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或高兴早了,刚夸奖完美国,白宫就变脸了:要俄对波兰事件负责

浮渔史记 2022-11-18 10:49:32

反转,反转,再反转!有时候,不到最后时刻,永远不知道结局是什么。

正当,波兰遭到导弹袭击一事,引发全世界强烈关注,俄与北约之间战云密布之际,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多重转变。

为避免长篇累牍,具体细节就不再赘述了。

简而言之,就是波兰与乌克兰相接壤的地区,突然遭到了导弹袭击,造成2名波兰人身亡,波兰很生气,第一时间表示“可能是俄罗斯干的”,随即下令军队进入战备状态,并召见俄驻波大使,要求其立即做出解释,同时通知了美英法德等国和北约,准备启动“北约集体防御原则”以作回应。

对此,美西方国家和北约集体表示,全力支持波兰展开调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致电波兰总统杜达,指责是“俄罗斯所为”。

但就在外界认为,北约或将因为波兰事件与俄发生冲突之际,局面突然反转了。

首先,北约方面表示,在波兰被导弹袭击当天,一架北约军机恰好在该国境内飞行,并追踪到了导弹雷达轨迹,随后将相关数据提供给了北约和波兰。

其次,正在巴厘岛参加G20峰会的美英法德日意等西方国家领导人,紧急召开了圆桌会议讨论波兰事件。

会议结束后,美国总统拜登对媒体表示,根据初步数据显示,也就是北约提供的导弹轨迹数据,称导弹并非来自俄罗斯。

随后,美国官员也表示,导弹来自乌克兰,由S-300防空系统发射,并试图为乌克兰“找补”称,乌军可能是在拦截俄军空袭导弹时,防空导弹“误入”波兰境内的,并非故意。

眼看美国发声,波兰、英法德和北约的态度也发生转变了。

17日,波兰总统杜达表示,很多迹象表明,落在该国境内的导弹“很可能”来自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并称这件事“可能是个意外”,还强调“绝对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是乌克兰对波兰的蓄意攻击”。

英法德随后也相继发声称,在调查完全结束之前,各方应保持理智与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升温。

北约则回应,已经就波兰事件召开了紧急会议,但特地强调——该会议不是在“北约集体防御原则”框架下进行的。

也就是说,波兰事件的性质已经改变,北约不会就此事与俄罗斯发生军事冲突,既是给俄方一颗“定心丸”,也是向波兰、乌克兰以及其他北约成员国表态。

与此同时,乌克兰的态度也发生了部分转变,同意“竭尽全力”配合调查,但依旧认为是“俄罗斯干的”,还主张联合调查波兰事件,同时要求立即允许乌方代表赶赴现场调查,但波兰并未立即答应,表示需要先获得批准。

也就是说,虽然目前乌克兰的嫌疑很大,乌方也转变态度同意配合调查,但在最终结果出来之前,基辅还是“拒不认账”,并打算亲自参与调查。

总之,在美国表态“不是俄罗斯干的”之后,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火药味”消散了许多。

为此,俄罗斯还罕见“夸奖”了美国。

16日晚,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美方的“克制和更加专业”是值得注意和考虑的,并再次提请注意,美方的反应是“相当克制的”,这与波兰和某些国家“歇斯底里的反应”形成了鲜明对比。

嗯,佩斯科夫两次提到了“克制”,还用上了“更加专业”等字眼,可见俄方这次对美国的反应还是比较满意的,而这样的夸奖出现在美俄之中,而且还是“俄罗斯夸奖美国”,情况就更加罕见了。

但令俄罗斯没料到的是,刚夸奖完美国没多久,白宫又变脸了。

17日,美国防部长奥斯汀公开表示,美国将支持波兰的调查和评估,即:导弹事件可能由乌克兰防空系统引发,但不论如何,最终得出了什么言论,俄罗斯都“必须对该事件负最终责任”。

奥斯汀还表示,美国将派出相关人员,协助波兰展开调查。

也就是说,在美国看来,即便调查结果显示,确实是乌克兰干的,那俄罗斯也得负最终责任。

为什么?

对此,荷兰首相曾表示过,如果没有俄乌冲突,俄军在事发当天没有空袭乌克兰,那乌军就不会启动防空系统,防空导弹没准也不会落入乌克兰境内。

因此,不排除荷兰首相的话“提醒”了美国,给白宫找到了另一个向俄施压和“甩锅”的途径。

对于美方的“最终负责”言论,刚夸奖完美国的俄罗斯也不乐意,当即改变态度,向美国表达了强烈不满和抗议,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还向美发出了4个“灵魂拷问”:

为什么刺杀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凶手至今还没被找到?

为什么美国的“911事件”没能被阻止?

为什么美国政客和官员总能从“丑闻”和调查中脱身?

为什么美国有成千上万个备受关注的案件没有被侦破?

扎哈罗娃表示,这正是因为,美国政府对事件的调查结果根本不在乎,只不过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找人“负责”。

言下之意,扎哈罗娃这是痛批美国罔顾事实,故意颠倒是非黑白,为了达成政治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指鹿为马,这次试图栽赃污蔑俄罗斯便是例子。

由此可见,美国此番表态过后,一种美盟友势必会“跟牌”,波兰和乌克兰没准会更来劲,波兰导弹事件估计短时间内不会完结。

对此,且谈3点粗浅看法吧。

1,波兰导弹事件背后,或许远比表面呈现的要复杂。

从表面上看,乌克兰导弹“误落”波兰是“意外”,但实际上,从事发后,波兰第一时间宣称导弹是俄制,并将矛头指向俄罗斯、立即召见俄大使来看,显然有种“急于给俄定罪”的用意。

再加上,泽连斯基与杜达通话时,也直接指责是俄罗斯干的,显然也有对俄“屈打成招”的意味。

但要注意,俄对乌克兰发起的空袭,主要集中在基辅等乌克兰中部和东部区域,而乌军导弹拦截的方向,与波兰边境地区似乎是反方向。

如此一来,事情就有2中可能性了:

要么是俄军导弹打到了乌西部地区,迫使乌军向西发射导弹进行拦截,导致导弹意外掉落波兰境内;

要么是乌波两国合伙“唱双簧”,准备通过此事将波兰以及背后的北约“拉入战场”,一同向俄施加压力。

毕竟,波兰与俄关系也十分紧张,例如波兰大力军援乌克兰、制裁俄罗斯;俄方切断向波兰供应天然气;波兰没收俄能源公司股份;波兰向俄索要二战赔偿等等。

因此,如今杜达明确表态“乌克兰绝不是蓄意攻击波兰”,不免让人怀疑,是否有替乌方“开脱”的用意。

2,美国正试图寻求“平衡”。

一方面,美国表示“不是俄罗斯炸的波兰”,旨在避免俄与北约发生军事冲突,点燃更大规模的战火,同时也是避免惹怒普京,引发美俄间的核对抗。

当然,也不排除美国不想被乌波两国“拖下水”的可能。

另一方面,美国罕见与盟友的主张相悖,很容易引发西方内部的不满,毕竟当初将“对俄施压”渲染为西方“政治正确”的就是美国,如今美国替俄发声,势必会影响西方人心。

所以,白宫特地表示——不论如何,俄都要为波兰事件负最终责任。相当于给了西方盟友一个交代。

只不过,美国这样的“平衡”,俄罗斯或许不会接受。

3,普京的压力也很大。若继续不理会西方,美英乌等国没准会更来劲,给俄安排新罪责;若要回应,则需要把控力道与角度,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因此,在当前局势下,如何应对波兰事件引发的风波,很考验普京的政治智慧。

接下来,且看普京会如何出招吧。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