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造太阳”再获突破!新一代核聚变技术突破能量囚笼极限

国货 2025-03-26 16:21:27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今日宣布,我国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又称“人造太阳”)实现革命性突破——核聚变大科学团队发现并验证了一种全新的高能量约束模式,成功将等离子体能量约束效率提升至国际最高水平,同时实现了长时间稳态运行。这项成果被国际权威专家评价为“聚变能源商业化道路上的里程碑式进展”。

“磁笼捕闪电”技术颠覆能源未来

团队负责人宋云涛用生动比喻解释突破原理:“核聚变如同狂暴的闪电,托卡马克则是捕捉闪电的磁笼。过去我们只能短暂收容‘闪电’,而新约束模式让磁笼容量扩大数倍,还能长期稳定运转。”该模式通过优化磁场形态与等离子体流动的协同控制,使能量损失降低40%,首次实现高约束与低损耗的兼容,为未来聚变堆连续发电奠定物理基础。

千秒级运行背后的硬核科技

此次突破建立在EAST装置此前创下的1066秒稳态运行世界纪录之上。新一代技术更突破三大极限:

亿度高温:等离子体核心温度超1亿摄氏度,是太阳核心温度的6倍以上

极致控制:通过2000多项专利技术精准调控“超强磁场”“超低温超导”等极端条件

材料革命:自主研发的钨铜合金第一壁材料可承受每平方米千万瓦级热负荷,寿命提升3倍

改写全球能源格局的中国方案

这项突破使我国在聚变领域实现“双领先”:

技术路线领先:磁约束(托卡马克)与激光惯性约束双轨并进,合肥BEST紧凑型聚变堆计划2027年建成

工程化进程领先:相比美国私营企业尚处原型机阶段,我国已启动示范电站建设,目标2035年并网发电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总干事表示,中国技术将加速全球聚变能源进程,预计可使商业化时间表提前10年。随着新一代“中国环流三号”装置投入运行,人类离“用海水提炼无限清洁能源”的梦想又近一步。

(注:本文实验数据来自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官方通报及已发表论文)

20 阅读:2539
评论列表
  • 劈山 16
    2025-03-27 11:43

    大争之世,辉煌一页

  • 43 13
    2025-03-27 09:53

    没有太空竞赛何来的聚变技术[静静吃瓜]看看头顶的答案[静静吃瓜]就是不抄答案自己瞎做题[静静吃瓜]

  • 2025-03-27 08:18

    没有本质的东西,只是把设备做大

    我有个朋友 回复:
    老张 回复:
    劝删不谢[笑着哭][打脸][打脸][打脸][打脸]
  • 2025-03-28 06:36

    现在的太阳一百年后还不能晒完囊!要个人造的关我屁事!!!

  • 2025-03-27 10:43

    小编吹那么多,还是没有增加时长。[笑着哭]

  • 2025-03-27 10:18

    再次突破,有望在20年后从PPT走向实战![呲牙笑]

  • 2025-03-28 22:28

    神仙帮助我们早日建成受控核聚变电站。

  • 2025-03-29 14:55

    就想知道啥时候能稳定发电

  • 2025-03-29 12:31

    国际权威专家?我就想问一下,所谓的国际权威专家,它懂核聚变吗?[得瑟]

国货

简介:位卑未敢忘忧国,清澈的爱只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