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水产研究社
最新首发 | 了解最新水产养殖知识,关注:水产研究社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水质调节,技术交流,生态养鱼,养虾,养蟹,健康渔业,您值得信赖的水产小帮手。
1、PH值
养殖水体正常水质 PH值为7.6~8.8
• 一般四大家鱼能适应的范围为4.6~10.2;鲤鱼能适应的范围为4.4~10.4
• 几种主要养殖鱼类适宜的pH值为7~9,7.7~8.5时生长最好
PH 值偏高机理及危害:藻类过度生长繁殖,大量消耗水中碳源(二氧化碳),致使水体 PH 值快速上升(光合细菌过度生长繁殖也会造成PH 值上升)。
PH值偏高,水体中氨氮以氨分子氮形式存在,增加了氨氮的毒性,另外,高 PH 值水质对部组织有腐蚀作用。
pH值过高,对虾甲壳变硬,摄食量下降,气温较低天气的上午摄食稍好,下午和傍晚水温越高则摄食最越低,蜕壳困难,镜检鳃丝肿胀。
PH值大于10时,对虾鳃组织遭受破坏,导致对虾游塘窒息。
常见有两种情况:一是水质较瘦时pH值过高,一般在养殖前期常见,可以向水体中补充钙、镁等无机物质,肥水,然后泼洒乳酸菌丁酸梭菌等微生物制剂;
二是水体过肥时形成pH值过高,一般常见于养殖中后期的老化水体,可以施加芽孢杆菌来提高水体透明度。
如下图,高PH值OH-增多,反应左移,导致分子氨NH3增多
PH值偏低机理及危害:水体缺氧,水体有机质过多,在厌氧菌厌氧发酵的作用下产生大量有机酸,致使水体 PH 值偏低。
PH 值偏低,致病菌容易大量繁殖,且硫化氢毒性增强。
如下图,低PH值H+增多,反应左移,导致分子形式H2S增多
PH值低于6.5时,会减少对虾血液载氧能力,造成类似水体缺氧出现的游塘现象;
2、溶解氧
• 几种主要养殖鱼虾蟹类最适溶氧量5mg/L以上;
• 正常呼吸所需溶氧量>2mg/L;
• 溶氧量的警戒浓度为1.5mg/L左右;
• 1mg/L以下会造成窒息死亡(浮头、泛池);
• 1.5~4.0mg/L是摄食强度变化的转折点;
•1.5~4.0mg/L之间摄食强度增加最迅速;
•1.5以下,4.0以上增加率相对减慢;
从以上溶解氧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得出:溶氧量对饲料利用率的影响极大;
对草鱼鱼种的试验表明:溶氧为5.56mg/L组 比2.93mg/L组的饲料系数降低近5倍。
当溶解氧为3毫克/升,则鱼虾就出现浮头游塘等现象;溶解氧低于2毫克/升,养殖的鱼虾则出现死亡。
溶解氧来源:水生植物(如藻类)光合作用放氧、空气氧(如开增氧机)、化学增氧剂增氧等;
水体耗氧因素:氧化还原反应耗氧(如有机质的分解)、生物呼吸作用耗氧等;
3、氨氮
养殖水体正常水质氨氮为<0.2毫克/升
氨氮主要是由于生物呼吸作用和氮源有机质(如残饵、水产动物排泄物、过量施肥浮游生物尸体等)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的产物。
对于水产养殖中,尤其是高密度或者大棚养殖来说,氨氮亚硝酸盐超标的最直接来源就是过量的投饵导致,饵料吃不完就会沉底败坏水质。
饵料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在水体中的一系列作用就产生了我们闻之色变的氨氮亚硝酸盐超标情况。
首先,我们的残饵中含氮有机物需要经过氨化作用来释放氨态氮。下图所示就是氨化作用的方程式:
从上图中氨化作用的反应,我们可以看出来,PH值在中性或者偏碱性的水环境中氨化作用更强烈。
氨化作用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我们平时用的菌,如果水体溶氧可以保证在一个充足的环境,建议用芽孢杆菌更好一些,如果担心耗氧,不能保证充足的溶氧,或者室外养殖担心溶氧问题,可以用丁酸梭菌。
分子氨毒性较强,离子则无毒性,两者的比例取决于水体 PH 值的大小和温度高低,PH 值偏高、温度较高条件下,分子氨比例就较高。
分子氨和离子氨转换以及与PH值的关系可以参考第一条关于PH值的介绍。
鱼虾类发生氨中毒引起的症状轻重有别,若因急性中毒,可能发生呼吸急促、浮头游塘,会迅速死亡;若因慢性中毒,可能发生下列不正常现象。
(1)可能会干扰鱼虾蟹类的渗透压调节系统;
(2)易破坏鱼虾蟹的黏膜层;会降低血蛋白携氧能力,表现为厌食、靠边、游动缓慢,严重时会出现游塘
(3)浮头等现象。
4、亚硝酸盐
养殖水体要求亚硝酸盐<0.01 毫克/升
亚硝酸盐是氨氮向硝酸盐转化过程的中间产物,在缺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很难向硝酸盐转化。
从上图可以看出如果水体溶氧充足,NH4+会与水体中的溶氧充分反应生产无害的NO3-离子,如果溶氧不充足,则会形成有害的NO2-离子。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水体充足的溶氧,尤其是高密度养殖过程中更应如此。
