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身旁追随多年的守护者李银桥走后,毛主席不但亲自为其送行,而且手抄《七律。长征》送给他,嘱咐李银桥年去拜访。晚年李银桥在一次访谈中透露毛主席评价粟裕,并表示以后不再说话,今后也不会有人了解。那么毛主席对粟裕到底是如何估价的?
一、成长的背景
粟裕1907年出生在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伏龙乡,自幼受到出色教育。粟裕不但是个武将,还是个真正的“儒将”。后又进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院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校长由于宣传进步思想而受到迫害,粟裕等人为确保安全不得不调武昌工作。他们在叶挺部队服役,并由粟裕兼任24师学员班长。
1927年,粟裕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在之后的南昌起义中当起义军总指挥部的警卫队班长。第二年随湘南起义军到井冈山后,由于多次立功受奖,职务不断上升,先后任红十一军和红七军团参谋长。
二、毛主席的评价
他是军队里战功卓着的一员猛将,不论在抗日战争或解放战争中都战功赫赫,颇得毛主席赏识。早些年,粟裕在毛主席身边当过“卫士长”,可后来两人因故走散而各有发展,连毛主席也曾一度认为粟裕殉国而十分痛惜,一直到后来才知道自己不但活了下来,而且取得了很好的业绩,毛主席禁不住高兴起来。
当年,虽然两人没有接触,但是毛主席对粟裕始终很注意,知道了粟裕参加黄桥战役和车桥战役几次战斗的捷报,并通过新四军军部继续为粟裕鼓劲。1945年6月,粟裕取得天目山大捷,毛主席又一次对他刮目相看,称赞他:“粟裕同志今后一定能指挥四五十万大军。”果不其然,粟裕没有辜失败毛主席的期望,打仗越战越勇,战功也越积越多。
内战全面爆发,粟裕凭借“七战七捷”佳绩,为毛主席吃下定心丸。此后,粟裕在军队里愈发大显身手,无论是莱芜,孟良崮之战还是著名的淮海之战,粟裕都曾打得惊人。特别是在淮海战役中,他指挥华东野战军歼敌44万余人,为取得最后的大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毛主席称赞他:“在淮海战役中立下头功”。
毛主席对粟裕向来很赏识,无论到什么地方提起粟裕总是赞叹不已。1948年,毛主席见到粟裕,不仅迎上前拉住他的手,还激动地说:“我国英雄归来!”1961年9月毛主席在同蒙哥马利元帅谈话中,蒙哥马利毫不吝惜地称赞毛主席用兵如神,提起淮海战役就更称赞了,但毛主席谦虚地说,最能打淮海战役的其实就是自己的同志粟裕了,淮海战役就是在粟裕的指挥下打起来的。
不仅如此,毛主席在听周恩来的贴身侍卫韩福裕介绍自己的名字时:“韩为韩信之韩,福为快乐之幸,虞为粟裕之虞”不禁笑称自己的名字中包含了中国两大军事家,充分表达了对粟裕这位“大军事家”的认可。1953年2月毛主席乘火车返回北京途经徐州,他看着窗外想起粟裕来,称自己是人才,将才和帅才。
陈毅就在旁边,笑着回毛主席:“粟裕是樊哙”。毛主席听了当即驳斥粟裕非樊哙、非韩信、乃人民解放军战将、百姓良子!毛主席的话在座的人都听过,李银桥也不例外。
结论是粟裕为毛主席所赏识,战功卓着。毛主席曾在许多场合给予过很高的评价,对其军事才华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对其表示极大的依赖与崇敬。毛主席虽不常当众指名道姓地赞扬粟裕,却丝毫不逊。他对粟裕评价之高显示出对人民解放军英雄的充分认可。我们要牢记他们的丰功伟绩,传承他们的精神实质,努力开创新时代祖国兴旺发达之路。