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眼的光亮过后,“轰隆”巨响随即传出,甚至几公里外的英国居民都感受到了地面震动。抵达事发的谢伍德新月广场后,英国人只看到一片狼藉,以及受伤的居民,还有11名英国死者。与此同时,广场早已看不出原来的样子,满地都是碎片,也看不清肇事者的本来模样。
被火团袭击的英国小镇民宅
经过详细的检查和对周围居民的询问后,英国得出了最终结论,袭击广场的“巨大火团”,不是天外来客,而是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航班。当进入英国领空后,其化作一团“烈火”砸向了英国小镇。
这不是一架货机,而是一架客机,上面的乘客加上机组人员足足有259人。这259人,也随着客机的坠落成为了“巨大火团”的一部分。当时客机究竟遭遇了什么,为何会突然变为“巨大火团”?
航班解体复原图
1988年,泛美航空公司的PA103航班,在德国国际机场执行飞行任务,将两百多名乘客送到美国。按照飞行计划,德国起飞后,PA103航班将在伦敦降落休整,然后前往美国纽约,最后在底特律结束任务。
从德国起飞半个小时后,PA103号航班进入了英国苏格兰领空。又飞行了几分钟后,航班的前货物舱突然传出爆炸声,短短时间内,PA103航班就在天空中解体,化为“巨大火团”砸向了英国小镇。
当时的泛美航空航班
事发后,美国和英国航空调查人员启动调查程序,从谢伍德广场上搜集到的碎片中还原了事发时爆炸的那一幕。调查人员指出,在PA103号航班的前货物舱内,应该藏有一枚不足400克的塑胶炸弹。
在计时器计时结束后,塑胶炸弹被引爆,航班机身上被开了一个小洞,大概有一个拳头大小。就是这个小洞,摧毁了整个航班。在小洞出现的3秒后,PA103号航班的机翼从机身脱离,随后机身开始迅速崩溃。
地面上的杂物
PA103号航班,是波音747机型,飞机的控制系统在驾驶室的下面的负二层,与藏有炸弹的前货物舱只有一道脆弱的隔板。塑胶炸弹爆炸后,隔板被掀开,冲击波使得控制线路大幅震动,进而导致机身前半部分剧烈震动,甚至使机身出现小幅度弯曲。
与此同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无法从小洞内传出,就从机身内壁上反射回爆炸中心,与爆炸中心再次产生的冲击波相遇,形成了致命的“马赫波”。“马赫波”来回反射后,通过空调系统线路传递至整个机身。
PA103解体的瞬间
在“马赫波”和“控制线路震动”的双重影响下,机身的前半部分从机身脱离,航班整个断裂同时发生爆炸。航班上的乘客不是被炸死,就是从高空中坠落死亡。再加上地面人员的伤亡,总计270人死亡。
从前货物舱的物品调查中,美英两国锁定了塑胶炸弹的罪魁祸首。10年后在国际法庭上审判了两名利比亚人,指控其中一人就是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