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万清军为什么打不过24万日军?1895年5月8日《马关条约》生效

萨莎 2024-05-09 01:19:49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63万清军为什么打不过24万日军?1895年5月8日: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在俄国、德国、法国干涉下将辽东半岛还给清朝政府,改为索取3000万两白银赔款。《马关条约》正式生效。

将辽东半岛还给满清,日本当然不是自愿的,而是德国、俄国、法国逼迫的结果。

要知道,1895年的日本也不强大,列强对它不屑一顾。

当时的日本,还背负着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直到多年后的1911年,日本与美国和英国相继签订了新的《通商航海条约》,废除了不平等的低关税税率,收回了关税自主权,这才基本废除了所有不平等条约。

在1895年的日本,没有同列强正面对抗的实力,只能忍气吞声以3000万两白银的价格,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

对于日本来说,3000万两白银不算什么。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就花费了1亿4000多万两白银。在甲午战争之前的1893年,日本的财政盈余就有3000万两。

换句话说,日本得到一年财政盈余而放弃近3万平方公里的辽东半岛,自然是觉得大亏特亏了。

其实,甲午战争中清军兵力为63万,日军仅为24万,双方几乎是3:1。

那么,为什么在战争中,清军无法获得兵力的优势呢?

我们研究近代中日历次战争历史,会发现一个现实:甲午战争中,中日两军的武器差距最小。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海军相对北洋水师有一些武器优势,但差距还是比较有限的。虽然日军装备了大量速度很快有大量速射炮的巡洋舰,北洋水师毕竟也有日军没有装备的2艘铁甲舰(战列舰的前身)。

就陆军武器上,清军虽然装备零乱,颇有些过时的火器,但总体性能上不弱于日军。清军有一些从西洋全新购买的陆军武器,性能比日军要强得多。

既然武器装备差距有限,那么清军只要依靠绝对的兵力优势碾压,最低程度也能打个平手啊?

甲午战争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现象,一些战役中的清军没有兵力优势,同日军的兵力大体相当。

以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平壤战役为例,清军兵力为1万5000多人,日军为1万6000多人,日军反而多了一些。

随后的鸭绿江江防之战中,清军只有2万多人,日军却有3万多人。

其他的战役也大体如此,日军兵力占据优势。

如日本发动旅顺大屠杀之前的旅顺战役,日军有2万多人,清军防御旅顺部队为1万多人。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古怪的情况呢?

说到底,还是清军落后腐败导致的。

满清名义上有60多万规模的军队,主要的作用是用于对内镇压,分散驻扎在国内各地。

整个甲午战争期间,清军实际参战部队仅有24万人,日军则是17万。

这是为啥?

清军规模虽然庞大,主要用来对付本国民众,很多部队装备低劣,训练极差,根本就不能同日军交手。

日军杀入中国境内以后,曾击溃了一些满清地方军队,缴获了很多诸如火绳枪、大刀长矛等武器。这些武器是几百年前,日本战国时代武士使用的武器,已经放入博物馆了。

然而,这些清军主要用于保境安民,对内防止人民造反,有大刀长矛和火绳枪就足够了。

根据记载,甲午战争爆发时,山东地方清军只有"后膛快枪"一千多支,很多都已损坏,只能拿出来吓唬人,根本打不响。

山东巡抚李秉衡焦急的上报皇上:"军械本属无多,现经各营纷纷请领,几无以应。且尽系旧式洋枪,难以及远。后膛枪仅存千余杆,又次之次者,无以制敌。"

李鸿章认为,全国的清军最多只有35万人可用,却还分散在各地。

更要命的是,清军高层准备不足,开战前军队没有向东北、山东战场调集。

战争爆发时,清军装备较好且可以快速赶赴到战场的军队,仅有4万多人。

其中第一波能够使用的清军,仅有直隶的卫汝贵部盛军为骨干的练勇各部11384人、直隶练军叶志超、聂士成部10357人、奉军左宝贵部3879人,总兵力大概2万5000人。

就算是这些所谓精锐部队,很多也是腐败透顶的满清军官搞得样子货:旅顺守军12000人,其中9000人都是新兵。一些士兵参军后根本没训练过几天,连枪都不太会用。

史料这么记载:"近来新募之兵,急于成军,往往未暇精选类多募自近处,杂以市井之人, 窳惰性成,其拔队起行之时,至有涕泣不愿去者。"

即便如此垃圾的军队,也是名义上兵力多,能够及时送到战场的部队却很少。

先期开入朝鲜的清军仅有叶志超2000人,后期平壤战斗城内清军也不过1万多人,比日军还要少一些。

双方兵力没什么差距,日军火力和训练还占优,清军自然惨败。

另外,满清根本没有及时建立,全国范围的军事战略运输线。

在几十年前的南北战争时期,美国东部各州建起了比较密集的铁路网,大量的士兵和武器辎重都采用火车运输。铁路运输的效率,尤其是长距离运输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马车。

