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ble这次的三副新品里,我反而更喜欢的是那副常规4.4插针的传统HIFI耳机,另外的两个带了XMEMS单元的声音都比较偏科、而且风格一致,那个C口的XM-1据说是和上一版的工程机变化比较大,不知道是不是样机有问题还是说真的改了调音方向。XM-1和FOKUS TRIUMPH二者都有近似的优缺点,低频都比较多、而且听感略闷一些,中高频比较强调硬朗感、有一定的锐度,听欧美重口味一些的流行是对味的,但不算耐听、细腻,但FOKUS TRIUMPH作为TWS来说倒是能理解,XM-1如果作为旗舰级有线的话,我还是希望声音能够进一步打磨一下。
ONYX使用了黑玛瑙面板,单元方面则是1个定制10mm动圈单元+4动铁+2静电单元+1 PZT骨传导单元的配置,售价2W出头,这个PZT单元是Noble首次使用,做到了骨传导和空气传导的结合,对全频段都有正面的作用,而且与Eletech再次合作定制了一款名为“勇气”的4股OCC镀银单晶铜。这个塞子的风格,初听下来会觉得近似Stage3、但是没有Stage3那么的肥厚,中高频总体还算干净一些、而且基于下盘比较浓的基础,又会让我联想到他们自家的Ronin,但人声没有那么怼脸、声场也更好,总体是一个浑厚、氛围型的大声场路线,流行摇滚向的杂食。
NG的一个新旗舰、但不是替代Erebus的旗舰,定为在Eurus那个档位上,乍一听感觉是基于Eurus+的基础增加了声音的厚度、弱化了线条感,素质没的说、给人一种和Erebus只差一口气的感觉,但是在音色层面我觉得不算有啥突破,包括即便是换上了吴总的另一根线,鲜活度有些不够、是偏沉稳类的,我倒是希望这次能够做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因为我现场对这副塞子的反应不算强,天杀的老吴掏出了一副私模让我听,听完直接不淡定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上的Erebus迭代版,低频更有冲击力、空气感更足、信息量纤毫毕现、声场大的有些没边的那种,我感觉是基于之前所谓的“Erebus摇滚版”(一个代号而已,不代表真有)又做了素质层面的提升,如果能再把细腻度加一点已经是高于VKRP私模+换线的水平了,不知道他最终能把潜力挖掘到啥样子......
今晚最后一条更新,惠威的圈静铁旗舰,广州展的时候正式发布过。
这个塞子的工程机前后也调了很多次,其中有几版的声音我甚至都不忍评价,毕竟圈静铁这个结构这两年也被做烂了、行业平均水准很高,很少能见到水准之下的东西。但我前两天看了羊驼的文章,就好奇地仔细听了一下正式版的声音,居然出奇的均衡、细腻,而且惠威这种走大众路线的上市公司,居然走的是一个偏器乐向、杂食向的路子,人声结像虽然偏小一点,但是非常的干净细腻、器乐修养很好,给人的感觉是有一个多年音响发烧经验的高手在背后指点过调音的样子。但东西调音虽然非常高级,三万五的价格,从硬素质来说,我觉得还是有一点溢价的成分。而它的树脂版风格变化就很大,中频凸出、醇厚度高的路子,甚至有一丢丢的模拟味,但声场和结像弱了一些。听下来给我的感觉是,惠威用金属版做了个标杆,但好像试图出货赚钱的是这个树脂版......
