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整治低价倾销,家电电商低价乱战或终结

中企观科技 2021-07-08 06:31:58

一方面,电商在家电行业的野蛮式增长时代已经结束了,要从量增向质涨的飞跃;另一方面,国家出手规范并整治电商平台过去十多年以来的低价倾销,甚至大数据杀熟等行为,有助于行业健康。

荀玉||撰稿

电商平台的低价倾销,以及大数据杀熟等不规范行为,正在面临来自国家层面的重拳出击价格违法行为,并就处罚标准等征求意见。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于7月2日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就是为了加快修订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等方面法规,及时修改或废除不合理的行政处罚事项,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随后,这一价格违法规定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对于最近十多年来很多家电厂商争议最多的电商平台低价、乱价,以及利用大数据杀熟等行为,将产生积极正面的震慑使用和价值。智家电看到,与家电厂商抱怨多年的电商问题相关的条款,涉及“低价倾销”、“价格歧视”、“价格串通”、“新业态中的价格违法”等。

其中,这两年来备受消费者争议的“新业态的价格违法”,主要是指京东、天猫、苏宁易购、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算法等技术手段,根据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基于成本或正当营销策略之外的因素,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价格的。

同时,最近十多年来频频出现的电商平台倒逼家电供应商“二选一”,也面临着新的规范。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尚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通过补贴等形式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的。

对于上述违法行为,上述规定中明确,可以并处上一年度销售总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同时,规定还明确,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违法行为发生期间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可以看到,国家层面对于电商平台的新兴经营行为、策略,均进行了清晰的明确。核心内容就是要维护市场健康、公开的经营秩序。同时,在线上线下零售平台全面融合的大背景下,这也有助于线上网店和线下实体店在同一个平台下良性竞争,从而维护用户的利益。那么,最终这将有助于家电企业,以及家电实体店在未来的竞争中释放竞争优势。

====

智家电(ijiadian):智能互联网时代家电新媒体,关注互联网智能化拐点时代的家电产业转型进程。

====

1 阅读:2371
评论列表
  • 陈杜 12
    2021-07-08 10:39

    言之有理

  • 2021-07-08 17:57

    支持低价违法[点赞][点赞][点赞]最好是附上举报入口,那就太好了

  • 2021-07-09 07:43

    这样平台全部都是恶性竞争,搞死了实体!肥了小部分人,伤了大众!早应该监管了!

  • 2021-07-08 20:22

    低价动了谁的奶酪?低价=低税收。

  • 2021-07-08 16:10

    珠三角跨境电商集体翻车,啥生意好做???

  • 2021-07-12 11:59

    我们的劣质,低价应成为过去式。

  • 2021-07-09 08:08

    电商就是串货和乱价的代名词

  • 2021-07-12 16:47

    该管的管不好不该管的就不要管咯

  • 2021-07-09 11:35

    一些行业正随着电商的价格,一步步的走想终结[笑着哭]

  • 2021-07-08 17:50

    镊子一大堆 整谁

  • 2021-07-09 16:41

    出手

  • 2021-07-11 11:48

    低价战略会导致企业无创新,更多中国品牌走不向高端化,国际化。不支持低价劣质产品!支持创新低耗产品

  • 2021-07-12 13:29

    适用于社区团购电商平台么:

  • 2021-07-08 15:58

    有举报入口吗?

  • 2021-07-12 18:07

    哄抬物价合法吗?

  • 2021-07-08 15:01

    家人们这商品在实体店2000元,直播间200元[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叫实体店如何生存,假货次货遍布

  • 2021-07-10 20:07

    恶性竞争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失业

  • 2021-07-11 07:06

    支持严打

中企观科技

简介:关注AI时代中国企业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