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杜聿明参加国庆,偶遇一中将脸色大变:16年前你不是死了吗

观点视频 2022-12-12 11:42:42

1962年,杜聿明受邀来到了天安门,参加国庆典礼。

此时的杜聿明出狱三年,早已经脱胎换骨,成了新中国的公民,看到天安门城楼下,老百姓欢度国庆的盛况,他更是无限感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当年,他们这些国民党将领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杜聿明被俘

故人相见

正当杜聿明全神贯注观礼的时候,一个人从远处走过来,十分热情地和杜聿明打招呼,还问他对自己有没有印象。

杜聿明愣住了,盯着来人半天,也想不起这是自己的哪位老相识,对方见状,则豪爽大笑,说道:“我是吴瑞林啊,你最近过得如何?”

不说还好,这一说,杜聿明被吓得不轻,脸都白了,他脱口而出:“你不是已经死了吗?”

杜聿明一句话,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听到杜聿明以为吴瑞林死了,许多人都笑起来,吴瑞林可是战功赫赫的开国中将,怎么会死了呢?

杜聿明

杜聿明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当年在战场上,他可是亲眼见到了吴瑞林牺牲的电报,后来蒋介石还因为“击毙吴瑞林”表彰了他,结果,如今吴瑞林“死而复生”?

吴瑞林对杜聿明的反应也十分不解。当初,他和杜聿明经历过几次恶战,是老对手,吴瑞林对杜聿明的作战能力还是十分肯定地。

当年大家是敌人,但如今都是新中国的同志了,所以,得知杜聿明前来观礼,吴瑞林特意过来跟他见面。

但是,杜聿明似乎产生了误会?

两人在天安门城楼上谈了半天,最后才解开迷惑,这是杜聿明误信了假战报,闹出的笑话!

吴瑞林

吴瑞林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他1915年生于四川一个贫困的家庭,从小便看遍了人间疾苦,因为家徒四壁,养活不了他,所以,年仅十岁,吴瑞林便不得不离开家乡,自谋出路了。

在亲戚的介绍下,吴瑞林来到一家砖瓦厂,当起了童工。

老板对他们百般压榨,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其余时间都要干活,工钱是拿不到的,饭也是馊臭的剩饭。

这样严酷的环境,很多工人活活累死、病死,吴瑞林也落下一身伤病。

直到1927年,吴瑞林认识了一群地下党。

这些党员可以说改变了吴瑞林的命运,他们带领砖瓦厂的工人进行罢工反抗,从资本家手里为工人争取到了工资和休息日。

在年轻的吴瑞林看来,这简直是奇迹,随后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思想叫做马克思主义,还有一种被称为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

如今工人农民所受到的压榨,是不平等的,是可以反抗的!

热血沸腾的吴瑞林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始了自己的革命之路。

吴瑞林虽然年纪小,但是他为人聪明,对付敌人很有一套,党组织很快发现了这个团员的潜力,让他在四川地区担任地下情报员。

在这个岗位上,吴瑞林工作了四年多。

屡建奇功

1932年,吴瑞林正式加入了红军队伍,成了红四方面军的一名战士。

吴瑞林参军的过程也颇为传奇,当时,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的带领下,准备攻打巴中,但是,巴中还盘踞着大量川军,红四方面军不熟悉地形,也不清楚敌人的实力。

万一攻击不成功,反而被敌人消耗了实力,那就得不偿失了,红军还在艰难创业阶段,实在是输不得。

所以,长期在巴中一带活动的情报员吴瑞林被临时调到第四方面军,负责侦查工作,但即便是吴瑞林,也说不清巴中城内的防守究竟如何。

为了胜利,吴瑞林实施了一个冒险的计划,他要乔装打扮,混进城去,为红四方面军弄清楚敌人的布防。

但是,如何骗过敌人呢?

其实,对于吴瑞林来说,这并不难,吴瑞林年纪小,身材瘦弱,看上去完全不像一个军人,所以,敌人本身就会放松警惕。

而且,吴瑞林多次出入巴中,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很熟悉,完全可以假装城内的居民。

