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南昌模式”——全流程帮扶引导
南昌高新区从2017年开始,推出了“集中建设工业标准厂房、设立产业引导资金、鼓励园区内企业协作配套”等一系列精准帮扶政策。连续每年建设100万平方米工业标准厂房,装修到位后无偿提供给企业使用,实现重资本、轻资产运营,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组建投资集团,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实现重资产发展。南昌高新区整合了8家区属企业组建了南昌高新投资集团,又与江西银行设立了80亿元规模的南昌高新新产业发展基金。同时,还积极争取市产业引导基金以及滕王阁城市发展基金的支持,力争优先向高新区倾斜。
二是建设标准厂房,保障企业“拎包入住”,推动轻资产运营。为满足企业希望减少固定资产投入、压缩基础设施建设时间的需求,南昌高新区创新承接项目的思路,推出了集中建设工业标准厂房、设立产业引导资金、鼓励园区内企业协作配套等一系列精准帮扶政策。从2017年起,南昌高新区将连续四年每年建设不少于100万平方米的工业定制厂房。这些定制厂房直接装修到位后提供给企业使用,让企业和项目享受到了“拎包进驻”的便捷和畅快。
三是出台政策,为企业提供补贴。南昌高新区着眼产业集群发展,出台专门政策,对企业在园区内采购配套产品,按采购金额分别给予采购方和供货方1%的金额补贴,单个企业补贴总额最高达500万元,与多个企业配套的可分别享受补贴。该政策推动了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吸引了配套企业落户,同时加速了产业集群形成,降低了企业成本,对形成产业发展良性循环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于部分生产设备投入较大的新落户项目,高新区还参照其他省市的经验做法,按照生产设备价格的一定比例予以补贴。
四是企业投产后,进一步提供产业基金支持,以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企业运行过程中,除了提供设备补贴、区间配套补贴、物流补贴、人才补贴等各个阶段的支持,大大降低了企业转移的成本,更能提供代办证件、协调进度、帮助招工等各种贴身服务。全过程的服务,大大减少了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压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时间投入,让企业真正做到了轻装上阵、专注发展。
五是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联盟,并给予产业联盟经费支持。由产业联盟搭建行业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推动产业和企业间优势互补,实现“抱团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目前,南昌高新区已经围绕光电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产业等,组建起了相关产业领域的产业联盟,通过推进光电产业联盟、软件产业联盟、医药产业联盟的建设,最终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打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