而是法正。诸葛亮在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悲凉的。
刘备真有此心的话,这话应该当着全部大臣的面说,并写到遗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