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放寒假还有不到20多天,据我们了解,不少学校的老师最近都在上公开课和示范课。
而对于这样的课,目的很简单——
不仅可以展示老师们过去一学期的成果,还能让年轻教师们借此机会实现成长。
但是,近年来“取消公开课”的声音却是不绝于耳,连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原社长王旭明都在呼吁取消公开课、示范课,“教学不是表演。取消各种各样的公开课、示范课,不许再摧残和折磨学生。”
事实是否如此?我们在与老师们的交流也发现,只要是当老师,公开课基本上都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因为年轻教师需要上公开课教研交流精进业务,经验丰富的教师需要上示范课来供大家观摩。“公开课分为了校内、区级、市级等不同级别,还会与评奖、考核、职称晋升挂钩。”
大家对于公开课有何看法,公开课应该如何上呢,我们也和几位老师聊了聊。
“为了一堂课,常常需要准备半个月。”来自四川某市的罗老师告诉我们,只要是当老师,公开课就是大家绕不过去的一道坎,现在所谓的“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基本上就是一位老师在前面给学生讲课,后面坐上一堆评委,以及观摩教师。
“大家讲课的对象已经不再局限于学生,而是那些评委。”罗老师提到,为了给评委留个好印象,让自己能够得到一个更高的分数,大家都需要在讲课之前不断地磨合,不断地试讲,也就是大家常常所说的“磨课”。
当然,一堂课除了课程内容的本身,还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罗老师说,为了让整堂课的课堂氛围显得更浓厚,就连老师问的问题,哪个问题由哪位同学回答都会提前安排好,甚至要连一位同学故意答得不完美,然后由另一位同学来补充都会做好安排。
小张作为一名入职一年的新教师,上公开课和听公开课同样也成为了她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一堂公开课的时间在40分钟左右,虽然我觉得公开课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成长,但准备一节课需要花上半个月,平时还有很多日常事务要处理,挺累的。”
在一年多的工作时间里,小张就已经上了差不多10节公开课,但大多是校级和区级的,听过的公开课则是数不清楚了,“每次准备前需要的是先备课,然后再给带自己的老师看,如果思路和内容不对的话,则需要重新来,再做PPT,晚上则是需要找课例、查论文,之后就是长时间地磨课。”
除了罗老师和张老师的经历,多位老师对公开课也都提到了相似的两点:
一个是花费时间长,为了给评委留下一个好印象,让自己得到好评,老师需要在讲课前不断地磨合,不断地试讲、磨课,“磨课作为老师们准备公开课中时间最长的一个环节,基本就是借其他班上课,通过熟悉公开课流程,再由组内老教师来进行指导、反复打磨试讲的过程。”
二是表演形式重,只要遇上公开课,尤其是参加比赛,老师们往往需要在备课形式、课堂互动、课堂氛围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的陈老师就深有体会,“如果是常规的师生一问一答,如果放到公开课上,肯定是行不通的,只有加入夸张的表达形式,这堂课才会显得更有特色。”
事实上,除了反感和害怕公开课外,也有老师认为公开课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位当了近20年教师的李老师,除了是班主任,也担任语文的教学工作,“年轻老师的教学经验不足,而借助公开课的学习训练,除了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也能鞭策自己主动学习,当然这是个慢慢适应的过程。”
目前,陈老师也会上公开课,但课程内容并不是停留在表面,“作为一名老教师,我希望的是通过公开课与年轻教师实现共同成长,不管是课程内容的讲解,还是相关环节的设置,目的还是想让年轻教师们快速适应教学,获得课程中的优秀经验。”
另一位中学校长认为,如果只是一刀切取消公开课不太合适,但建议降低公开课的频率。“现在的公开课,老师们会因为外部评价的影响,只是为了追求表面而偏离教学本质——即过度注重公开课,可能导致老师们过于倾注在形式上,忽略了实质性的教学内容。”
在他看来,公开课确实对教育质量的提升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它不仅可以让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学经验的分享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还可以让教师们通过准备和参与公开课,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作为全国特级教师的张祖庆,也公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自己对公开课,有着复杂的情感,可谓一言难尽。“某种程度上说,我得益于公开课。正是在无数次公开课的打磨与亮相中,我被更多人知晓。也因为上过不少公开课,我得以结识天南海北的朋友。”
张祖庆提到,“随着岁月的推移,我越来越失去了上公开课的热情;我也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长期以来以公开课为核心的教研制度和赛课制度,可能是弊大于利的。”
对于公开课的内容,在他看来,一线教师不要把太多时间花在打磨公开课上。只要可以应付职称,适当上几节公开课就够了。如果非要上,也请不要反复打磨。“与其一遍一遍地研究公开课,不如把反复磨课的时间省下来,做很多更有价值的事。”
针对这种情况,教育专家也有着自己建议。
有人建议,应该改变公开课的评价标准,不应该过分强调课堂的“完美性”,而是更加注重教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还有人提出,可以尝试采用随机听课的方式来评价教师,以避免公开课中的“表演”成分。
同时,也有专家特别指出,解决公开课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改革整个教师评价的体系。“应该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不仅需要考虑教学能力,还要关注教师的科研能力、育人成效等多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摆脱对公开课的过度依赖。”
对于公开课,你怎么看?
根本不能代表真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