休息完备,继续更新。
Softear的Enigma,大家应该知道我前几次展会对它的评价不算高,因为声音真的实在是调的太“无聊”了,一个素质比RS10高很多、但是两端延展比RS10更保守、中频也没啥味儿的塞子,不知道最终是做了调整还是得益于EA家线材的调味儿,Enigma的中高频部分的鲜活度从原来的55分,我觉得至少提升到了一个75分的样子,总体依然不算多么的鲜活、但也不算死板了。素质是真的没有任何槽点,低频的落地感、汹涌的动态、宽阔且规矩的声场,而且我居然在展会这种嘈杂的环境下能够感知到歌曲的更多细节、并且是以一个自然的方式呈现,虽然说这玩意价格应该不过3W,但信息量的表现已经是T0级别了,不输U6W、VKRP、Erebus这些东西,优缺点其实都给你明牌了,塞子本身上限够高、但却没什么个性,就看你自己怎么折腾。
海帆这边带来了Canpur的一个新的次旗舰型号,定为高于54E、低于622,硬件配置我没仔细问,声音的话那种人声的甜味儿我感觉是偏54E多一点,醇厚度低于622、但是比54E密度高、同时没那么怼的近,声音比622更为的活泼一些,一耳朵的听感塞、但素质底子又不弱,我觉得应该算是友商皇帝的一个有力竞争者,我看现场也搭配了一根Eletech的线,不知道是不是特调版的什么联名。
本次展会的全场大热门之一,凯音的N3Ultra,又是个牙膏挤爆系列,其实上一代N3Pro我就很喜欢,在中低端的播放器里,N3Pro也是为数不多我依然留着自用的型号。和之前比,且不谈电子管本身有啥变化,至少4.4口也能用电子管模式了,而且音色有经典和现代两种可以切换,考虑到单端/平衡本身存在的差异性、以及晶体管模式的音色,这台机器的声音变化可以说是非常丰富、可玩性极高。两个JAN6418军工级NOS电子管,DAC的部分也是两颗4493S这种走音色路线、同时datasheet还很漂亮的型号,还有本地PEQ可以调。
看到贴吧有烧友说N62全系都可以下岗,其实我也基本赞同,至少我觉得除了E01和R01,其它的板子都被N3Ultra给干废了,这次他们和戈壁友商山灵一样,都在3K价位拿出了一个动态非常汹涌、音色大气的路线,那种低频的扩散感、高频部分的空气感,即便是从调音修养层面也完全不像这个价位的机器。如果你是上代用户,最大的变化是,电子管的声音不软了、晶体管的音色也不硬了,二者我认为,以驱动耳塞而言的话基本上是属于平行的关系,电子管的模式比晶体管模式再平顺一点、细腻一点,胆机是它锦上添花的部分、不代表硬素质有任何的妥协。这种感觉就像我当年听到C9一样,什么,胆机居然也有如此的信噪比、纯净度?他们这次把电子管模式做成了一个我觉得可以常态化开启、不用担心素质劣化的东西。
Kinera和QOA这边,Kinera的新品就是之前广州展露出的薇儿丹蒂,一个很不错的流行向的Loki,我其实早就收到了,但还没来得及跟大家分享。QOA拿出了两副同一个塞子的不同版本工程机,不知道大家现场听的时候听了一副还是两副,其中有一副的声音比较浓郁、三频都很厚实绵密,有点近似于Skuld的感觉,而另一个版本是属于中上盘丰满、低频明显有残缺的,显得比较头重脚轻,如果能够把三频做协调一些、声音再略干净一点的话,我觉得完成度就非常好了。下面这个竖条是松果稳定木的样品,腔体应该就是从年上面切下来的,实物很好看。
享声的PA1数字时钟再生器和MDA3系列的尾巴之前有写过,就不再赘述了,这次他们的另一个很重要的新品就是这个DAT3,是他们前阵子着重发布的一个基于无损蓝牙技术的东西,自带43131解码,数字输出达到了50ps级IIS转SPDIF技术,蓝牙发射的情况下,24bit 44.1khz 下DAT3的单端模输出指标:失真+噪声 ~0.0003%, 动态比 127dB, 信噪比 130B (20~20khz),而且还做了15th高阶版本和车载蓝牙的版本。现场接了自家的P1来推HD800,因为时间有限,没能来得及对比接DAM1的声音,但能感知到大声压的前提下音色没有明显的破碎感、声音也挺顺畅细腻的,标准版的售价不到3K,我绝对对高性能蓝牙转盘有刚需的可以考虑一下。
上次双木三林发布的两套系统里有一个遗憾的点,那就是VMV套装没有对应的CD转盘,如果拿PL200来做转盘的话颜值也并不协调,T2的诞生算是补齐了这个遗憾,而且设计语言和VMV套装完全一致。VMV的声音应该是目前双木三林出过的机器里在风格层面我最喜欢、我也认为最高级的一套,精致透润的底子、声音张力也足够打得开,在现代声的机器里是属于做的非常润泽、高频也很流畅的路子。