就这样,趁着一天黑夜,吴瑞林带着另一个侦查员渡河来到了城边,两人换上一身破破烂烂的衣裳,挤在进城的人群里。

见到守军,吴瑞林便操着巴中话直喊“老爷”,川军一看是这么个“小叫花子”,压根没盘问,直接就放人进去了。

吴瑞林再借着“要饭”的名义,在城里转了一圈,第二天就把敌人的大致情况送到了徐向前手里,这是吴瑞林在军中立的第一功。

随后,吴瑞林就留在了第四方面军,还入了党。

徐向前很快发现,这个年轻人真不简单,他不仅聪明机智,而且很有号召力。

徐向前

红四方面军安顿下来之后,便要进行征兵扩充的工作,吴瑞林到各大村子里转了转,竟然一下子招募到了几百个青壮年。

这可是奇迹,吴瑞林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实,用的就是将心比心,吴瑞林本人就是四川的贫苦农民家庭出身,为了生存,他种过地、要过饭、当过童工,底层百姓的生活,就是他的亲身经历。

直到加入了红军,他才获得了做人的尊严,是红军解放了他。所以,吴瑞林站在那里,就是红军的“活招牌”。

吴瑞林也格外明白,四川老百姓最想要的是什么,他告诉百姓,红军就是为老百姓打仗的队伍,红军要让老百姓有地种,有饭吃,有书读。

吴瑞林这样一说,加上有红军的实际行动证明,当地的老百姓自然纷纷响应。

因为这样出色的能力,吴瑞林很快又升到了政委的位置,从此之后,他带领队伍南征北战。

在军队里,吴瑞林是个“铁人”,都说轻伤不下火线,吴瑞林是重伤也不下火线,意志非常顽强。这份意志在抗战中表现的尤其明显。

抗战期间,作为游击队的队长,吴瑞林频繁地和日军交手。

1939年,日军派出大部队扫荡,还包围了吴瑞林所在的指挥部,叫嚣着要吴瑞林投降。

而吴瑞林迅速反应过来,他亲自举枪冲出指挥所,和敌人激战,期间吴瑞林身中数弹,手脚还有右腿都血流不止,但吴瑞林依然坚持战斗。

吴瑞林带领战士们杀死日寇五十余名。敌人丧心病狂地使用了毒气弹,吴瑞林中毒昏死过去,送到医院的时候,连心跳都快没有了。

沙场交锋

但是,吴瑞林福大命大,被医生抢救了一个星期,终于苏醒了过来。

但是医生告诉了吴瑞林一个坏消息,他的右腿受伤太重,已经无法恢复了。

一个将军残了右腿,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大家都很为吴瑞林惋惜,但吴瑞林没有被击倒,哪怕右腿不能活动,他也照样上战场杀敌!

从那之后,吴瑞林身边就多了一副拐杖,但是每逢作战,吴瑞林依旧气势不减,以至于日本人无论如何不相信吴瑞林瘸了一条腿,还以为是八路军放出的烟雾弹。

毕竟,戎马多年,吴瑞林歼灭了日军上万,日本侵略者听到他的名字就闻风丧胆,这很难让人相信是一个右腿残疾的人办到的事情。

对于吴瑞林来说,身体上的残疾并不限制他的能力,他从不为自己的伤病自怨自艾,这种乐观的精神也鼓舞了每一个战士。

杜聿明早就听说过吴瑞林的名字,毕竟吴瑞林是抗战名将。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解放战争期间,吴瑞林是让杜聿明无计可施的对手。

1946年4月16日,吴瑞林被任命为辽南军区独立师的师长,此时,东北地局势十分紧张。

东北三省,拥有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战略位置也很敏感。所以,抗战结束之后,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将东北作为争取的重点。

杜聿明

蒋介石很快开始了行动,他派遣杜聿明率领大军进入东北,以占领东北全境为目标。

一开始,局势对杜聿明确实十分有利,因为当时我党安排在东北的民主联军根基不稳,资源不足,没有和国民党正面冲突的能力。

而且,日军撤离之后,东北许多城池都成了无主之地。

这样一盘散沙,面对有备而来的国民党部队,基本上没有抵抗能力。杜聿明攻城掠地,自以为胜利在望,但是乐极生悲,还没有完成任务,杜聿明病倒了。

其实,这件事情也并不意外,杜聿明的身体一向不好,而蒋介石为了自己的大计划,当然不管杜聿明是死是活,让他拖着病体上了战场。

结果,仗打到一半,杜聿明无论如何也撑不住了,只能打道回府,甚至为了保命,直接切了一个肾,恢复了好些日子,才又被蒋介石撵回了东北。

可是,这次再来,局势变了,杜聿明坐镇的时候,国民党还有些战斗力,主帅一走,他们马上就没了战斗意志,被抓住机会的东北民主联军打的抱头鼠窜。

杜聿明无可奈何,只能赶紧着手补救。1947年,我军对四平发起攻击。

吴瑞林带着独立师前去增援,路上却遇见了国民党的大军。

原来,蒋介石和杜聿明也预料到,我军可能会派军增援,所以派了重兵守卫。

敌人派出了整整三个师,在人数差距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吴瑞林使了一个计策,他仅仅派出一个营的兵力,趁着夜色去偷袭了敌军的营地。

