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丹麦紧急扣留中国 “伊鹏 3” 号货船的行为,着实是一场令人匪夷所思且毫无道理可言的莽撞操作,不仅让涉事的中国货船陷入困境,也在国际舞台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引发诸多关注与争议。
事件的源头在于 “波罗的海” 的两条海底电缆突发连接故障,这可不是普通的线路问题,它们可是连接芬兰、德国、立陶宛和瑞典等国的重要通信 “大动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电缆出现不明缘由的故障,瞬间让欧洲各国神经紧绷,毕竟两年前那起至今仍迷雾重重、各方各执一词的北溪事件还历历在目,真相仿佛被一层薄纱遮掩,始终未能完全明晰,这使得此次电缆故障更添几分敏感与紧张气息。
而更为诡异的是,早在数周前,美国就发出过警告,声称俄罗斯在电缆周边可能有军事活动,提醒欧洲各国要警惕俄罗斯,暗示其有可能发起破坏行动。可了解美国过往行径的人都知道,这更像是 “贼喊捉贼” 的把戏,美国在世界各地暗中搞破坏的黑历史早已是屡见不鲜,臭名远扬了。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伊鹏 3” 号货轮从俄罗斯的乌斯季卢加港启航,满载货物前往埃及的塞得港,航行途中恰好路过电缆出现问题的海域。这纯粹只是空间与时间上的巧合,然而丹麦却不管不顾,仅凭这一巧合,就对 “伊鹏 3” 号货轮采取了暂扣措施。要知道,10 天过去了,丹麦政府都还没搞清楚电缆出故障的原因,丹麦海军也迟迟未给出最新进展消息,在毫无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给中国货轮扣上这样一顶 “莫须有” 的帽子,这完完全全就是污蔑!
丹麦现在似乎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若是释放货船,那就等同于坐实了其故意刁难、意图勒索的指控,这显然是丹麦不愿面对的结果;可继续扣押着,又实在是毫无道理,既不合理也不合法。而这样的扣船行为已经对中国货轮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产生了不小的经济损失,船期被延误,货物运输受阻,背后涉及的一系列商业链条也都受到牵连。
从更深层次来看,丹麦此举背后或许企图以所谓的法律依据或商业纠纷理由来作支撑,但在国际社会的普遍认知中,这种贸然采取的强制措施很容易被解读为带有政治化目的的操作。这一行为已经违背了国际关系中应秉持的公正、公平原则,也对正常的航运秩序造成了破坏。
事件发生后,中方积极应对,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同包括丹麦在内的有关方面,一直通过外交渠道保持着顺畅的沟通。中方始终希望丹麦等国家能够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尽早查明真相,还中国涉事船只一个清白。毕竟,中欧之间本就不存在地缘政治矛盾,也没有根本利益冲突,双方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与良好的合作基础。就拿 2023 年来说,丹麦与我国的贸易总额达到了 137.1 亿美元,虽说同比下降了 13.6%,但其中丹麦对华出口仍有 55.5 亿美元,这样的贸易规模并不小,双边经贸往来对于两国相关企业以及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如今丹麦无端扣押中国货船的行为,必然会对双边贸易合作造成负面影响,丹麦那些与中国有着密切经贸往来的企业,其切身利益无疑会受到损害。而且在丹麦国内,此事也引发了不同意见和争论,多数丹麦民众还是希望政府能够妥善处理这件事,维护好良好的国际关系,避免陷入僵局,进而损害国家形象。
丹麦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不合理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应当尽快依据国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该事件,恢复航运秩序,让这件事回归到理性、公正的轨道上来,否则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不必要的麻烦,破坏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声誉以及与其他国家友好交往、互利合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