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楩:朱元璋第18子,有一半朝鲜血统,活了72岁,见证7位皇帝

博史通今 2023-11-09 19:37:06
楔子:

明朝景泰元年,明朝第七位皇帝、明代宗朱祁钰惊奇地发现,在宗室之中,竟然还有一位“老祖宗”在活着。这位老祖宗名叫朱楩,是朱元璋的第十八子。朱楩当时已经71岁,按照辈分,朱祁钰得称他一声“曾叔祖父”。

当时,正值“土木堡之变”发生的第二年,朱祁钰一方面要对付蒙古瓦剌兵马,另一方面还要防着哥哥朱祁镇(明英宗,当时被瓦剌掳走,尚未接回)。为了坐稳皇位,朱祁钰打算加恩于宗室。由于朱楩辈分最长,因此特地给朱楩加俸两百石。

在历史上,朱楩是朱元璋最后去世的儿子。而在朱楩去世18年后,朱元璋的第十五女含山大长公主也去世了,后者是朱元璋最长寿、也是最后一位去世的女儿。

有意思的是,朱楩和含山大长公主,都是“混血儿”,他们的母亲都来自高丽。可见,朱元璋“跨国婚姻”所生的子女,有一定的长寿基因。

之前笔者写了含山大长公主,获得大家的认可。本文,笔者搜集史料,来写朱元璋最后去世的儿子朱楩。

一、贡女入明宫,太祖立岷王

朱楩(pián),朱元璋第十八子,明朝第一任岷王。他的母亲是高丽“贡女”出身。所谓高丽“贡女”,是有历史背景的。

洪武元年,徐达、常遇春北伐元朝,攻入元朝大都,元顺帝带着太子、皇后落荒而逃。当时,元顺帝逃到关外,朱元璋为了拉拢高丽王朝对付北元,下旨把遗留在元朝皇宫中的高丽嫔妃送回了高丽。洪武三年,高丽王朝的第31任国王王颛派使者向明朝称臣,送来大量金银和毛皮,并带来一批年轻的高丽女子进献给朱元璋,这批女子,被称为“贡女”。

洪武二十五年,高丽王朝的权臣李成桂篡权,建立朝鲜王朝(朝鲜李朝),朝鲜王朝继续向明朝称臣,“贡女”制度也在延续。所以朱棣、朱高炽等人的后宫,都有朝鲜女子。

明太祖朱元璋一共有18位后妃,其中有两位是朝鲜女子(当时还是高丽王朝),分别叫周妃和韩妃。朱楩是周妃所生,而上文提到的含山大长公主则是韩妃所生。根据《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二十三》记载:

洪武十二年……三月……己丑,皇第十八子楩生,母周妃。

朱楩生于洪武十二年三月,他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几个年长的皇子早已到外地就藩了。《明实录》中几乎没有任何关于朱楩童年的记载,这和其他藩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或许,朱楩这个拥有一半“外族”血统的皇子,在皇宫中并没有得到朱元璋的特殊关爱。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第三次封藩。这一次,朱元璋把剩下的10个儿子全部封为藩王。13岁的朱楩被封为岷王,封地在甘肃岷州(今岷县)。从此,岷王这个封号,就伴随了朱楩的一生。

当时,比朱楩年长一岁的十七皇子朱权被封宁王,封地在大宁;比朱楩年幼一个月的十九皇子朱橞被封为谷王,封地在宣府。大宁和宣府都是军事要地,地缘广袤,而岷州归陕西管辖,地处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在明朝的时候不仅气候恶劣,而且封地面积远远小于宁王和谷王。对比这两位兄弟,我们可以看出,朱楩的确不受重视。

看着地图上的岷州,朱楩以为 ,他的后半生都要在这个风沙之地度过。然而,接下来有了转机。

洪武二十五年,明朝发生了一件大事。朱楩的大哥、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悉心培养朱标多年,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朱元璋从此心性大变,开始诛杀功臣。而远在云南的沐英听闻朱标去世的消息后,竟然吐血而亡。朱元璋封沐英的长子沐春为西平侯。但考虑到沐春毕竟年轻,朱元璋决定在云南安排一个藩王。