在敌军看来,我军这一手是神出鬼没,他们根本摸不清我军到底有多少人,直接被打懵了,还以为我军派出的是主力,于是有犹豫豫,不敢轻举妄动。

而就在敌人犹豫的时候,吴瑞林已经带着军队赶到了前线,正好撞见国民党的独立三师,敌人没有准备,被我军全数歼灭。

这个消息传来,杜聿明大惊失色,仔细打听才得知,原来吴瑞林手下的兵马也不过只有一个独立师,杜聿明觉得,这是奇耻大辱,于是发誓要报复回来。

蒋介石也给杜聿明下了命令,因为吴瑞林所带领的独立师一直镇守着辽南军区,蒋介石想要得到这块根据地。

就这样,杜聿明再次带着大军进犯。

这个时候,局势十分不利,因为,此前敌人破获了我军的电台,导致我军的作战计划已经被敌人尽收眼底。

而且,敌人来的太突然了,吴瑞林没有做好准备,就不得不准备战斗。

误会一场

这次与打四平不同,敌人是卯足了劲儿要消灭独立师,眼下,想要守住根据地非常困难。所以,吴瑞林权衡之下,决定先带着战士们突围,保存实力,将来就有机会再打回来。

但是,敌人大军压境,想要打开缺口也不容易,吴瑞林决定亲自带队突围。

与此同时,一定要掩住敌人的耳目,不能让他们发现这件事情。

吴瑞林机智的派出两个连队,布下疑兵之计,让他们在敌人的前方发动进攻。

解放军突如其来的攻击,让杜聿明产生了错误的判断,认为吴瑞林这是要背水一战了。

杜聿明也害怕伤亡,于是,他调集了许多轰炸机,对于辽南军区的指挥部进行轰炸。

不过,杜聿明没料到,他在前线指挥的时候,吴瑞林已经带着部队在后山找到了出口。

一支部队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从杜聿明眼皮子底下溜走了,而杜聿明还以为吴瑞林留在指挥部里。

经过几轮轰炸,辽南军区的指挥部早就已经被夷为平地。

杜聿明得意洋洋,没有仔细查看战场,便安心的回去,等待下属报告。可是,等杜聿明的手下赶到现场的时候,却发现空空如也,一个人影都不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左思右想,他们都不相信辽南独立师能在这种情况下逃走,所以便武断地的认为,肯定是他们已经在战场上全军覆没了。

当时的国民党,军队谎报战功是常事,所以,下属给杜聿明交上来的战报上写道,独立师的师长吴瑞林被当场炸死,整个辽南独立师无一生还。

看到这份战报,杜聿明更是欣喜若狂。

他并没有去仔细确认真实性,因为他也认为,在自己的强烈攻势下,吴瑞林绝无可能逃出生天。

他迅速把这个喜讯报告给了蒋介石,蒋介石又赶紧让手下的各大报社,对这件事情大张旗鼓的宣传,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国民党的“功绩”。

吴瑞林当然没有死,他成功带着辽南独立师突围,出去之后,很快与大部队汇合,并报告了战斗情况。不久之后,辽南独立师被编入了42军,继续在东北参加战斗。

只不过,这番号一改,杜聿明就更坚定地认为,辽南独立师肯定已经被自己歼灭了。否则,为何后来再也没遇见过这支部队?

而吴瑞林对于自己在国民党那里已经死去的传闻毫不知情,他忙着打仗,实在没空去关注报纸。

再说,国民党那边的假报道实在太多,我军方面的将领,几乎每月都要在国民党的报纸上牺牲几次。所以,吴瑞林万万没想到,国民党居然是真的相信自己死了。

杜聿明也没想到,真相竟然是这样的,他以为辽南独立师不存在了,殊不知这群战士们不仅打赢了解放战争,还参与了抗美援朝,一直都是我军的精锐部队。

幸好,如今误会已经解开,而且,当年战场上你死我活地对手,现在,也可以一笑泯恩仇,共同建设新中国了。

63 阅读:34034
评论列表
  • 老三 14
    2022-12-20 06:39

    杜将军不也是抗日名将么?

  • 2023-01-03 14:03

    42军军长吴瑞林。

观点视频

简介:笑看天下风云,做具影响力的泛资讯、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