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老师聊天,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
我已经咨询有半年之久了, 怎么每周谈的都是老话题?其实我也想跟你说点别的,但说到最后都是孩子这些事儿啊?
咨询老师问我,从你刚开始和我说,与你现在跟我说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我思考了片刻之后回答,是有一些不同,刚开始会觉得我在这些事情里面,我就是主角,总是焦虑的那一个,到后来我越来越处于一个观察者的角色,我好像也越来越能与这些事保持距离。
老师说,这些就是成长,就是进步啊。
啊,老师一句话点醒了我,有时候成长,的确不是我想象中那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实经常能够在妈心理的群里看到不少家长学习了很长时间,但总是因为孩子的事情,陷入焦虑。
有家长苦闷地说:“我最不能接受的是,我都学了这么多了,为什么一点进步都没有,孩子一直没有复学,对我打击很大,孩子他自己也很失望。”
老实说,类似的想法和念头也无数次出现在我的头脑里,也许每一个在学习路上的中年人,都有过一模一样的时刻。
比如前几天儿子在学校里受到了老师的批评,一回家他就开始发脾气:“我再也不去学校了,因为我上课睡觉,老师点名批评我,还让我站了一节课!我就闭眼没10分钟,就被他抓到了!我后面的人睡得比我都香,却一点事都没有!”
我连忙说:“本身上课睡觉就是你不对,跟睡几分钟没有关系,自己不反思,还有脸怪老师?”
孩子听完我说这个,立马就炸了,对我吼道:“跟你说话就是费劲,出去,给我出去!”
这种不耐烦的吼叫,惹得我更生气, 直接出房间做自己的事了。
要搁以前,发生这种事,我肯定是要失眠的,而这次,我现实跟孩子爸爸抱怨了一小会:“孩子做错了,还怪老师批评,我是没有办法接纳的……”
然后,我马上又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接纳不就是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吗?孩子做错事一回事,有情绪是另一回事,我是不是又回到了原来压制孩子有负面情绪的状态?看来我要找个他平静的时候,好好跟他说一下。
我没有像以前一样,一直沉浸在对孩子的评判中,而是用觉察的第三只眼很快从焦虑的状态抽身出来,接纳我的不满和烦躁,也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于是,我很快就睡着了。
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修炼得很好,心理健康水平很高,生活中再也没有困难可以难倒他们了。
其实不是的,生活中的冲突一点都没减少,我们可能还是会在困难面前倒下,但不同的是,经过学习后的我们,知道如何站起来。
默薇老师课堂上跟我们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学了合气道20多年的大师,有人问他,为什么你看起来永远那么积极,那么阳光,那些正面?
他说,胡说八道,我跟你们一样,那些负面的情绪一点都不少,只不过我能够很快“看到”它们而已。
“看到”,其实就是一种觉察,觉察到我们因为各种事物而产生想法和情绪,允许它们的存在,就有更多的心理资源聚焦当下的事情。
可曾经的我,不自觉就会被想法和情绪带跑,让自己沉浸到一个反复论证“我的努力没价值”“我的人生没有希望”“我养的孩子很糟糕”等等评判的思维模式中。
越论证这些评判,就越认同这些想法,也越沉浸这些评判,人就这样一步一步滑入了抑郁的深渊……
卡巴金曾说,我们对痛苦的反应,将那些原本短暂、转瞬即逝的不快转变成了持续的不满和痛苦。
是啊,要知道人都不是一下子击垮的,而是一个缓慢的,在一些事情、想法、情绪逐渐累积叠加,不断“冗思”的过程。
对于我们这些有养育焦虑的人来说,这种思维模式是非常顽固的,焦虑总是随时回来召唤我们,把我们缠绕起来,动弹不得,
即使在努力提升的过程中,被焦虑绊倒在地太正常不过了,但没关系,相信自己有爬起来的能力,就是成长带给我们最大的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