其实,在朱楩去云南之前,朱元璋已经在云南封了一个藩王,那就是他的侄孙朱守谦(朱文正之子,封靖江王,最初封地在桂林),可惜,朱守谦不堪大用,只去了一年就被召回。

当时朱元璋的儿子们已全部封完,这也就意味着他需要改封一个儿子去云南,很不幸,朱楩被选中。朱元璋一纸令下,岷王朱楩的封地由岷州改到云南。封号仍为“岷王”。

笔者为什么说朱楩被封到云南“很不幸”呢,因为接下来的故事证明了这一点。

二、云南难立足,建文急削藩

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他从洪武十四年镇守云南,在云南经营了十余年。明朝初年,云南少数民族土司、酋长林立,沐英能在这里立足,并成为“地头蛇”,沐氏家族的政治斗争的经验不可谓不丰富。虽然沐英去世了,但他的嫡长子沐春也不是吃素的。沐春听闻朱元璋要在云南放一个藩王,立即警觉起来。接下来,沐王府和岷王府必然会有一番争斗。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下旨在云南修建岷王府。可刚完成选址,沐春便上奏给朱元璋,《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三十五》记载:

今云南土旷民稀,军饷转输,民力甚劳。若复加以兴造之役,非惟时力未可,于民情亦有所不欲。岷府姑为棕亭以居,俟十五年后民富力纾,作之未晚。

沐春的意思是说,云南地广人稀,百姓们分担军饷已经很辛苦了。如果这个时候再大兴土木修建王府,百姓们还怎么活!朱元璋看到沐春的奏折,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下旨中止岷王府的建设,等十五年后再修岷王府。

十五年后再修?这让朱楩觉得,沐家的这个“下马威”太厉害,他去云南,还不如甘肃岷州呢。但他老爹朱元璋一言九鼎,他又不敢反对。

洪武二十八年正月,朱元璋为朱楩赐婚,岷王妃乃都督袁洪之女,和那些动辄娶勋贵之女为妃的兄长们相比,朱楩的妻子不算出身高门。朱楩成婚后,在南京只过了8个月,到了九月份,朱楩带着妻子前往云南。路途遥远,他紧赶慢赶,等到了云南,已经快过年了。由于没有王府,朱楩就先蜗居在州府衙门里。

当然,为了保护儿子的安全,朱元璋下旨将云南的三个守卫军调给朱楩,充当岷王府的护卫军。这就相当于把沐家的一部分兵马给了岷王。

作为侯府的家主,沐春吃了一个暗亏,必须要找回场子,要不然他接下来怎么治理云南?因此,沐春又给朱元璋上奏。沐春说:云南的将士们早已习惯征战,他们是保持云南稳定的重要力量。如果用他们来保护王府,那接下来的“社会治安”怎么办?

朱元璋犹豫了半个月,最后干脆下旨,把岷王府三护卫中的两卫归沐府指挥。

朱楩早就知道沐府不好对付,没想到这么难缠,他刚到云南,板凳都没坐热,就被沐府抢走了两个护卫军,他接下来肯定要受欺负。

其实,朱楩想的没错,他和沐家的恩怨远远没有结束。洪武三十一年,沐春在平叛的时候战死,他的弟弟沐晟袭承西平侯。沐晟比哥哥沐春更“厉害”,沐家能从“西平侯”升为“黔国公”,就是因为沐晟的缘故。

就在沐晟袭承西平侯爵位之后,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是为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听信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下旨削藩。第一批被削的五位藩王是周王、代王、齐王、岷王、湘王。

没错,岷王朱楩就在其中!朱楩为啥被削呢?这还是沐府搞的鬼。其实,根据《明史·黄子澄传》的说法,朱允炆削藩的主要目的就是削燕王朱棣。但因为燕王“势大难图”,所以先剪除燕王的手足。所以,周王朱橚作为燕王的同母弟,第一个被削。

这个时候,沐晟见扳倒朱楩的机会来了。沐晟将朱楩的大小问题,不管真的假的,全部写成奏折,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朱允炆一看,大喜过望。一个要削藩,一个要对付藩王,俩人心照不宣。所以,朱允炆都不用核实沐晟所奏的内容,就下旨削了岷王。《明史·诸王传》云:

建文元年,西平侯沐晟奏其过,废为庶人,徙漳州。

就这样,朱楩被朝廷下旨废为庶人,迁到福建漳州。朱楩一肚子冤屈,哭着喊着要到南京见皇帝,可谁给他机会呢?

