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疱病的症状、诊断要点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图腾爱尚猪 2023-10-22 21:04:04

猪水疱疹病毒

猪水疱疹(VES)是一种急性、高度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发热,在口鼻部、口腔黏膜、脚掌、冠状垫及脚趾之间有水疱形成。猪水疱疹和猪口蹄疫、水疱性口炎、猪水疱病在临床上很难区分。

在全世界任何国家或地区,VES未被作为一个自然感染的猪病种类。从1972年以来,从未成熟的4月龄大的加利福尼亚海狮幼崽、死亡的已断奶的北方海狗幼崽以及还在护理中的北方海象幼崽的喉咙和直肠拭子中被分离出一种不同于VESV的病毒,命名为圣米格尔海狮病毒(SMSV)。这种病毒也从阿拉斯加的海洋哺乳动物和商业性海豹肉以及南加利福尼亚海岸潮汐池收集的鲈鱼喜欢捕食的鱼类中分离得到。从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中分离得到的SMSV都能引起猪发生VES。而且,从犊牛喉咙和直肠拭子分离得到的杯状病毒能引起暴露猪群发生临床水疱疹。

病因学

水疱疹病毒属由两种病毒组成,即猪水疱疹病毒和猫杯状病毒。从犬、水貂和细胞培养污染物分离到的其他疱疹病毒与这两种病毒完全不同,且还未进行分类。VESE大约有40个血清型(尽管还没有对所有的血清型都进行血清学监测比较))。已知VESV有13个血清型,SMSV有17个血清型,剩余的血清型是以这些血清型首次分离的宿主命名的,即加利福尼亚海狮病毒02012181、斯特勒海狮病毒(SSLV)、V810、SSLV-V1415、牛杯状病毒(BVC)B0S-1、BCV Bos-2、鲸目动物杯状病毒Tur-1、灵长类动物杯状病毒Pan-1、爬行动物杯状病毒Cro-1、海象杯状病毒、臭鼬杯状病毒、兔杯状病毒和人类杯状病毒。20世纪30年代分离得到了7种VESV血清型,40年代以来遭到丢失或毁坏,并没有和以后分离到的血清型进行比较。SMSV被发现是SMSV-1和SMSV-2的混合物。部分SMSV-8和SMSV-12基因组序列测定显示二者有别于VESV的其他成员。所有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物(如猴肾或猪肾)中复制的VESV成员通常都能引起快速及破坏性的CPE。

公共卫生

一般认为这些病毒对公众健康没有明显的影响。然而,有报道称有两种海洋动物病毒的血清型可以感染人。SMSV-5可以从病毒工作者的手掌和脚掌的水疱重新恢复培养得到。另外感染的案例是在白令海处理患病的虎头海狮(北海狮)的工作人员的硬腭、上嘴唇和面部区域有水疱发生。(McA11 株)从发病后30多天的人的喉咙洗涤物样本中分离出一种新型的水疱疹病毒。

流行病学

猪、鳍足类动物、鲸类动物、牛、马属动物、臭鼬、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爬行动物和鱼类可发生自然感染病例。SMSV-7和SMSV-17分别在海狮肝吸虫和贻贝分离获得。实验结果证明,SMSV中至少有六种血清型引起的猪水疱病与VESV感染导致的水疱病变没有明显区别。

美国暴发水疱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饲喂未经处理的且被污染的食品垃圾。然而通过直接接触患病动物也很容易发生感染。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随着体温的不断升高,水疱可出现在以下单个部位或多个部位,如吻部、唇部、舌部、口腔黏膜蹄掌、趾间及足部的冠状垫。病变也可发生在乳头部位,特别是哺乳母猪。

诊断

对患猪的初步诊断主要基于发热和典型的水疱存在,这些水疱通常在24~48 h内破溃形成糜烂。与其他引起水疱性疾病的病毒进行实验室鉴别诊断是必不可少的,如口蹄疫病毒(口蹄疫病毒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猪水疱病病毒(肠道病毒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以及水疱性口炎病毒(水疱病毒属,弹状病毒科)。

病毒检测可通过实验室的各种血清学方法来进行,包括补体结合实验、病毒中和实验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然而,血清型为基础的检测依赖于每一种血清型病毒的抗血清。

电子显微镜可用于对上皮组织悬浮物或猪组织培养物进行传代后进行检测。各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包括实时RT-PCR)已经用于水疱疹病毒的鉴定。

VES可从细胞培养物中分离获得(通常采用猪或猴肾细胞系)。一旦确定引发该病暴发的病毒的血清型,血清学检测方法就可用于被感染备群的检测或诊断。

免疫

感染VESV的动物在发生强烈的免疫反应后可以自行恢复,所产生的抗体至少在6个月内可保护动物免受同一血清型病毒的感染。感染后10~12d可检测到中和抗体,感染后21~28d抗体浓度达到顶峰。

预防和控制

VESV感染后无特效治疗方法。目前没有可用于预防的疫苗,血清型的数量可能会阻碍VESV疫苗的发展。在怀疑是水疱疹的情况下,应尽快报告有关部门。用于饲喂猪的下脚料和鱼应先煮熟再饲喂。尽管自20 世纪50年代以来还未发生过VES,但VES类似病毒广泛存在于太平洋沿岸并周期性地感染美国西部的家畜或圈养野生动物。猪群仍然存在被水疱病感染的威胁。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