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战,又称城市战或城市战斗,是指在城市或城镇环境中进行的战斗。
而全世界的军队都对巷战忌惮万分。所以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军也企图通过巷战的方式打退解放军。
【对越自卫反击战】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个堪比“洪水猛兽”的巷战,却在采用四组一队战术的解放军面前失效了。
为啥大家都这么怕巷战大家都知道,两军在野外交战时,通常会修建各种防御工事、挖地道、建碉堡,为的就是借助这些东西来最大程度保住战士们的生命。
而在城镇中进行的巷战,就基本不用再额外修筑这些东西了,因为城市环境中的街道、建筑物、地下设施就已经构成了极为复杂的地形。
在对战双方的眼里,城市环境到处都是掩体和隐蔽位置,有些地方还能有意想不到的制高点。
【城市地形对战争来说非常复杂】
这种情况下,进攻方难以有效地部署兵力和火力。
一是因为视线受限。
建筑物和招牌等杂七杂八的障碍物,会限制作战者的视线和射界,使其难以全面地观察和控制战场,而防守的一方则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对进攻者进行伏击和偷袭。
【巷战中的伏击小队】
二是因为城市中有大量的平民存在。
在世界上,凡事都要讲究道义,如果无差别袭击平民,等于是在告诉全世界“我们就是极端好战分子,没有武德、道德和人性”,这种军队,基本都会被大家群起而攻之。
这也是为啥以色列在疯狂攻击加沙民众后,会被全世界抵制谴责。
【巴以冲突中受伤的平民】
所以在巷战中,平民不仅增加了战斗的道德和法律风险,还可能导致误伤和人道主义危机。
三是因为难以区分敌我。
在城市这种人口密集的环境中,敌军很可能会伪装成平民,前面说到,军队作战时通常是不能攻击平民的(至少会有更多的顾虑)。
所以在进攻方难以区分面前的人是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时,犹豫的那一刻,他可能就原地毙命了。
所以巷战的战斗难度和复杂性,是普通野战不能比的。
【巷战】
四是因为在城市中联络困难。
城市里的各种建筑物和地下设施,可能会干扰无线电通信,使得指挥和协调变得困难,一些小的作战单位可能因此直接扎进敌人布下的陷阱中。
总的来说,巷战往往伴随着高比例的伤亡,而这样激烈残酷的战斗,也更容易影响士气,并引起国际的关注。
【经历战斗后的城镇】
另外防守方不到最后一刻,一般也不会使用巷战,因为战斗结束后,城市基础设施的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
而在历史上,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摩加迪沙战役、格罗兹尼战役、顺化战役、费卢杰战役、桂林保卫战都是极其经典的巷战。
其中,斯大林格勒战役更是二战中最惨烈的巷战之一。
【斯大林格勒战役】
看了或经历了巷战的复杂,各国军队一听到“巷战”就直摇头。
除了会“四组一队”战术的解放军。
“四组一队”战术解放军的巷战之术是在抗日战争中练成的。
当时日军在侵略中国时,仗着我军没有什么重型火力,便在许多地方建设了炮楼,逼得当时的八路军只能改变战术。
【八路军战士和已经被拔除的日军炮楼】
一开始八路军会通过近身爆破的方式,拔除炮楼突围,后来便开始更换的集团冲锋法为小群多路突击法。
这种方法后来经过解放军的不断改进,变成了“四组一队”战术:
战士们被分成许多队,每一队中都包含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与支援组四个小组。
【战斗中的八路军】
火力组负责压制敌方火力,突击组负责掩护其他小组作战。
爆破组在掩护下炸掉敌军的火力点,支援组根据情况及时对各组进行支援。
解放军最先使用这种战术是在1947年的四平攻坚战中的东北野战军,也是靠着这种高攻击力、高灵活性的打法,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打赢了不少艰难的巷战。
【东北野战军】
班门弄斧的发隆之战在说回到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军在面对我军势如破竹的进攻时,有些难以招架,便决定在发隆和解放军进行巷战。
越军之所以选择巷战,也是因为前面说到的经典巷战顺化战役就发生在美越战役中。
【顺化战役】
所以越军以退为进,想一步步把解放军引到发隆城内进行巷战,但是他们没考虑清楚的是,1979年的解放军,其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解放战争时期。
所以在看到越军想打巷战时,我军指挥部便立刻下令让前线士兵撤退,随后让112榴弹炮对着发隆镇就是的一顿炮击。
很快,整个发隆镇就成了废墟。
解放军们又带着机枪向前推进,一部分解放军则被部署在制高点,只要发现有一点苗头,就立刻对其进行火力压制。
【对越自卫反击战】
最后,仅半天的时间,解放军121团以就歼敌470余人、俘虏50人、缴获大量物资,并赢得了战斗的胜利。
参考资料:
【1】张啸. 四平攻坚战与东北我军城市攻坚能力的提高[J].·军事历史
【2】《中越边界冲突的真相》·人民出版社
【3】仅用不到一年取胜 西媒回顾诺曼底登陆对击败德军影响 ·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