纵观史册,一个王爵斗不过一个侯爵的,还真不多见。可是,朱楩就是这么不幸,他不仅遇到一个政治手腕极强的侯府,还遇到一个刚登基就削藩的皇帝。

三、王者再归来,败北回京城

且说朱允炆连削五王,朱楩便是其中之一。这5位藩王,要么被贬为庶人,要么被囚禁,只有一人特别,那就是湘王朱柏。朱柏为了自证清白,选择自焚明志。这种惨烈的死法,极大地刺激了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经过半年的筹谋,朱棣决定起兵“清君侧”,靖难之役爆发。

四年后,朱棣攻入南京,登基称帝,改元永乐。

朱楩在漳州熬了4年苦日子,终于等到四哥登基。他迫不及待地写了一封信,托自己的小舅子袁宇带到京城给朱棣。在信中,朱楩哭诉自己如何受了委屈,希望四哥给他主持公道。

其实,朱楩出生的时候,朱棣早就去北平了,二人之间的感情没有那么亲厚。可是,在靖难之役中,沐家是明显支持朱允炆的,这让朱棣十分不爽。于是,朱棣下旨恢复朱楩的岷王爵位,重返云南。《明太宗实录卷十下·卷十》记载:

夫藩屏至重,贤弟宜慎出入,谨言节饮。庶诸夷有所瞻仰,而不负兄之所望。

朱楩直接从福建返回云南,如同“王者归来”。朱棣在圣旨上还不忘嘱咐朱楩,让他做事情要慎重,不负“兄之所望”。

在博史君看来,朱棣把朱楩当做对付沐家的棋子,朱楩也乐意当这个棋子,因为扳倒沐家这件事上,这两兄弟的利益是一致的。

可是,沐晟早就料到朱棣的这一手,《明史·沐晟传》这么记载的:

成祖即位,遣归籓,益骄恣。晟稍持之。王怒,谮晟……

这段话的字面意思是说:朱棣登基后让朱楩归藩,朱楩仗着有朱棣的撑腰,日益跋扈。沐晟和朱楩不对付,朱楩大怒,状告沐晟以下犯上。

言下之意是说:斗了几个回合,朱楩仍不是沐晟的对手,只能求助于朱棣。

这个时候朱棣也知道沐家果然是云南的地头蛇,如果想要维持西南稳定,还得靠沐府。于是,朱棣改变方针,把“打压”变成“拉拢”。永乐元年,朱棣将自己最小的女儿常宁公主下嫁给沐晟的弟弟沐昕,算是对沐家示好。

如此一来,朱楩就尴尬了,他被朱棣当作对付沐家的棋子,现在两个棋手和好了,棋子还有用处吗?

永乐元年九月,朱棣以朱楩在祭祀宗庙时“沉湎酣醉”为理由,削去岷王三护卫,朱楩因此成为一个光杆藩王。

即使如此,沐晟看着一个藩王在云南,仍觉得碍眼。永乐四年,沐晟征讨安南立下大功,被朱棣晋封为黔国公。这下,他有了和朱棣要价的资本。沐晟上奏给朱棣,说朱楩骚扰百姓,恳请朝廷将朱楩召回京城。这个面子朱棣得给,永乐六年,朱棣下旨召朱楩回京。就这样,朱楩带着老婆孩子,开始在京城朱棣的眼皮底下讨生活。

