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的奇幻世界里,鸿钧道人被视作站在权力与修行巅峰的存在。
他的三位弟子,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皆为先天圣人,拥有 “重立地水火风,换个世界” 的超凡伟力,能够签押封神榜,主宰仙凡生死,而鸿钧道人更是被认为已达到以身合道、主宰天道的境界,封神榜的设立与运行似乎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然而,看似一手遮天的鸿钧道人,却也有着不得不忌惮的存在,女娲娘娘便是那位霸气介入、修改天道的关键人物。
故事始于封神第一回,纣王在女娲娘娘行宫降香时,因见女娲圣像的绝世容颜而魂不守舍,竟在粉壁上题下轻薄之诗,表达想将女娲 “取回长乐侍君王” 的荒唐念头,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女娲娘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1332db2f4ab2a0e88b13720eba4143a.jpg)
女娲盛怒之下,即刻准备给纣王以报应,欲让其遭受天谴。然而,当她驾着青鸾前往朝歌时,却被殷郊、殷洪顶上的两道红光挡住云路。
女娲往下一看,得知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此时若贸然动手,便是违背了既定的天道规则,于是只能暂且返回行宫,心中满是不悦。
这简短的情节,实则暗藏玄机。“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背后却是鸿钧道人所设定的天道运行程序。
从逻辑上推测,鸿钧道人的设定应该存在两种可能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8d4ebd9dd7ad0cd5f3627d5fea3f0ad.jpg)
其一,若纣王继续昏庸无道,失德失政,那么他的统治便会在二十八年时终结于天命;其二,倘若纣王能够幡然悔悟,夙夜在公,励精图治,那么他的天命则有可能得到延长。虽然书中没有直接阐述这一点,但从后续女娲娘娘的行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推理出来。
女娲娘娘在诛杀纣王不成后,唤来彩云童儿取来后宫中的金葫芦,祭出 “招妖幡”,招来轩辕坟三妖,并对她们下达密旨:“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
假设纣王的二十八年气运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女娲娘娘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派遣三妖去惑乱君心。
她的这一行为恰恰表明,在原本鸿钧道人设定的天道中,纣王的命运存在变数,而女娲娘娘的介入,就是要确保成汤在二十八年时必然失天下,将天道运行纳入她所期望的轨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b3f95b6558b1871eae3f7c4ba107368.jpg)
这一事件无疑是对鸿钧道人权威的巨大挑战。鸿钧道人主宰天道,本应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然而女娲娘娘却能凭借自己的意志,强行改变他所设定的天道程序。
更为关键的是,从后续事情的发展来看,鸿钧道人并未做出任何反对行为,而是顺从地让一切沿着女娲娘娘指定的方向发展,最终成汤在二十八年后果然灭绝。
这背后所反映的,不仅仅是女娲娘娘与鸿钧道人之间的权力博弈,更是封神世界中复杂的权力制衡与天道运行规则的体现。
女娲娘娘作为上古正神,拥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强大的影响力,她对天道的干预,或许并非出于个人的私欲,而是基于她对天下苍生、对整个封神世界发展走向的一种判断。
而鸿钧道人虽然主宰天道,但也并非毫无顾忌,他或许也明白,在这个多元而复杂的封神世界里,各方势力相互制衡,即便是他,也不能完全无视其他强大存在的意志。
放你屁,书都没看明白瞎胡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