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引民怨沸腾,过半美国人看清“自损八百”的代价

退休教书匠书房点兵 2025-04-04 22:14:36

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宣布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部分贸易伙伴面临更高税率。而美国国内反对声浪也愈发高涨。威斯康星州马凯特大学法学院民调显示,超半数美国人认为该关税将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这一数据反映出民众对关税政策的清醒认知。

从经济学基本原理来看,关税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税种,当美国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进口商成本增加,为维持利润,这些增加的成本往往会通过提高售价的方式转嫁给消费者。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美国人日常消费的咖啡、新鲜蔬果及橄榄油等大量依赖进口,此次加征关税后,来自拉美的香蕉、巴西和哥伦比亚的咖啡面临 10%的关税;欧盟葡萄酒、橄榄油被加征20%的关税;印度香米和泰国茉莉香米关税分别达26%和36%。美联社报道指出,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估算,关税将导致美国家庭年均消费支出增加3800美元,服装和纺织品价格上涨17%,家具价格涨幅或达 46%。​

美国国内产业也深受其害。以汽车行业为例,美国超过40%的汽车零部件源自进口,福特、通用和特斯拉等车企均依赖全球供应链。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非但不能保护美国汽车制造商,反而会增加其生产成本。斯泰兰蒂斯集团因25%的进口车关税,宣布临时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工厂,导致美国本土900名工人失业。不仅如此,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名誉教授马颂德指出,受冲击的还有食品、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和农用设备等行业。​

在全球经济高度一体化的当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引发各国反制。加拿大和欧盟正在制定反制措施,亚洲供应链也在实时调整。美国若持续推行此类政策,将面临与全球经济脱钩的风险。德意志银行预测,关税或使美国今年GDP增速减少1%-1.5%,通胀率可能突破4%。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学者玛丽・洛夫利警告,美国正“与全球经济脱钩”,长期面临“高物价与低增长”。​

特朗普声称关税政策能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促进经济发展,但现实却背道而驰。供应链重构困难重重,新泽西州一家仪器制造商表示,因芯片依赖东亚供应链,中国生产的电路板难以在其他地方采购,而54%的关税叠加原有25%的税率,客户可能放弃采购。美国家具协会也表示,尽管支持 “制造业回流”,但本土生产面临人才短缺、成本高昂等障碍,至少需十年才能实现。​

此次超半数美国人反对加征关税,反映出民众已切实感受到关税政策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产业发展受阻等负面影响。在全球化时代,贸易保护主义注定是一条走不通的路,美国若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摒弃单边主义的关税政策,重新回归到合作共赢的国际贸易轨道上来。​

0 阅读:0

退休教书匠书房点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