同时代的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人在巴拉克拉瓦港建立了一条通往塞瓦斯托波尔前线的铁路线。这条长达约10公里的铁路,尽管建造的十分原始,仍然为英军的后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地的地形极为复杂,到处都是水网、丘陵和沼泽,是马车运输的坟墓。

而火车一天的运载量,可以轻易达到700吨!如果采用传统的运输方式,牲畜和人力配合的话,这700吨的运载量将是一个不敢想象的数字。

当时的满清,则根本没有铁路。

甲午战争爆发时,很多部队分散各地,又不能使用铁路长距离运输,只能缓慢徒步行军赶来。

以广东提督唐仁廉部为例,1895年12月16日从山海关出发,走了19天才到达沈阳。

在今天用绿皮车,这段路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情。

这就造成了:全国即便有35万清军可用,却无法及时赶赴战场。

日军进攻辽东的兵力不到5万人,清军调集的援军先后有10多万人。

如果清军是一次性赶到10多万人,即便战斗力较弱,也能够同5万日军周旋一通。

但清军分散各地,10多万人是添油一样逐步赶到,不能形成兵力优势。

大规模军事作战,最忌讳的就是添油式的增援。

也就是今天增援一点,明天增援一点,不但对局势不会有什么作用,还会让敌人轻松地各个击破,白白刷了很多战绩。

1895年1月29日,日军3万多人从海上强渡山东荣成。

此时日军兵力不多,只要山东有足够的清军,可以及时赶到荣成,就完全可以将日军赶下海去。

当时山东省仅有清军2万人,前线只有1.2万人,还分别驻守威海、烟台、登州等地。

为了增援山东,清军拼了老命,从南方调来的20营兵应急。

等到清军占领山东沿海大部分时,其中5营清军刚从江苏徐州出发,有10营兵还未到江苏淮安,有5营兵还未到江苏镇江,距离山东都还很远,根本就没用。

相比起来,日军仅仅4天就完成登陆,以2.5万泰山压顶击溃威海的数千清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仅仅通过兵力调动一项,就可以看出清军的荒唐和腐败。

在这场双方出动30万以上兵力的作战中,面对装备先进军舰、西洋大炮、欧美先进轻武器的清军,日军海陆军的战斗死亡人数仅有1132人。

后来日军攻打旅顺小小的203高地,就战死高达5052人,日军战死的将校级军官97人。

而清军的作战数据很是搞笑。以战斗最为激烈的平壤战役为例,1万2000清军最终伤亡2000人左右,还有683人被俘,一共损失2000多人。

日军战死180人,受伤506人,总数仅有不到700人。

最关键的是,平壤清军在正面战斗中的伤亡不多。绝大部分伤亡和被俘的清军,都是在从平壤向北溃逃期间,被日军拦阻和追击所致,说通俗点就是日军追上去补刀。

日军仅仅死伤600多人,也就说明平壤战役清军根本就没有坚决作战。

说起来不稀奇,清军形同雇佣军,谁会为了慈禧太后拼掉自己的性命!

甲午战争可以看到铁路的重大作用,对于中国这样的大陆国家,不惜代价也要完成国内铁路线的修筑。

民国期间,中国国内的有识之士都在尽力修造铁路,孙中山先生就有20万公里铁路的宏伟计划。

国民政府在1928年完成北伐以后,虽然财政入不敷出,对内对外战争从没停止,仍然知道铁路的重要性。

1931年918事变日本侵华后,中日全面战争怕是难以避免,国民政府更是加快了铁路的修建速度。短短10年内,国民政府以完成粤汉、陇海两路为重点,并在华东、华北地区在不依靠国外资金援助的情形下成功修建了浙赣、粤汉、同蒲、江南、淮南、苏嘉等线。1927年至1937年间,国民政府共修铁路3793公里(未包括同时期东三省修筑的4500公里),全国铁路里程已达1.2万公里。8年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也在自己控制区建造了1500公里铁路。

对于地域辽阔的中国来说,1.2万公里铁路远远不够用,仍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战争期间,敌我双方的军事物资和人员运输,基本完全依赖于铁路。抗战的大部分战役,均是围绕着铁路线进行,双方尽全力破坏对方的铁路。比如1940年发生的百团大战一役中,为截断日军的补给交通线,华北地区就有约470公里的铁路被破坏。

日军因铁路线被破坏,受到了非常惨重的损失,转而大举出兵扫荡八路军,借此报仇。而我们熟悉的“铁道游击队”,在抗战中其实有很多股,作战目的就是破坏日军铁路线。

一个国家的腐败和落后,可以从任何地方看出来。

对于一支腐败且主要用于对内镇压的军队来说,即便武器装备再强大,面对外敌入侵也是没有抵抗力的。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0 阅读:0

萨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