一个藩王,没有封地,在京城困居,一举一动都要受到朝廷的监视,这对朱楩来说是极其“悲催”的。

但是,自古政治斗争就是胜者为王。在云南的落败,已经证明了朱楩的能力确实一般。他若想再回到封地,除非等到“新帝”登基。但这个机会,朱楩在京城等了16年。

四、王府极寒酸,岷藩传九世

朱楩回京16年后,永乐大帝在第四次北征的途中驾崩,太子朱高炽登基,是为明仁宗。朱高炽是一位仁慈的帝王,他看叔叔老在京城也不是个事儿,于是决定给朱楩重新安排一下。《明史·诸王传》记载:

仁宗即位,徙武冈,寄居州治。

朱楩被改封到湖南武冈。注意“寄居州治”,意思是,朱楩到武冈就藩后,也是蜗居在州府衙门。

不得不说,明朝的藩王有很多,但像朱楩这样,几次更换封地,一直没有住上正经王府的藩王,还真少见。

不仅如此,朱元璋开国时曾规定,亲王俸禄为一万石,可是,朱楩到武冈后,朱高炽以朝廷“粮饷不敷”为由,只给朱楩岁禄一千石。

朱高炽虽然仁善,但也知道他十八叔能力不行,封地不大,用不了这么多俸禄。

朱高炽去世后,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宣德后期,朝廷终于下旨给朱楩修建岷王府。这就意味着,岷王朱楩被封藩王三十多年后,终于住上了属于自己的王府。

不过,《明宣宗实录》中有一个有趣的记载:

免岷王楩每岁圣节、正旦、冬至进贺表笺,以王所少人差遣也。

意思是,朱瞻基免去了岷王朱楩每年三次给京城送贺表的差事。并不是因为朱瞻基心疼这位叔祖父,而是岷王身边没有多余的使者能够来京城送贺表。

很多年没有王府,俸禄又少,好不容易有了王府,朱楩身边竟然连个办差事的人都没有,朱楩在大明藩王中,真是“寒酸”至极。

宣德十年,朱瞻基驾崩,明英宗朱祁镇登基,朱祁镇在位期间,朱楩上奏给朝廷,要求朝廷给自己加俸。当时内阁是“三杨”主持,“三杨”禀明朱祁镇之后,觉得应该彰显朝廷的尊老之心,给朱楩加俸三百石,而后,由于朱楩每年不用派人到京城送贺表,他似乎被人遗忘了。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明代宗朱祁钰被于谦等人推上皇位。明代宗朱祁钰登基后,一面抵抗强敌,一面还要稳固皇权,他决定加封宗室。当内阁把需要加恩宗室的名单报给朱祁钰的时候,朱祁钰惊奇地发现,竟然还有一位“老祖宗”在活着,那必须得“尊重”一下。于是,景泰元年,朱祁钰下旨给朱楩加俸禄两百石。这样一来,朱楩的岁禄达到了一千五百石。

也是在这一年,朱楩去世,享年72岁。朱祁钰为朱楩谥号“庄”。朱楩的嫡次子朱徽煣承袭岷王爵位。在明朝,岷王爵位一共传了9代。崇祯十六年,天下大乱,岷王府势单力薄,被流寇所灭,随后明朝灭亡。

在笔者博史君看来,岷王朱楩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八子,拥有一半朝鲜血统,然而他除了长寿,其实能力和运气并不突出。他历经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共七位帝王,但他对明朝却没有实质性的贡献,当然,这也是明朝大部分藩王给大家的固有印象。

笔者认为,我们看待历史人物,不能脱离他所在的政治环境和文化背景,笔者写朱楩,并非想表达他的长寿或寒酸,只是想通过他的一生,让大家了解明朝大部分藩王的缩影。

后记:

朱元璋当时为岷王世系设立的字辈是:

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理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注意倒数第四个字,根据“火土金水木”的顺序,这个辈分的后裔,名字最后一个字必须带“土”,这一辈曾出过一个让笔者无比敬佩的大人物,希望大家能看懂。

本文为博史通今原创,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国朝献徵录》。

9 阅读:335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