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分时节,昼夜均而寒暑平。
当杏花缀满枝头,博物馆里的文物也悄然诉说着“花事”——清代《十二月月令图》中的杏雨沾衣、吴昌硕扇面上的虬枝红萼,还有那些与杏花相关的登科吉兆……这个春天,不必远行,文物中的杏花早已为你开好一场千年花宴。
走吧,到博物馆里,看看这场古人为你下的“杏花雨”。
文、图 │ 赵梦蝶
农历二月又叫仲春,它还有个浪漫的别称,叫“杏月”。杏花是二月的代表花。“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向人们展现出春天的娇俏和繁华,给人无比灿烂美好之意。杏花开放时是粉红色,粉面含羞不胜娇柔,一丛一簇,在杏枝间相拥,花团锦簇,如豆蔻年华的妙龄少女。杏花将落之时,从粉色褪成白色,如杏花雨,叫人感伤。唐代诗人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让人触景伤情;宋代叶绍翁名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给人无边的春思。韦庄的《思帝乡》词里,“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又如此热情大胆,无怪乎宋人姚宽在《西溪丛语》里,以杏花为“艳客”了。杏花微雨
古代诗人将春季称为杏花天,古代园林中也普遍运用杏花作为观赏植物。如今可从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中窥见古代杏花微雨的景象,比如这幅以二月杏花开为主要图景绘制的《十二月月令图》。
清 佚名 《十二月月令图二月》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清代前期宫廷画家绘制的作品,共有12幅,描绘了宫廷成员在圆明园庆祝每月节令的情景。画面中的杏花盛开,红白相间、依山傍水,在庭院前后次第开放,花瓣轻拂水面,宛如一幅优美的园林画卷。上面是女性居住和活动的区域,有的在园中荡秋千嬉戏,有的在室内欣赏景色。前方建筑是男士休闲的地方,有人在展卷读书,有人在品茗清谈,男主人则站在池边沉思。庭院的一角,茶童在炉前煽火煮茶,另一个人则手托茶碗,准备奉茶。茶炉上放着一个紫砂壶,茶盘上则摆放着带盖的茶碗。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丰子恺 《杏花吹满头》漫画册页
浙江省博物馆藏丰子恺画风朴实、造型简约、饶富童趣,他习惯以诗入画,曾作《护生画集》劝人爱惜生命,长养仁爱之心,这幅漫画《杏花吹满头》就是其中之一。春日里,行人携幼出行,伴着清风,拾阶而走,道旁杏花疏斜,开得烂漫,杏花雨纷纷,片片拂到行人头上。清 郭傑 《杏林春燕图》 设色扇面
浙江省博物馆藏清 王武 《杏花燕子图》 设色扇面
浙江省博物馆藏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踏春好时节,清明忆故人。让我们欣赏一首最适合清明时节的古琴曲《阳关三叠》,该曲由古琴名家苏思棣先生用浙江博物馆馆藏唐代仲尼式“疏影”琴演奏。唐 仲尼式“疏影”琴
浙江省博物馆藏
编辑丨丁晨
校对丨周倩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中国收藏杂志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中国收藏》杂志
还不赶紧订一套!
它们将带给您——多重享受一本杂志,还有“试听”双重体验。音频及视频号讲述的背后故事,都将在杂志独家呈现。
有趣有料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中国收藏》带您踏上探寻传统文化的奇妙之旅,静静享受一顿下午茶。
创造无价一个月40元的投资,贵吗?知识无价,独立的观点无价,带给您的精神财富更无价。
杂志每月1日出版 零售价40元全年12期 订阅价480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88 订阅热线1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