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60岁血压就超标,不吃药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医生为您讲清楚

张伟小张 2025-02-11 08:32:49

这是张医生最近遇到的一位中年病人,他刚刚发现自己患上了高血压,血压超标的也不严重,因为害怕药物的副作用,因此,想通过非药物治疗的方式,使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这种想法到底对不对呢?指南上给出的意见是,一级高血压病人,可以尝试使用非药物疗法治疗高血压,周期为3个月,如果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可以继续保持,如果血压还是超标,就需要加用降压药物治疗。

一提到非药物治疗,很多朋友会嗤之以鼻,非药物治疗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吗?没必要大张旗鼓地拿出来说吧?如果您真是这样想的,就有点小看非药物治疗了。其实,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非药物治疗并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一个必选项。无论是哪一种高血压,非药物治疗都应该是治疗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开展其他的治疗方式。反过来说,如果非药物治疗没有好好实施,其他治疗再规范,也没有用。

但让人感到担心的是,很多朋友并不喜欢这种治疗方式,理由很简单,这种治疗方式会对患病的朋友形成很多约束,这是他们非常不喜欢的,也正因如此,很多朋友一旦发现自己的血压超标,就跑到医院找医生,要求使用降压药,其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逃避在生活上的限制。正如咱们前面提到的,非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基础治疗弄不好,根本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非药物治疗主要指生活方式干预又称为“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看上去好像有点高大上,其实用咱们老百姓的话来讲,就是去除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增进降压药物的疗效,从而降低心血管病风险,所以,一旦被诊断为高血压,应尽早启动。生活方式改变主要包括5方面内容:

①主要在饮食方面进行改善,限制钠盐,包括减少含盐调味品以及加工食品中盐量等,食盐总量每天要<6g,最好控制在5g以下,并增加富含钾离子的食物摄入,比如新鲜水果、蔬菜及豆类,减少饱和脂肪及胆固醇摄入。限制饮酒,酒精摄入量男性每天<25g、女性每天<15g;

②控制体重,BMI要<24kg/m2;腰围男性 <90cm、女性 <85cm。BMI的计算方法是用我们的体重/身高/身高;

③ 不吸烟,吸烟的危害每个人都知道,无论是否患上高血压,朋友们都要及时戒烟,并远离二手烟,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家人,都是有莫大的好处的;

④体育锻炼,这个是很多朋友不太喜欢的,特别是年轻的朋友,他们工作比较忙,睡眠质量还非常好,所以,很难抽出时间来锻炼,但是,体育锻炼真的有那么麻烦吗?其实,朋友们之所以会感到麻烦,无非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运动方式,二是运动时间,事实上,无论是哪个方面,都没有朋友们想象的那么麻烦。

首先聊运动方式,指南给出的建议是实施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 等,这些运动方式都可以,非常简单,而且容易实施。其实,在运动时间上,也没那么难。同样是来自于指南的建议,体力活动时间每天>30分钟就可以,这个很容易,相信大多数朋友都可以做得到,而且不用每天都这样,每周运动5~7次就可以,这就意味着,每周,我们还可以有两天的休息时间;

⑤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现在,大家活在一个内卷的社会,彼此都不容易,有些心理压力在所难免,特别是处于中年的朋友们,上有老,下有小,这方面的问题可能就更大一些。不要忍着,不要不好意思,这些问题都比较常见,如果实在排解不了,及时看医生是正常的。

非药物治疗对于中青年高血压朋友是尤为重要的。一方面,在中青年阶段及早干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利于遏制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另一方面,中青年相较老年人可接受较长时间、较高强度的体力锻炼,有助于身体质量控制、改善心肺功能甚至促进精神心理健康。

更为重要的是,低盐、低脂、戒烟、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费用-效益比更佳,比药物治疗更符合卫生经济学,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这种方式会更加省钱。因此,非药物治疗也成为在群体水平防治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重要策略。

哈佛大学有一个研究,这个研究总共花了86年时间,在张医生看来,是非常了不起的,它提出幸福人生的3个关键要素分别是,建立良好的周边关系、磨炼自己的复原力,以及不管发生什么事,始终不下牌桌。

要是单看结论,也许有点像大道理。但是,这项研究的价值在于,它能让你以后再看到这些大道理时,会想到,原来这背后,还有一项持续了86年的研究来论证它,还有那么多扎扎实实的数据来证明它。

那么这项研究和我们今天的话题有什么关系呢?聪明的朋友恐怕早就看到了,最后一个要素就是咱们今天要说的内容,命运对早早患上高血压的朋友来说,也许有一点不公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彻底失去希望。

幸福人生这个事,关键不在于短期成功,而是长期不输。说白了,只要人在,只要不犯永久性错误,不管年轻时经历过多大的挫折,都有机会在晚年扳回一局,过上幸福的生活。想到这里,你再看张医生的这些建议,是不是感觉,它们比原来更鲜活了一点?以及自己付诸实践的决心,更坚定了一点?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咱们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

0 阅读: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