新声域展台也和SIVGA携手摆满了大耳,当差点因为外观错过了这个P2Pro平板头戴,声音我觉得比黑美人的韵味要更好一些,中低频部分能给到更丰满的形体、更足的人声气息感,而且即便是我用N2直推,声音也依然非常宽松柔顺。黑美人当年是一代神作、而且非常好推,还记得那会儿我用艾巴索的AMP8就推的很好了,但如果用现在的眼光去审视的话,还是有着声音高频比较僵硬死板、棱角锐利的问题,这副P2Pro可以说顺应潮流,把那种直推头戴更注重素质的一面改为了兼顾声音的柔美感,非常值得期待的一个新品,价格应该是在3K内。
Zephone这次有一个新版的古董线“宙斯”,价格高了一档,来到了8800元,之前的古董线我其实不算太认可的,味道很在线、声场也大,但我试了几个搭配都明显削纵深,这次的这根能够把结像、纵深都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并且醇厚度、模拟味、空间的宽度都是拉满的,可以兼顾抒情人声和大编制的需求,除了不太适合一些ACG燃曲、电音以外,适应面很广。
没来得及在洪陆科技这边细听,倒是在旷世展台用CMA18台机感受了一下ERZETICH爱色奇家的头戴式产品,这个来自中欧地区的斯洛文尼亚品牌在外观层面的硬核与声音形成了很鲜明的反差,是那种空气感很足、氛围浓郁、偏包围感的路子,而且据说用一些旗舰级播放器直推也不错,旷世CMA18驱动下的声音则是偏温暖、甜美系的风格,厚重而不沉重、醇厚不HUFI的路子,虽然这样的格栅看起来很像是个平板或者铝带类的单元,实际上它是一个50mm的动圈,喜欢传统动圈风格的用户们不要错过这个东西。
拓品家的这2套西装,我都挺认可,小的那套就比巴掌大点,但是现场推DT900 PRO X的声音还是有一定的控制力和非常不错的声场的,毕竟这个头戴本身的高频能量感就很足。而那套大的机器,光是单体的价格都比自家DX9要贵,貌似是他家目前最贵的一套东西了,没有犯DX9上那种凸中频削声场、能量淤积的问题,声音非常的协调和均衡,乍一听会让我联想到隔壁家的VMV,虽然没那套的声音那么润、但也是典型的那种有很好的线条感和结像轮廓的路子,而且推塞子还不算很薄,如果你真的追求科Hi参数的话,也许是正经的那种科Hi退烧机。
临走之前才在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发现了老虎的摊子,图2是一个给钛阳花的新配线,大家都知道我是更认可普通版向阳花的,但钛阳花的换线潜力很大,虎哥也一直在折腾各种搭配线材,我后续其实也收到了不同的搭配,确实是减少了之前的那种僵硬感、刺激度,声场也大了不少,有兴趣的可以找他或者海帆申请下试听。那个金属壳子配黑线的,是一个他家的新动圈,我自己听着是各种问题,声场非常大、但声音又非常虚,声音听起来非常的缥缈虚浮、但空气感又很足,我觉得听起来有些怪怪的,好像只能适配一些很空灵的音乐、或者轻柔型的女声,结果虎哥跟我说展会反响还不错,找谁说理去....
EPZ这边,Q1Pro这个型号我再提一嘴,200元的白菜价高颜值流行人声塞。图2是他们这次发布的一个新品,叫K9,1圈8铁的夸张配置,价格只要1000多,而且即便是工程机我都没挑出什么毛病,是他家一贯的那种润Fi走向,会让我想起之前的530那种风格,而且颜值依然是非常能打。
算是“买线送塞子”吗?扬仕图2这个塞子只卖200元,而且声音素质还不错,虽然李总说是单独花钱开模做的,就是这个看着有点不算很上档次,不知道正式版的外壳能不能稍微再好看点。这个塞子的声音是属于比较典型的现代型动圈声、能量感有点冲,声音素质反而是需要做点减法的,我估摸着按照扬仕的习惯应该是会在线材上做点调整。据说他们今年会正式进军耳塞市场,可以期待一下。
听宝的新品包括五单元动铁和欧若拉的3S,其中3S是老版新改,升级了单元配置,改善了一些通透度和高频的解析,提升了一点硬朗感,而五单元的声音其实听着和之前的作品几乎是一毛一样的,比较保守的那种能量感释放、全频段非常柔顺,他们这几年在调音层面还是坚持做自己的风格,也不参与市场的卷法,我感觉现在的产品力想打开销路还是比较困难的......
德森瑞的旗舰解码台放M1已经定版且上市了,甚至定版的机器已经到了我家里,只是我没来得及拆。我感觉最近几次工程机,谢工一直是在做加法、再做减法、再做加法,找一个推力、音色、控制力的平衡点,毕竟很多人嫌德森瑞的东西素质不够、高频不够,但德森瑞的铁粉其实又独爱他家的模拟味、音色质感,要知道这么小的玩意在现场是把HD800的素质和音色都推出来了,你可以质疑M1这么小的机器卖1.6W真的很贵,但它的产品力完全不逊于同价位任何大体积的东西。
Fitear难得在展会曝光个新品,差点就错过了。图里这个叫imarge,2静电2动铁配置,价格10800元,给我的感觉是pure增加了高频和解析度的那种路子,声音醇厚度不如Pure、更干净、高频张力更强一些,而且声场做的很好,我还是很诧异,主要发声单元就俩动铁,他家是如何把素质做这么高的,这牌子一直给我一种不遵守物理学规律的感觉......
