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有什么临床症状?钩端螺旋体病如何预防和控制?

图腾爱尚猪 2023-12-13 22:19:05

感染钩端螺旋体的绝大多数猪呈现亚临床症状,小仔猪和怀孕母猪最有可能遭受临床感染。

急性钩端螺旋体病

这一阶段通常与菌血症同时一起发生。在感染实验中,急性期大多数猪表现为厌食、发热和精神委顿。然而在自然感染中,这些病症表现轻微,尤其是发生地方性流行感染时也许只有一头或两头动物被感染,这一阶段的感染通常被忽视。

有几篇关于在自然感染引起暴发时出现黄疽和血红蛋白尿的报道,特别是小于3月龄仔猪遭黄痘出血性血清群的菌株感染的些病例,在出现症状1周内自然痊愈比例高。此类报道较少,而出现较多严厉症状的病例也是罕见的。

慢性钩端螺旋体病

慢性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症状是:流产、死胎和产下生存能力低下而又瘦弱的仔猪,尤其是猪感染波摩那型钩端螺旋体。此类钩端螺旋体病能导致相当大的经济损失,瘦弱的整窝仔猪出现黄疸出血型感染为特征也有报道。

有关猪群由于钩端螺旋体病导致流产的重要资料未见报道,即使有,不同国家一定有很大的差别,这取决于流行水平、流行病学和饲养管理因素,包括控制措施的落实。从获得的有限资料分析,即使广泛实行疫苗免疫接种的国家,仍有钩端螺旋体病出现,此病是导致猪流产最常见的病因。例如在安大略省,猪流产的6%是感染波摩那型钩端螺旋体造成的。Wan durski(1982)在波兰的调查表明,地方性流行的塔拉索夫型钩端螺旋体感染是引起畜群3%流产的原因。Fearnley等(2008)通过PCR试验发现24头胎儿中有4头携带钩端螺旋体。急性暴发还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Saravi等(1989)描叙在一个猪群暴发引起19%的怀孕母猪流产,仔猪和母猪的死亡数由暴发前的8%上升到暴发时期的28%。菌株致病性的差异也在感染猪群中造成不同程度的流产。

在英国部分地区,从流产仔猪中观察到属于澳洲血清群的高流行血清型,Eillis等(1986a)也报道相同的菌株在英国流产仔猪中分离到。Rehmtulla 等(1992)报道,在安大略省,一个猪群胎儿感染布拉迪斯拉瓦型钩端螺旋体后,16%的母猪发生流产。

Egan(1995)报道在爱尔兰的诊断报告中荧光抗体试验(FAT)阳性率5%~23%。但至今未见出版具有微生物学意义的实验评价。然而,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如何把其他原因的流产与这些情况分开,因为用猪群已用布拉迪斯拉瓦型疫苗免疫接种和实施抗生素治疗计划。

对于波摩那型引起的流产,在进行限制性繁育工作以后没有显示出任何改进,猪甚至仍然保持长期感染。

不育是布拉迪斯拉瓦型感染的一个特征,Hathaway和Little(1981)对 血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表明:澳大利亚血清群抗体滴度和母猪不育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应用布拉迪斯拉瓦型疫苗进行分群试验证明对母猪的生育能力有显著的改进。

预防和控制

切断感染猪或其他宿主向另一头猪传播钩端螺旋体病,是控制本病的关键环节。钩端螺旋体病的控制取决于三项措施的联合应用:即抗生素治疗、免疫接种和饲养管理。不幸的是,这些措施不是在每一个国家都能实现的,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西欧国家都不使用疫苗,另一种情形是由于抗生素残留使得用抗生素治疗变得困难。在美国主要使用抗生素控制和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兽医使用链霉素不能长久有效,因此控制该病计划必须视当地情形而加以改进。

免疫接种产生的免疫持续期比较短,对感染的免疫力不能达到100%,最好的免疫持续期为3个多月;虽然不知道确切的免疫期,免疫接种对临床性疾病的免疫力被认为持续时间稍长,可以显著的降低一个畜群的感染水平,但不能清除感。在欧洲部分国家为了控制布拉迪斯拉瓦型感染,饲料中广泛地添加四环素类药物,导致所有这些国家出现了药物残留问题。欧洲市场上急需一种有效的布拉迪斯拉瓦型疫苗。

单独使用抗生素不能从单个带菌动物体内清除猪携带的钩端螺旋体感染以及控制畜群感染。尽管一些研究者主张按每千克体重25 mg链霉素全身性给药或按每吨饲料800g口服四环素药物将能清除带菌者,但其他研究者则认为这种治疗方式不起作用。最近交替使用抗生素治疗结果表明:使用四环素(40 mg/kg,给药3~5 d),泰乐菌素(44 mg/kg,给药5 d),红霉素(25 mg/kg,给药5d)能有效地从实验感染猪的肾脏清除波摩那型感染。

控制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管理因素是预防直接或间接与野外媒介动物和其他家畜的接触。严格贯彻生物安全措施并提倡在生产企业内部和周围环境中控制啮齿动物措施。当面临临床疾病暴发时,最好的选择是治疗已发病和处于危险期的家畜,以每千克体重肌内注射链霉素25 mg。对受威胁的家畜实施免疫接种,然后定期的采取疫苗免疫措施。如果疫苗免疫不是唯一有效方法,应采取饲料给药措施,每吨饲料添加含氯或氧四环素600~800g。这种给药方式可以连续喂服或投喂一个月/停药一个月。另外,也可在一年中分为两个阶段投药,每阶段4周;最好分别选择在春季和秋季。

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是控制布拉迪斯拉瓦型钩端螺旋体感染的一种重要手段。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