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国的“不仗义”和“背叛”,欧洲国家显然一肚子气,而且有话要说。去年与德国总理当面沟通后,法国总统马克龙踏上了“找事”之旅,前往美国“解决麻烦”。然而,几个月时间过去了,美国依然没有任何改变,这让德国政府也坐不住了。德国副总理效仿马克龙,也踏上了“找事”之旅,前往美国华盛顿为欧洲“讨说法”。
德国副总理
环球网报道称,德国副总理指出,他将会在未来的7天内抵达美国华盛顿,与美国的经济部门高层官员进行单独会晤,向对方描述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伤害,劝告美国保证“友好且尊重”的经济氛围。虽然德国副总理话说的委婉,但是谁都能意识到这是在向美国“讨说法”,要求美国撤销对欧洲的不良影响。
拜登去年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里面的内容涉及到“绿色环保”。按照拜登政府的要求,只有在美国内部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包括零部件)才能获得政府补贴,其余的汽车全部被排除在外,这对于欧洲国家的伤害非常明显。欧洲国家一直都是汽车出口的大国,在美国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不能获得政府补贴,汽车销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德国大众汽车厂生产的新能源汽车
事实上,欧洲国家也明白美国法案的危害性,因此多次向美国提出了抗议。就像马克龙一样,就多次要求美国“及时改正错误”。他在采访中称,美国总是说自己是欧洲的“朋友”,但是其对欧洲出售的能源价格可一点也不够朋友,反而有“趁火打劫”的意思。
不仅口头上抗议美国,马克龙去年还亲自前往美国白宫,与拜登磋商“法案补贴”的事情。在与拜登碰面前,马克龙参加了在白宫宴会厅举行的商业宴会,他在宴会上讲话称,美国的法案已经对欧洲造成了严重伤害,这不仅破坏了经济公平竞争,还影响到了美法两国的关系。
拜登和马克龙会晤(资料图)
然而,美国一点反应都没有,也没有豁免欧洲的意思。在拜登的经济计划中,欧洲新能源汽车是一块大肥肉,如果能够让这些企业工厂全部迁入到美国内部,必然可以让美国经济衰退止步,甚至是触底反弹。抱着这样的目的,拜登始终没有豁免欧洲的意思。
不仅于此,拜登还在两周前的“公民见面会”上指出,保护美国居民利益才是自己政府优先考虑的事情,至于欧洲利益,“让他们见鬼去吧”,哪怕他们提出再多的抗议,自己都不会让美国利益和公民权益受到伤害,因为这是美国政府的基本原则。
美国总统拜登
美国的态度,也引起了德国的不满,因此就有了德国副总理效仿马克龙的事情。这名副总理指出,在能源转型和环保上,拜登政府做出了极大的努力,这是值得肯定的好事,但是方式有些错误,因为想要塑造良好的两岸氛围,需要美国和欧洲保持友好且尊重的关系。
抱着“兴师问罪”的态度,德国副总理公布了自己访问美国的行程。可以预见的是,这次的访问必然不会特别顺利,因为美国是不可能单独豁免欧洲的,顶多与欧洲签署特殊协议,减少对欧洲经济的伤害。
美欧关系示意图
但是,欧洲国家也不一定会满意,毕竟美国掠夺欧洲利益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因此,美国与欧洲国家的碰撞必然还会发生,除非美国真的不再盯着欧洲国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