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团队-人渣啸西风
字数:3289,阅读时间:约9分钟
编者按:《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大多有着自己的特色兵器,比如武松的双刀、鲁智深的禅杖、关胜的大刀……其中曾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的林冲一直也都是主要用枪矛,但是在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中,林冲则用了两种武器,分别用花枪和解腕尖刀杀掉了自己的仇人。而在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东京城杨志卖刀中,林冲又改用朴刀大战杨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在现在的各种文艺作品中,无论主角还是反派,大多只使用一种武器,更多的是突出人物的性格,打起来都是乒乒乓乓打半天,看起来仿佛用什么武器都差不多。但实际上在古代,无论是行走江湖还是战场杀敌,大都不会只携带一把武器。因为所有的武器都有自己的适用环境,也都有自身的局限性,想要适应不同情况,就只能选择携带多种武器。
一般来说,过去出远门防身,大多至少携带一长一短两种武器。日本武士就算在城市里也携带两把刀,也是因为室内双手打刀不方便施展,用较短的胁差更合适。但如果在街上与人冲突,就拔双手打刀。在空旷的野外,那就是长兵器的天下,一寸长一寸强,短兵器碰见长兵器是难以与之抗衡的。但是一旦进城,长兵器施展不开,就只能拿短兵器才方便使用。
当然也不是没有一把武器就能解决的方法,水浒里好汉们常用的朴刀就是分体的,把刀头卸下来就是一把短兵器,需要出城的时候刀头装到杆上就是杆长兵器。这样可以省下一把武器的钱。虽然这种分体刀必然面临连接处不够结实的缺点,但是民间仅仅拿来防身,大多战斗强度并不高,其实也不需要太过结实,既能拿来干农活,也能拿来防身,拥有多种功能,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就更有性价比。
▲柴刀
比如过去东北打猎时猎人们就喜欢带一把侵刀,东北侵刀和柴刀很像,刀柄是卷起来的刀库,可以随时装跟杆子变成矛来使用,一般带猎狗打猎时,猎狗们把大型猎物围起来咬住,让大型猎物难以动弹,猎人们就会现场砍根树枝插在侵刀上作为短矛,上前捅死猎物,再把刀从杆子上卸下来作为短刀给猎物开膛,割肉喂狗。这种分体式的刀可长可短,有更多功能,就很受老百姓的喜爱。
但是作为专业的战斗人员来说,朴刀虽然可长可短,能干农活能拿来防身,能当腰刀用也能当长杆刀使,看似全能,但是却难以应付复杂情况。我们先不提分体杆子的强度问题,单单面对突发情况时现拆装刀头就可能根本来不及,这就可能非常致命。
所以林冲就不爱用朴刀,只是在被逼交投名状时才拎了把朴刀,遇见青面兽杨志,两人朴刀大战不分胜负。这也是因为在山林里携带长枪十分不便,竖着拿刮树枝,横着拿转身会碰树干,可长可短的朴刀更适合下山劫道。这样下山的时候可以只带刀头,到山下现砍根棍做杆子变为长杆刀,在慢慢找猎物都来得及。
而在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中,林冲出门打酒就扛着花枪,就是因为草料场附近环境十分空旷,就适合长枪使用。但是当他在沧州城听李小二说陆虞侯来了,即便林冲怒发冲冠一心想要报仇,也没有拎着花枪在街上找陆虞侯,而是先去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才开始在城里寻找陆虞侯。就是因为林冲的经验丰富,即便怒火万丈也知道城市内不适合长枪施展,需要一把短兵器才好报仇。
▲清代腰刀
一般来说,在城市内长枪虽然不便施展,需要带一把短兵器,但是城市内街道的宽度,带一把70~100厘米长的腰刀或是宝剑是比较合适的。因为防身的话,武器太短也会比较吃亏,跟人起冲突对方抄个板凳扁担什么的,如果用过短的兵器也难以打赢。即便室内作战,日本武士携带的胁差大多也在5、60厘米左右,这个长度就已经可以在室内施展开了。
但是林冲专门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上图为解腕尖刀,可以看到,也就是匕首的长度。这种长度过于短小,如果和人械斗,面对其他武器,其实都比较吃亏。而林冲战斗经验其实非常丰富,他不会不知道短刀在械斗中其实十分吃亏,那他为什么还要专门选择这么一把短刀,而不是买一把更长的腰刀呢?