VE和汉声的展台,主要新品是一个叫昆汀的线,单晶铜材料,价位低于Luna,和Luna的风格有所区分,作为一个铜线而言其实反而是比Luna要更加凝聚、清秀一些,声音是有一定的颗粒感渲染的、而不是Luna那种偏柔顺的路子,如果价格定在3K档的话我觉得竞争力还不错。
瑞弦的VR2,我当时和蔓草的原话是,如果你们只是个初版工程机的话我暂时不听,别到时候调音调了一年改八百个版本,结果他告诉我这次不纠结,声音已经基本定型,所以大家在展会上听到的应该已经很接近最终版(也可能是口嗨,万一下次展会声音大改了我喷他丫的)。我听下来的感觉是,和VR1的音色有所传承,中频很润,即便是搭配上了黄铜套这种拉中高频的套子,也依然有很好的细腻度,动态、声场是一耳朵的提升,我自己手里还有一副VR1+CS1,VR2现在的声音我觉得没什么毛病能挑了,就看能不能定个有惊喜的价格。
那副长的很奇怪的平头塞,有烧友跟我说很喜欢,但我配他们现场的镂空海绵套觉得音色怪怪的,就不评价了,当时临近我出发回家,没有时间细听。
达音科这边的岚,在niuniu展台和自家展台都能听到,有了自家官配联名耳放的支持,声音已经进一步起飞了,但我在两个展台听到的岚感觉声音有点不一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转盘和解码的差异带来的,达音科展台的偏刺激一些、niuniu展台的安定感好一些。岚总体是一个高素质器乐向的路子,现在的素质基本上是释放开了,很期待定版的声音如何。
Titans2是一个金属版的外壳,本身Titans是一个达音科家风评很好、几乎没争议的型号,但这次的迭代在调音层面做了一些改变,声场拉宽了一些、声音比之前要精致,人声的部分依然是蓬松的、但是人声的音色略微往上盘提了一点。
匆匆听了一下TRN的青龙,在千元价位,调音比我之前写过的型号要显得“板正”不少,中频给的偏素、宽松度尚可,虽然这个塞子在整个HIFI市场里不算贵,但在TRN里算是“旗舰”级了,对于他们的用户画像来说是一个有一些欣赏门槛的东西,我觉得可能他们并不打算这个型号走量,而是立一个标杆在这边,如果是HIFI发烧友的话,可以理解为这个价位又多了一个比较中正向的杂食塞。
bqezy的“云”,1动圈加1个柔性振膜被动单元,解决了之前广州展上低频几乎没什么下潜的问题,但极低频依然不算多、是属于弹性大于深度的低频,其他方面的素质都很全面了,声场不错、很宽松,整体我感觉是属于没啥味儿的,想要有什么风格特性的话可能得靠前端来互补。
补充一个EA展台的产品,来自Elysian,我之前对他们两个旗舰级型号的评价不算多高,其实声音水平是在线的,只是可能我预期太高了。这个型号在这次展会上几乎是清一色的好评,我当时听完也觉得素质、听感都无可挑剔,甚至在声音的音色美感、音乐适应性层面比他们旗舰只好不差,声场不算多么开阔但纵深给的很完整,中频薄厚适中、略有暖意,已经让我觉得不存在需要什么修改的地方,很期待最终的定价。
Space In Ear声学奇点家的奥陌陌算是一个老品了,这次参展的时候带来了一根全新的限量版升级线,官方描述是更加宽松温润、华丽优雅,不过这两个特性我觉得奥陌陌本身就是做的很好的,从素质层面来说的话,具备更好的密度、声场、分离度,对于一个本身偏韵味型的耳机来说,这方面的提升能够让整个的声音品质再提一档。
这个东西之前我有写过了,大家可以往前翻一下2024年1月11日的文章。现在是帝捷总代理,一个叫Horizon Doom的牌子,目前只有一款单动圈型号叫Basic,声音比较老派、偏科,偏暖、偏包围感,虽然硬素质挺过关的,但听起来是属于很容易秒摘或者秒中毒的路子,我觉得还挺有趣。
因为时间有限,我在三场发布会都提前离场的前提下也还是没有能听完所有的新品,像错过了拜雅的周年纪念版、ad astra的动圈工程机、以及六号展厅、最深处的展厅都没有能逛到,当然顺带强烈谴责一下AK打出了那么大的SP3KT和新旗舰耳塞的海报,居然没把机器带过来......本次展会大家把牙膏挤爆的型号实在是太多了,我耳朵甚至又听出了工伤,这两天还在上药恢复中,但我感觉以今年的势头,这个月成都展的好东西只会更多,敬请期待吧,感谢赏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