根据水产研究社查阅大量资料得出结论:
在水体溶氧<1mg/L,硝化速度会显著下降,并且大量生成对水体产生危害的NO2-;
在水体溶氧在1—(5-6)mg/L时,硝化速度随着水体溶氧的升高而加速。
在水体溶氧>(5-6)mg/L时,硝化速度不再受到水体溶氧的影响,也就是说,水体溶氧在(5-6)mg/L这个区间是最合适的,硝化反应最充分的,可以生成对水体危害最小的NO3-。
养殖水体处于弱碱性, pH7.8~8.9,以pH=8.4最好,这时硝化反应更充分。而在pH=9.5以上硝化细菌受到抑制,pH=6.0以下亚硝化细菌被抑制,硝化速度急剧下降。
温度对硝化速度的影响:在5~30℃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硝化作用加快,在<5℃或>40℃,硝化作用会受到明显抑制。
所以说,亚硝酸盐的累积,多因池塘低溶解氧的结果。
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高会对养殖动物短时间内生理性缺氧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如何在短时间里快速降低亚硝酸盐是首要问题,就如心脏的速效救心丸一样。
但是,这种快速的方法不持久,只是救命药,不能治本。因此,亚硝酸盐迅速降低后及时泼洒芽孢杆菌进行巩固。
亚硝酸盐对养殖动物的毒性较强,是养殖水体诱发爆发性疾病的主要因素。
水产动物亚硝酸盐中毒时,会氧化其血蛋白而形成高价铁蛋白,导致血液呈暗色,严重影响其携氧能力。
鱼虾蟹亚硝酸盐中毒,会出现游动缓慢、靠边、厌食、游塘、浮头等现象,虾体尾部足部及触须易出现发红症状。
5、硫化氢
养殖水体要求硫化氢<0.2 毫克/升;
硫化物浓度应不超过0.2毫克/升(以硫计)。水体中硫化氢含量大于0.1毫克/升时就可能影响幼鱼的生存和生长,当达到0.3毫克/升时可使鲤鱼全部死亡。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养殖水体中硫化氢含量应在0.25毫克/升以下即可。
硫化氢是由于含硫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由厌氧细菌分解形成,在水体中以分子形式的硫化氢(H2S)、硫氢根 (HS1-) 和硫离子 (S2-)三种形态存在;
高密度养殖过程中如果过量投喂高蛋白饵料,由于蛋白质中含有硫。
在微生物作用下,无论有氧或无氧环境,蛋白质中的硫,首先分解为-2价硫(H2S、HS-等),在无游离氧气的环境中H2S、HS-可稳定存在,这就是硫化氢在无氧或者溶氧低的情况下严重超标原因。
但是在溶氧充足的时候即有游离氧时,H2S、HS-能迅速被氧化为高价形态。
其中硫化氢和硫氢根能够作用于蛋白质结构中的硫基基团,形成共价结合键,抑制蛋白质的作用,从而表现出毒性作用。
另外在缺氧环境中,各种硫酸盐还原菌可以把S
作为氢受体而还原为硫化物,即H2S、HS-等,从而导致硫化氢超标。
硫酸盐还原菌作用的条件:
a.缺乏溶氧。调查发现,当溶氧量低于0.16毫克/升时,硫酸盐还原菌便开始进行作用。
b.含有丰富的有机物。硫酸盐还原菌利用S
氧化有机物而获得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S
被还原为H2S)。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有机物增多,被还原产生的H2S的量也就增多。
从上面硫酸盐还原菌作用原理我们可以看到,水体溶氧低,有机质超标,水质浓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硫化氢超标。
硫化氢毒性效用与氨氮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随着硫化氢浓度的升高,鱼虾蟹死亡率明显增加。
池塘硫化氢是否超标,简单的判断标准在于池塘下风处是否有臭鸡蛋味。
硫化氢毒性较强,具有强烈刺激性,对水产动物组织有腐蚀和麻痹作用,影响水产动物呼吸作用。
虾硫化氢中毒表现为厌食、骚动不安、在水表层狂游。
以上就是针对水产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五大指标详解,大家通过查看可以看出,这些指标都不是单独孤立存在的,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因此我们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可以通过掌握它们的相互作用原理来调节水质,最终实现增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