因为林冲并不是要与陆虞侯大战三百回合,他很清楚陆虞侯的武艺远不如自己,两人有深仇大恨,陆虞侯一定会防备林冲。如果拎把花枪,不说城市内不好施展,单说陆虞侯老远看见林冲拿杆花枪怕是转身就跑了。街上人来人往,往人群里一钻那可能就找不到人了,打草惊蛇以后怕是报仇更难以指望。而长腰刀也是一样,如果有人腰上胯把长刀靠近,陆虞侯怎么也会多看两眼,那只怕一下就会认出林冲,然后转身就跑。
解腕尖刀比较短小,可以藏在身上看不出来,而之所以叫解腕尖刀,有一种说法就是因为没有护手,所以称之为解腕。小刀如果有护手,藏在身上拔出来的时候就容易勾到衣服,尤其古代大多长袍大袖,布料又不够挺,那太容易勾到衣服了。所以林冲为了报仇,专门挑这种没有护手方便快拔的短刀随身携带。他如果戴上范阳笠,头微微低下,帽檐一压,根本看不清长相,解腕尖刀完全可以直接藏在袖子里,靠近了猛地拔出来暴起杀人。
所以这种小攮子其实特别受地痞混混的欢迎,带身上不碍事,看不出来带武器,但是需要的时候又能快速拔出来应对,打架斗殴时对方以为你是徒手,结果你冷不丁掏把刀出来,对方应对失误就很容易中刀喋血街头。然而林冲并不是地痞混混,他又为什么这么了解解腕尖刀呢?
▲清代前锋营顺刀
因为不仅地痞混混喜欢带这种无护手的解腕尖刀,在战场上士兵们也大多携带这么一把短刀。平时用来做工具刀用,比如枪杆受损不堪使用,可以砍个树枝,用这种小刀削掉树皮和枝杈,再把杆子头削到合适枪头套筒的尺寸就能插进枪头里,修复长枪。再比如扎营时顺手打到猎物加餐吃肉的时候,这么一把小刀也可以处理猎物,并且作为餐刀来割肉吃。而在战场上,如果碰见身穿铁甲的敌人,在紧急关头也可以掏出小刀贴身捅甲缝反杀对手。
笔者在兵击对抗中和小伙伴打过无甲对铁甲的对抗,小伙伴穿铁甲来打对抗,我们约定武器攻击打中盔甲视为无效攻击,必须攻击到无铁甲防御的部位才算有效。所以我用连枷限制住对方武器,立刻近身掏橡胶短刀捅对方脖颈甲缝部位,才算是有效攻击。在对抗中因为戴很厚的护手,拔刀动作受到影响变慢,古代战斗中大多不戴手套,出刀会更快。而重甲士兵因为负重高,动作相对就要迟缓一些,就很难躲开这种近身捅甲缝的攻击。
在日本甚至有专门用来捅甲缝的短刀,称为铠通,意为铠甲都能捅通。这种铠通的刀型和解腕尖刀就非常相似,都是没有护手,刃也偏窄,刀尖细长方便捅刺。没有护手也是为了快拔不挂到甲叶,近身暴起捅甲缝。
有不少人觉得,没有护手捅刺的话,容易手滑,手掌滑到刀刃上割伤自己,这点古人也早就想到了,所以之前图上的解腕尖刀的刀柄上有个很大的花状目钉,就是为了握紧时增大阻力,不容易滑脱。而上图的铠通更是刀柄一头窄一头粗,这样握住时手就很难滑到刀刃上。
在《水浒传》中,林冲本来并没有太大的戒心,看守草料场并无太多危险,即便出门拎把花枪也足够威慑普通小贼,正是因为他买了这把解腕尖刀,才算真正进入了随时准备战斗的状态。虽然林冲因为草料场的草厅被雪压倒,跑去山神庙中歇息,听见了陆虞侯等人的交谈,突然暴起杀死陆虞侯等三人。但是如果在草料场的草厅里遇敌,或是在山神庙中突然遭遇,室内花枪施展不开的话,解腕尖刀就能派上大用场,甚至成为决定生死的重要因素。
当然虽然解腕尖刀没有能成为决定生死的重要因素,但是解腕尖刀也在这个场合里展示了士兵们大多携带短刀的最后一个用处——割首级。一般在打扫战场时,士兵们会把敌人的首级割下,来领取军功。用一米左右长度的腰刀来割地上的首级实在嫌太长,很不方便,站着不好砍,只能刀尖碰得到,蹲下砍又嫌太长,得离远一点才方便用刀头好使劲的部位砍首级,砍完又得站起来走过去弯腰捡首级。
所以士兵们一般是掏短刀来割首级,揪住头发,刀绕脖子一割,顺着颈椎缝把刀尖伸进去一挑,一个首级就割下来,远比腰刀方便快捷得多。林冲作为老行伍,自然也会这门手艺,拿解腕尖刀割了陆虞侯等人的首级,大仇得报。施耐庵也是曾经参与过农民起义的,所以才能写出细节这么详实的作品。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人渣啸西风,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