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爷最近和邻居老李讨论得热火朝天,话题居然是无人机。
这让其他街坊感到好奇,这俩老人怎么突然对高科技感兴趣了。
原来,张大爷的孙子在学校做了一个关于低空经济的课题,提到了一家名叫仓兴达的公司,专门研发无人机的关键部件——微特电机,被称为无人机的“心脏”。
这始料未及的高端名词引起了老李的极大兴趣,他们决定一起去探个究竟。
精密制造,打造无人机“心脏”涪陵高新区聚龙大道里,有一家从外观上看就是普通的工厂,它叫重庆市仓兴达科技有限公司。
可这里,正在生产被称为无人机“心脏”的高精度微特电机。
走进厂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自动化生产线。
车间里,不起眼的长约4厘米的一根无刷涂覆铁芯,经过绕线、焊接、组装等工序,变成了高性能的微特电机。
机器运作的声音里,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
公司的副总经理张世伟拿着一个直径只有14毫米的无人机微特电机,向参观者解释说,这个电机决定了无人机在使用中的各项重要参数,甚至可以左右整个设备的命运。
为了确保高精度和高性能,仓兴达在设计、料件精度、制造精度三个方面下足了功夫。
这家企业的业务可不仅仅局限于无人机领域。
在公司产品陈列柜里,摆放着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微特电机。
张大爷的孙子发现了一种直径只有4毫米的小电机,惊讶于其如一颗绿豆般的大小。
更有趣的是,这些小玩意可以应用到各种领域:从医疗保健、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到个人护理用品和安防设备,它们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仓兴达年产5000万台微特电机,这样的产能意味着它的产品畅销国内外。
创新引领,抢占行业制高点聊起创新,不能不提到仓兴达自成立以来的坚持。
自2006年创立,企业不断在精密微特电机领域深耕,拥有自己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能力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
张世伟骄傲地介绍,“我们的产品列入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多个产品在各类评比中获奖。”特别是无传感器内转子永磁直流无刷电动机和声波振动电机这两项产品,更是让公司名声大噪,分别获得了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能够在市场上占据前列位置,是企业多年坚持创新的成果。
高精度的设备是保障产品性能优良的关键。
在仓兴达的车间里,高精度的全自动定子组装机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精准完成每个生产步骤。
张世伟说,“我们收到了8万个无人机微特电机的订单,目前正在加紧生产,确保如期交货。”这些设备虽然不起眼,但正是它们的存在,使得仓兴达的微特电机拥有高质量的保障。
结尾:看似普通的企业,实际上正在用创新与精密制造,为无人机插上腾飞的翅膀。
涪陵这家企业的努力,不仅让传统行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也为中国的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他们用一颗颗小小的电机,驱动了一个又一个大梦想。
或许,张大爷和老李的讨论,也不只是茶余饭后的闲话,更多的是对科技进步和未来生活的憧憬。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默默付出的企业,也离不开对创新精神的坚持和追求。
仓兴达正在用行动告诉我们,哪里有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哪里就有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