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有窟窿有有眼儿
年纪大了就怀旧,经常回忆起小时的游戏和小时候的玩伴。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孩子玩什么?嘿嘿,玩的项目多得很,而且都是不花钱,就地取材零成本。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有有”,就是“有没有”的意思。
天下雨后,到处泥泞不堪,有个游戏叫“摔炮”。把泥巴做成类似于盆或碗状,用力扣到地面。由于气压原因会把后面胀出窟窿,对方要把窟窿眼堵上。

“摔炮”以前都要问对方一句:
“有有窟窿有有眼儿?”
对方一定要回答:
“没有窟窿没有眼儿。”

摔出窟窿眼后对方堵的时候,就会出现矛盾,有的人实实在在地堵,有的孩子玩赖,为了省泥用泥片堵。这样双方就会发生争执或吵架,有时双方会发生战争。甚至只有双方家长们出面才能平息。所谓家长出面,基本是妈妈出来,就是都吓斥一下自己的孩,然后站那聊会儿家长里短。当然了,吵完架后,可能不过一小时就又到一起玩了

有的时候没摔出窟窿眼,我们叫“粑粑急(bǎ bǎ jí)”。我们的规矩是“粑粑急,赔块泥。”会给对方一块泥,赔泥块的大小由心情而定。
那时候的孩子没电视没手机电脑,都是户外活动,几乎没有戴眼镜的。日子穷,没贫富差距,无忧无虑,大人孩子都那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