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本应以身作则传递正能量,但总有人漠视法律与道德,滥用影响力牟取私利。近年来,央视多次点名批评劣迹艺人,其中张庭夫妇、郑爽、张国立三人的案例尤为典型。他们或践踏法律红线,或无视社会责任,最终声名狼藉,成为行业反面教材。
张庭与林瑞阳凭借早年影视剧积累的知名度,于2013年创立化妆品品牌“TST”,以“明星背书+微商裂变”模式疯狂敛财。他们拉拢林志玲、陶虹等明星站台,利用粉丝信任发展分销商,营造“财富神话”。然而,其产品屡遭投诉,消费者使用后烂脸、过敏等问题频发,一盒售价298元的面膜成本仅14元,且品牌无正规生产资质。2022年,TST被官方定性为传销组织,没收违法所得1927万元、罚款170万元,公司96处房产被查封。尽管两人试图通过直播带货“复出”,但被央视痛批“将粉丝当韭菜”的恶行已难掩其商业欺诈本质。
郑爽的“失控”从荧幕延伸至现实。2019年,她与张恒分手后因2000万借贷纠纷对簿公堂,却意外牵出代孕弃养丑闻。张恒曝光的录音中,郑爽及其家人对代孕所生孩子的冷漠态度引发公愤,央视直言“代孕弃养践踏底线”。此后,张恒再举报其偷税漏税,经查郑爽通过“阴阳合同”隐匿收入,被追缴税款、滞纳金及罚款共计2.99亿元。广电总局将其列为劣迹艺人,所有作品下架,代言解约,星途彻底崩塌。郑爽事件不仅暴露娱乐圈畸形生态,更敲响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警钟。
老戏骨张国立因多次滥用特权遭舆论反噬。2021年,其执导电影《朝云暮雨》在江西婺源拍摄时,以“保证拍摄效果”为由封锁主干道11小时,导致家长接学生受阻,与市民爆发冲突。央视批评其“把公共资源当私人领地”,凸显明星特权顽疾。此外,他代言的保险产品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利用“1.6元低价投保”诱导消费者,实则暗藏扣费陷阱,受害者维权无门。加之其子张默多次涉毒却屡获父亲庇护,张国立的“德艺双馨”形象逐渐瓦解,公众信任度断崖式下跌。
从张庭夫妇的传销帝国崩塌,到郑爽因践踏法律人性凉薄,再到张国立滥用特权自毁口碑,三起案例印证:明星若将影响力视为特权筹码,终将付出惨痛代价。央视的严厉批评不仅是对个体的追责,更是对行业的肃清——娱乐圈绝非法外之地。唯有敬畏规则、珍惜羽毛,方能避免“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的唏嘘结局。
网红AKA,它本名叶润桐,后又宣布改名为叶雨霆,这个叶某人,小爽、郑爽她得罪你了吗?她得罪你了没有?你为什么要诽谤、诬陷、污蔑她。
网民AKA,小爽、郑爽是不是得罪过你,她和你无怨无仇,不认不识,你为什么要诽谤、诬陷、污蔑她。
网民AKA,小爽、郑爽是不是得罪过你,她和你无怨无仇,不认不识,你为什么要诽谤、诬陷、污蔑她,网民AKA,你一看面相,你就像是河南省那地方黑社会犯罪团伙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